防水混凝土施工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质量的优劣。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遵循国家标准规范,从施工准备以至每道工序,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地精心施工。
一、施工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进行图纸绘审,充分了解和掌握防水设计要求,编制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以及执行“三检”(自检、交接检、专职检)等准备工作。
2.确立相应资质的专业防水施工队伍,核查主要施工人员的有效执业资格证书。
3.核查工程所选阴谋诡计水材料的出厂合格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
对进场防水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提出试验报告,不合格的防水材料严禁用于工程。
4.合格的进场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妥善放置,有专人保管。
5.工程施工所用工具、机械、设备应配备齐全,并经过检修试验后备用。
6.作好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配工作,各项技术参数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并应按设计抗渗等级提高0.2Mpa选定施工配合比。
7.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做好基坑的降排水工作,要稳定保持地下水位在基底最低标高0.5m以下,直至施工完毕。
8.做好施工现场消防、环保、文明等准备工作。
二、模板1.模板应平整,且拼缝严密不漏浆,并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吸水性要小。
以钢模、木模、木(竹)胶合板模为宜。
2.模板构造应牢固稳定,可承受混凝土拌合物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且应装拆方便。
3.结构内的钢筋或绑扎钢丝不得接触模板。
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加焊方形止水环等做法。
止水环尺寸及环数应符合设计规定。
如设计无规定,则止水环应为10cm×10cm的方形止水环,且至少有一环。
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时的方法如下:(1)工具式螺栓做法用工具式螺栓将防水螺栓固定并拉紧,以压紧固定模板。
拆柳暗花明时,将工具式螺栓了解下,再以嵌缝材料及聚合物水泥砂浆将螺栓凹槽封堵严密。
(2)螺栓加堵头做法在结构两边螺栓周围估岫槽,拆模后将螺栓沿平凹底割支,再用膨胀水泥砂浆将岫槽封堵。
(3)螺栓加焊止水环做法在对拉螺栓中部加焊止水环,止水环与螺栓必须满焊严密。
拆模后应沿混凝土结构边缘将螺栓割断。
此法将消耗所用螺栓。
(4)预埋套管加焊止水环做法套管采用钢管,其长度等于墙厚(或其长度加上两端垫木的厚度之和等于墙厚),兼具撑头作用,以保持模板之间的设计尺寸。
止水环在套管上满焊严密。
支模时在预埋套管中穿入对拉螺栓拉紧固定模板。
拆模后将螺栓抽出。
套管内以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密实。
套管两端有垫木的,拆模时连同垫木一并拆除,除密实封堵套管外,还应将两端垫木留下的凹坑用同样方法封实。
(5)对拉螺栓穿塑料管堵孔做法这种做法适用于组装竹胶模板或钢制大模板。
具体做法是:对拉螺栓穿过塑料套管(长度相当于结构厚度)将模板固定压紧,浇筑混凝土后,拆模时将螺栓及塑料套管均拔出,然后用膨胀水泥砂浆将螺栓孔封堵严密,再涂刷养护灵养护。
此做法可节约螺栓、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在模板上应按螺栓间距设置螺栓孔。
用于填孔料的膨胀水泥砂浆应经试配确定配合比,稠度不能大,以防砂浆干缩;用于结构复合防水则效果更佳。
拆模时,防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大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0%;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应大于150C;拆模时,要注意做到勿使防水混凝土结构受到损坏。
三、钢筋1.做好钢筋绑扎前的除污、除锈工作。
2.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留足保护层,且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应以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将钢筋垫起,以保证保护层厚度,严禁以垫铁或钢筋头垫钢筋,或将钢筋用铁钉及钢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3.钢筋应绑扎牢固,避免因碰撞、振动使绑扣松散、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4.钢筋及绑扎钢丝均不得接触模板,采用铁马凳架设钢筋时,在不便取掉铁马凳的情况下,应在铁马凳上加焊止水环。
5.在钢筋密集的情况下,更应注意绑扎或焊接质量。
并用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浇筑。
四、混凝土搅拌1.严格按照经试配选定的施工配合比计算原材料用量。
准确称量每种材料用量,按石子→水泥→砂子的顺序投入搅拌机。
2.所用各种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再次。
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注:累计计量仅适用于微机控制计量的搅拌站。
3.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搅拌。
搅拌时间不应小于120s。
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
4.采用集中搅拌或商品混凝土时,亦应符合上述规定,确保防水混凝土质量。
五、混凝土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拌合物产生离析,以及坍落度和含气量的损失,同时要防止漏浆。
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在常温下应于半小时以内运至现场;运送距离较运或气温较高时,可掺入缓凝型减水剂,缓凝时间宜为6~8h。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则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搅拌。
六、混凝土浇筑1.一般要求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积水、木屑、钢丝、铁钉等杂物,并以水湿润模板。
使用钢模应保持其表面清洁无浮浆。
浇筑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 1.5%,否则应使用串筒、溜槽或溜管等工具进行浇筑,以防产生石子堆积,影响质量。
在结构中若有密集管群,以及预埋件或钢筋稠密之处,不易使混凝土浇捣密实时,应选用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浇筑。
在浇筑大体积结构中,遇有预埋大管径套管或面积较大的金属板时,其下部的倒三角形区域不易浇捣密实而形成空隙,造成漏水,为此,可在管底或金属板上预先留置浇筑振捣孔,以利浇捣和排气,浇筑后再将孔补焊严密。
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40cm,超过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h,夏季可适当缩短。
混凝土在浇筑地点须检查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
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
且实测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2.泵送防水混凝土施工要求(1)配合比,除参考普通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技术参数之外,尚应考虑以下因素:1)确定适宜的砂率。
为获得良好的可泵性,要求较大的砂率,但不宜过大,以不超过45%为宜,以防混凝土强度和抗渗等级的降低。
2)防水混凝土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也适用于泵送工艺。
但要注意碎石最大粒径与混凝土输送管道内径之比,宜小于或等于1:3;卵石则宜小于或等于1:2.5,且通过0.315mm筛孔的砂应不少于15%。
这样可以减小摩阻力,延长混凝土输送泵及输送管道的寿命。
3)宜掺入适量外剂及粉细料,掺入减水剂可减小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率,在不增加拌合用水量的条件下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流动度,使石子在质量良好的水泥砂浆的包裹中沿输送管道前进,减小了摩阻力,从而获得较好的可泵性。
掺入减水剂和粉细料还可以降低水泥用量。
在不影响强度和抗渗性的前提下,降低水泥用量可以减少坍落度损失,有利于泵送施工;而且对泵送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可以降低水泥化热,减小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差,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2)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向混凝土泵车供料,保持泵车工作的连续性。
泵车受料斗后应有足够场地容纳两台搅拌车,以轮流向泵车供较;搅拌车输送混凝土的能力宜超出泵车排放能力的20%。
(3)水平面输送管长度与垂直输送管长度之比不宜不大于1:3,否则会导致管道的弯曲部分摩阻力增大,可泵性降低,形成堵塞。
输送管道应接直,转弯宜缓,管道接头应严密,不得漏浆。
施工时应防止管内混入空气,形成堵管。
(4)输送混凝土之前,应先压水洗管,再压送水泥砂浆,压送第一车混凝土时可增加水泥100kg,为顺利泵送创造条件。
(5)加强坍落度的控制。
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20)mm;入泵前坍落度损失值每小时不应大于3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mm。
应在搅拌站及现场设专人管理,测定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测两次,以解决坍落度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6)夏季高温施工,应注意降低输送管道的温度。
可以覆盖湿草袋并及时浇水,或包裹隔热材料,以防坍落度损失过大,影响泵送。
(7)加强对泵车及输送管道的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缩短拆装管道的时间;设置备用泵车。
(8)泵送间歇时间可能超过45min,或混凝土产生离析时,应立即以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将管道内残存的混凝土清除干净。
(9)应注意泵车、管道等机械设备的清洁、保养、维修和存放,以备方便使用。
七、混凝土振捣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要依次振捣密实,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八、混凝土养护防水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特别是早期湿润养护更为重要,一般在混凝土进入终凝(浇筑后4~6h)即应覆盖,浇水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因为在湿润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缓慢,不致形成早期失水,有利于水泥水化,特别是浇筑后的前14d,水泥硬化速度快,强度增长几乎可达28d标准强度的80%,由于水泥充分水化,其生成物将毛细孔堵塞,切断毛细通路,并使水泥石结晶致密,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均能很快提高;14d以后,水泥水化速度逐渐变慢,强度增大亦趋缓慢,虽然继续养护依然有益,但对质量的影响不如早期大,所以应注意前14d的养护。
防水混凝土不宜用电热法养护。
无论直接电热法还是间接电热法均属“干热养护”。
其目的是在混凝土凝结前,通过直接或间接对混凝土加热,促使水泥水化作用加速,内部游离水很快蒸发,使混凝土硬化。
这可使混凝土内形成连通毛细管网路,且因易产生干缩裂缝致使混凝土不能致密而降低抗渗性;又因这种方法不易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均匀,更难控制混凝土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温差,因此很能容易使混凝土产生温差裂缝,降低混凝土质量;直接法插入混凝土的金属电极(常为钢筋)容易因混凝土表面碳化而引起锈蚀,随着碳化的深入而破坏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在钢筋周围形成缝隙,造成引水通路,也对混凝土抗渗性不利。
防止混凝土不宜用蒸汽养护。
因为蒸汽养护会使混凝土内部毛细孔在蒸汽压力下大大扩张,导致混凝土抗凝土抗渗性下降,在特殊地区,必须使用蒸汽养护时,应注意:1.对混凝土表面不宜直接喷射蒸汽加热。
2.及时排除聚在混凝土表面的冷凝水。
冷凝水会在水泥凝结前冲淡灰浆,导致混凝土表层起皮及疏松等缺陷。
3.防止结冰。
表面结冰会使混凝土内水泥水化作用非常缓慢;当温度低致使混凝土内部水分结冰时,则会因膨胀而破坏混凝土内部致密的组织结构,以致强度和抗渗等级均大为降低。
4.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
升温速度:对表面系数小于6的结构,不宜超过60C/h;对表面系数等于和大于6的结构,不宜超过80C/h,恒温温度不得高于500C;降温速度;不宜超过50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