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的用法PPT答案
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的用法PPT答案
•
声音的延续,表示人物语言的拖长。
• 4.哗──哗── 一束束浪花像问号, 在问孩子想什么? (小学《语文》第四册《看浪花》) 5.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 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小英雄雨来》) 例4的破折号,标示海水声音的延续。 • 例5中的破折号,标示读书声的拖长。
A.表示注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声音或感情的延续
5.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 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A ) 6.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 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 而已(A ) 7.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 字.(A) 8."啊,原来如此!----现在你把功课温熟了吗?"老 师问他.(C )
转折。破折号引入的内容与前文发生了转换
第十册《跳水》)
。
• 7.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小学《语文》 8.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 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 客人身上。(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林海》) 例7先说时间,然后转向“大家”对这“40秒钟” 时间的心理感觉,中间用破折号标志话题发生了转 换。 例8中,提示语是色彩,后文应该围绕“色彩”来 叙述,“花”“蝴蝶”都是色彩,然而又转到了蝴 蝶的行为上来,话题发生了转换,用破折号标志。
A.表示注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声音或感情的延 续 1.筷子头一扎进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A) 2.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 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A ) 3."馄饨喂----开锅"( D ) 4.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面请!( C )
说话的中断或停顿
• 6.“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 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 了。” (小学《语文》第九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例6是“我”与“伯父”的对话,“那怎么──” 是“我”对“伯父”的话产生了疑问时说的半 截问话,原义应该是“那怎么又扁又平 呢?”“我”没有这样问下去,中途打住了(中 断),用破折号标志“我”的话既没有完,也 没有说下去。
(小学《语文》第八册《女邮递员的信》)
•
例1中的“鲜花”是对前文“美好东西”的注解,用破折 号引入。例2中的破折号引入了对前文“重了许多”的说 明。再如: 3.小朋友,你知道这雾凇──树上的冰花是怎样形成的 吗?(小学《语文》第九册《基础训练3》)
例1例2中注解和说明的内容是到句尾结束的。而例3则不 然,对“雾凇”的解释到“花”这里结束。这就体现了破 折号的一种功能──折断原文,引入注解、说明。
引号的作用:
③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产生了新的意思) 例:你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
引号的作用:
④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例: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特殊含义)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强调) 3、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中出了名,人称“小辫 儿糖四”。 (特定称谓) 4、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来形容。 (引用诗文) 5、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直 接引用) 6、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直接引用) 7、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直接引用) 8、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特定称谓) 9、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特定称 谓)
10、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特定 称谓) 11、“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对他说。(直接引用) 12、几位“红领巾”热心地给大家做讲解。(特殊含义) 13、那只刚出来的小龟原来是龟群里的“侦察兵”。(特殊含义) 14、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特殊含义) 15、“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送情报的? (特定称谓) 16、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 “打扫”干净。(讽刺否定) 17、这种投机取巧的“聪明”万万要不得。(讽刺否定) 18、你们互相替对方撒谎,真是一对“好朋友”。(讽刺否定)
它一下就令人记的作用:
②表示特定的称谓或着重指出的部分。 (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 语以及纪念日) 例:
1、一氧化碳中毒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 这里“ ”引住的就是对一氧化碳的称谓了。
2、“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引号的用法
双引号的作用 1.表示直接引用。 2.表示特殊含义。 3.表示着重强调。
4. 表示特定称谓。
5.表示否定和讽刺
引号的作用:
①表示引用的部分。 例: 1、老师对我们说:“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 一个脚印。” 通常说话都要用“ ”的。 2、通常在有些文章中都会引用一些名言或 者一些诗句的,通常也会用“ ”的,
破折号的用法
破折号的作用
• • • •
•
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意思递进 3.表示声音延长 4.表示意思转折
• • • •
7.分行举例 8.副标题前 9.标明作者 10.补充说明
对前文的解释说明
• 一、引入对前文注释、说明的语言。例如: 1.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 美好的东西──鲜花。(小学《语文》第八册《基础训练5》) • 2.我赶到学校上完课,跟孩子们聊了一会儿,再拿邮袋, 又重了许多──除了新收上来的一叠作业本,还有干酪、 杏干、苹果,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
A、表示声音延续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转折 (1)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 近卫军》。( B ) (2) “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A ( ) (3) 他等了十分钟──他已经觉得时间太 长了。( C ) (4) 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A )
A、表示声音延续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转折 (5)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书比那本好。 (B ) (6) 于是我渐渐对报纸有了戒心,一拿起 来就觉得提心吊胆——很像一个人想睡觉 时去揭开毛毯,可是脑子里却担心那底下 会有一条响尾蛇似的。( B ) (7)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 —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 “麦浪”……(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