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名词解释
种
具有相近亲缘关系的若干“种”集合为“属”;具有相近亲缘关系的若干“属”集合为“科”;具有相近亲缘关系的若干“科”集合为目。
行道树
行道树是城乡绿化的骨干树,能统一、组合城市景观,体现城市与道路特色,创造宜人的空间。
自然的分类系统
根据植物进化系统和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的分类方法。反映植物的自然历史发展规律。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
人为分类法
人们根据实际需要,经过长期摸索积累,逐步完善起来的。只根据植物个别或部分特征、习性、用途等进行分类。
分裂
分裂指活细胞增殖及其数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伸长
指具有初生细胞壁的幼嫩植物细胞,除细胞分裂外,或在细胞分裂停止后,由伸长、(长度增加)来生长。
分化
是指在分裂基础上晚近获得的多细胞生物个体因生存行为分工而在个体体内细胞之间形成的形态与功能的差异。
密度
密度是指群落内植物个体的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株数。
植被型组
凡是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且群落的形态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体。
植被型
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近似而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直的植物群落联合体。
植被亚型
在植被型内根据有事片层或指示层片的差异进一步划分的联合体。
群系组
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生活型近似或生境相近而分为的植物群体。
复叶
小叶在叶轴的两侧排列成羽毛状称为羽状复叶。
掌状复叶
由于叶轴退化,总叶柄顶端以放射状着生了许多有柄或无柄的小叶称为掌状复叶。
春色叶树
凡春季新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树统称为“春色叶树”。如臭樁,五角枫。
秋色叶树
凡在秋季叶子能有显著变化的树称“秋色叶树”如枫香,黄栌。
常色叶树
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常年成异色,不必待秋季来临特称常色叶树,如紫叶小檗、紫叶李。
脱分化
已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生长
生长通常是体积和重量增加的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分裂、伸长来体现的。可分为营养体生长和生殖体生长两部分,体现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发育
发育生物体生活史中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质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体现的。
霜害
是指在温暖的季节里,土壤表面或植物表面的温度下降至0C,空气中过饱和的水汽在物体表面凝结成霜而对植物造成的伤害的情况。
冻害
气温降至0C以下使植物体温亦降至零下,细胞间隙出现结冰现象,严重时导致质分离,细胞.膜或壁破裂致死的情况。
冻拔
在纬度高的寒冷地区,作物或苗因土壤冻结膨胀及和后续解冻下沉而导致根部裸露受害或致死的现象。(拔又称冻举,是指温度降至0C以下,土壤冻结并与根系联为一-体后,由于水结冰体积膨胀1/10,使根系与土壤同时抬高。解冻时,土壤与根系分离,在重力作用下,土壤下沉,苗木根系外露,似被拔出,倒伏死亡。)
群系
凡是建群种或者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体。
群丛组
将层片结构相似并且优势层片与次优势层片的优势种或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体。
群丛
植被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所有层片结构相同,个层片的优势种或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体。
演替
植物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现象,就称为群落/群体的演替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早熟性芽和晚熟性芽
当年形成的芽,当年萌发成枝的芽,称为早熟性芽。如紫薇等。当年形成的芽,到第二年才能萌发成枝的芽,称为晚熟性芽,如银杏、毛白杨等
萌芽力
一年生枝条上芽的萌发能力,叫做萌芽力
成枝力
枝条上的芽萌后能抽成长枝的能力称为成枝力。
单轴分枝
具较强的顶端优势,形成通直的主干,具明显主轴的方式
合轴分枝
乔木
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而上部有分枝的树木。通常在3米以上。又可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
灌木
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高度不超过3米的树木。
木质藤本
茎千柔软,只能倚附它物支持而上的木本植物。
缠绕藤本
以主枝缠绕它物的木本植物。如紫藤。
攀缘藤本
以卷须,不定根,吸盘等攀附器官攀缘于它物的木本植物。如爬墙虎,葡萄等。
冻裂
在寒冷地区的阳坡或树干的阳面由于阳光照晒,使得树干内外产生温度差过大而造成开裂的情况
冻旱又称干化
是一种因土壤冻结而发生的生理干旱。
溃疡
溃疡是指低温下树皮组织的局部坏死
抽条(干梢)
抽条(干梢)是指幼龄树木越冬期内由于生理干旱而发生的枝条脱水、皱缩、干枯的现象
生长期积温
植物在生长期中高于某温度数值以上的昼夜平均温度的总和。
有效积温
植物开始生长获得的某一段时期内的温度总值。
引种
是指把外地或国外的新作物、新品种或品系,以及研究用的遗传材料引入当地。
驯化
驯化是植物本身适应新环境条件和改变生存要求的过程。
旱生植物
在干旱的环境中能长期忍受干旱而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
阳性树种
在强光环境中生长发有健北,在阴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有不良的植物称阳性植物.
节律性变温
一年四季的变化,昼夜的变化。植物的感温性和物候。
感温性
指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反应特性。
温周期
植物生长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性。
非节律性变温/突变温度
温度无规律的变化。
寒害
指热带、亚热带作物在冬季生育期间温度不低于0C时,因气温降低弓|起作物生理机能障碍,导致减产甚至死亡的--种农业气象灾害。
层性
由于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使强壮的一年生枝产生部位比较集中,这种现象在树木的幼年期比较明显,使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这种现象称为“树木的层性”,简称“层性”马尾松、广玉兰的层性强明显等。
环境
生物体所生活的空间内--切因素的总和
生态因子
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大气因子。
生境
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生境词不同于环境,它强调决定生物分布的生态因子。
生态习性
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性。
生态类型
具有相同或相似生态习性的一类(群)物。如耐水湿植物。
生态幅
各种植物对生存条件及生态因子变化强度的适应范围,具有一定的限度,超出这个限度会引起生物死亡。
物候
树木的各个器官随季节性气候变化而发生的形态变化称为树木的物候。
物候期
树木在一年中随着气候变化各生长发育阶段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期,称为树木的物候期。
植物休眠
植物休眠是指植物体或其器官在发育的某个时期生长和代谢暂时停顿的现象。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绿色开花植物生长过程中两个既不相同又密切相关的过程。我们一般把根、茎、叶这些营养器官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而把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定芽
树木的顶芽、腋芽或潜伏芽的发生均有一-定的位置,称为定芽。
不定芽
不定芽在根插、重剪或老龄枝、干上常出现一些位置不确定的芽,称为不定芽
芽序
定芽在枝上按一定律排列的顺序称为芽序。有互生、对生、轮生、丛生
芽的异质性
由于芽形成时,随着枝叶生长的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处在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
优势种
在植物群落中,各个植物种在数量上是不相同的,通常有一个数量最多、所占面积最大的种,称为优势种或建群种。群落的发育和形貌特征主要取决于优势种。
生活型
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固有外貌形态,如大小、形状、分枝和植物生命期长短等。植物群落的外貌是由构成群落植物种的生活型决定的
群落的度
群落中最高一群植物的高度,也就是群落的高度。
阴性树种
是在较弱光照下比在强光照下生长良好的植物。
光补偿点
植物由光合作用所合成的物质量恰好等于其呼吸作用所消耗的量,此时植物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即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强度后光合作用就达到最大值而不再增加,此时植物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即光饱和点。
植物群落
由生长在一定地区内,并适应该区域环境综合因子的许多互有影响的植物个体所组成的组合体
离心生长
由根颈向两端扩大其空间的生长。
离心无裸
随树龄的增加,伴随着离心生长,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根端和茎端方向出现衰亡的现象。(多余、消耗能量)
向心更新
当离心生长日趋衰弱,具有长寿潜芽的树种,一般由外向内,.由上而下,直至根颈部进行的更新过程。(供应不足、鞭长莫及)
向心枯亡
当离心生长日趋衰弱,枝条由外向内,由上而下,直至根颈部进行的枯亡过程。
刻伤
用刀在芽(或枝)的上(或下)方横切(或纵切)而深及木质部的方法,刻伤常在休眠期结合其他修剪方法施用。
折裂
为曲折枝条使之形成各种艺术造型,常在早春芽萌动始期进行。
扭梢
多用于生长期内将生长过旺的枝条,特别是着生在枝背上的徒长枝,扭转弯曲而未伤折者称扭梢。
摘心
是摘除新梢项端生长部位的措施,摘心后削弱了枝条的顶端优势,改变营养物质的输送方向,有利于花芽分化和结果。摘除顶芽可促使侧芽萌发,从而增加了分枝,促使树冠早日形成。而适时摘心,可使枝、芽得到足够的营养,充实饱满,提高抗寒力。
生态型
指同一种植物由于长期适应不同环境而发生的变异性和分化性的个体群。
下垫面
下垫面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指在热量、动量和水汽交换过程中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地球表面(土壤、草地、水体等)。
色相
各种群体所具有的色彩形相,称为色相
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