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件制作课程标准

课件制作课程标准


A8:知道时间轴上各种标记的意义,会转换关键帧和空白关键帧 A9:了解音频素材的采样率、位分辨率、位速及常用格式等基本概念 A10:了解动画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A11:掌握组合命令的使用方法 A12:掌握直线动画的制作方法 A13:了解魔术棒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A14:了解时间轴上“眼睛”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A15:了解形状动画的内涵,形状动画与移动动画的关系 A16:了解“视图”菜单里的“标尺”、“网格”、“辅助线”三个子菜单 的打开和使用方法 A17:会使用“绘图纸外观轮廓”按钮,观察前后帧中对象的位置和大小, 确定后面帧中对象的位置 A18:理解遮罩、遮罩层、遮罩动画的概念 A19:了解使用按钮控制课件的方法 A20:理解“时间轴控制”下命令的含义,会使用这些命令 A21:了解按钮加载命令的格式 A22:掌握简单命令的含义 A23:了解影片剪辑滤镜的设置方法
B13、 B14
C1、C2、C4
3
3
9
代码
A22、A23
B15 C1、C2、C4 2
2
合计
22 42
5 教学基本条件
5.1 师资要求 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熟悉 PowerPoint
2010、Flash cs6 及课件的制作流程,另外实践方面应具有一定的相关经验。
5.2 仪器设备要求
6.2 教学建议 (1)紧紧围绕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学到实用技能、提高职业
能力为出发点,注重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课件制作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情 感交流、教书育人、工学结合,并实施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2)培养学生基本的课件制作能力的同时,通过相关的教学活动设计(如团 队合作、信息搜索、资料归档、阅读分析等),注重工学结合和学生职业素养的 提高,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培养合格的职业人。
C1、C4
3
5
4
帧动画的制作
A11、A12
B5、B6 C1、C4
3
7
5
移动动画
A12、A13、A14
B7、 C1、C2、C3、
B8、B9
C4
2
10
6
形状动画
A15、A16、A17
B10、 B11
C1、C2、C3、 C4
3
5
7
遮罩动画
A18
B12 C1、C2、C4 2
6
8
课件的控制
A19、A20、A21
(3)建议采取以能力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将实际 工作过程中的任务加于分解和细化,以知识点为切入口,简化实训项目所涉及的 能力目标,分散难点,强化重点,项目蕴含的核心技能用若干生动、直观的案例 进行导入,从跟着老师做到独立制作到独立设计制作逐步深入,通过实训环节加 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体会,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课件制 作的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务是学习课件制作软件 PPT 及 Flash 的基本操作知识,使学生理解用这两种软件 制作课件的重要意义,掌握添加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制作动画的基本技 能和基本方法,最终制作出一般教学中需要的课件。
3 课程目标
3.1 知识目标 A1:了解课件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等 A2:了解常用的课件制作开发工具 A3:明确背景的概念,了解背景的设置方法 A4:掌握动画、切换效果的设置方法 A5:了解图片对象的层次调整 A6:了解椭圆工具、选择工具、任意变形工具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 A7:理解属性面板的使用
2.1 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课件制作》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
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程具有表现力丰富、交互性强、共享性好、实践 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巩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制作出精美的课件,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2 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为了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的课件制作目标而开设的本课程,其主要任
4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表 2 “课件制作”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
教学任务 或项目
知识
教学内容 技能
素质
理论 实践 学时 学时
1
课件的概念
A1、A2
B1
C1、C4
2
0
2
PowerPoint 2010 的基本 操作A3、A4、A5来自B2C1、C4
2
4
3
静态图形的制作
A6、A7、A8、A9、 A10
B3、B4
8 课程教学资源
8.1 教材 《学前教育课件制作》,南开大学出版社,王刚 卢明存主编。
8.2 参考书 (1)《PPT 课件制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孙方主编。 (2)《Flash 动画设计—脚本/分镜头设计与典型案例》,人民邮电出版社,
宁健主编
9 有关说明
第一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通过网站、图书馆或资料室查 阅资料的习惯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其自学能力。
7 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采用期末上交作品的考核方式,并且在平时上课中每节课给学生的表 现和课堂作品打分,并将此分数和期末上交作品的分数相结合。
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作品成绩(70%) 作品考核要求: 1. 实用,能应用到教学中(40 分) 2. 精美,能体现出制作水平(30 分) 3. 规范,符合给定主题(20 分) 4. 健康,具有积极作用(10 分)
本课程需要多媒体机房教室一间。 Flash 动画制作软件。 Microsoft office 办公软件。
6 课程实施建议
6.1 课程模式建议
本课程应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形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将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相结合,主要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6.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每节课会有若干个案例,在案例中会贯穿
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 本课程全部教学在多媒体机房上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授课采用
投影+课件、网络+交流讨论,以及边讲、边学、边做、边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 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

B10:能够制作简单的形状动画 B11:能够使用辅助线确定对象的位置,使用网格画既定位置的椭圆 B12:能够比较熟练地制作遮罩动画 B13:能够使用公用按钮库中的按钮,设计跳转到某一帧,并停止在那一帧 的控制 B14:能够正确地给按钮加载命令代码 B15:能够读懂常用的代码
3.3 素质目标 C1: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C2: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 C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C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能力目标 B1:能清楚理解课件的概念、元素等 B2:能通过动画、切换效果的设置,学会如何让对图片对象做一些简单的
设置 B3:会设置舞台的属性 B4:能够插入图册、锁定图层和图层解锁 B5:会测试影片 B6:会调整对象的层次 B7:能够根据音乐的长度设置动画课件的长度 B8:弄清楚前景动画与背景动画的关系,会制作简单的背景动画 B9:了解运动引导层动画与直线动画的关系,会制作简单的运动引导层动
第二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建议任课教师能积极在校园网上与学生开展互 动活动,通过校园网进行辅导答疑、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 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学前教育课件制作》课程标准
1 课程基本信息
表 1 “课件制作”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学前教育课件制作 开课系部
公共课教学部
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学期总学时 64/64
课程总学分/学期总学分 4/4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编制人
审定人
制定/修订日期
2017 年 3 月 10 日
2 课程性质与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