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战略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影响因素

企业战略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影响因素

企业战略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影响因素摘要:国际化成长路径是企业国际化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

渐进的国际化和快速的国际化是两种典型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其理论基础分别为企业国际化时期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

国际化路径选择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生存和成长有重要阻碍。

本文分析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的阻碍因素并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传统的企业国际化时期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路径是一个第一为国内市场服务,然后逐步涉入国际市场的渐进过程,该理论对许多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具有较强的说明力,渐进的国际化是一种典型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传统的渐进的国际化路径不同,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出现出快速的国际化路径,它们从创立初期时起便开始从事国际化活动,这些企业被称为国际新创企业或天生的全球企业。

国际新创企业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显现的一种新现象,并呈迅速进展趋势,我国学者的研究(赵优珍,2005)也说明我国目前也存在着专门多的国际新创企业。

渐进的国际化企业和快速的国际化企业都存在于中小企业国际化实践中,两种类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国际化进展路径。

但两种国际化路径的理论基础,即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

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受治理团队层面因素、企业层面因素及产业特性的阻碍,从而出现不同的国际化成长路径。

国际化路径选择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生存和成长有重要阻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的阻碍因素,并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一、典型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理论基础(一)渐进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理论基础。

渐进的国际化是指企业第一立足于国内市场,然后通过一系列渐进的时期逐步涉足国际市场,其理论基础是Johanson和Vahine(1977)为代表的北欧学派提出的企业国际化时期理论。

该理论强调,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一样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国内时期;不规则的出口;利用独立的销售代表或代理商进行出口活动;在国外建立销售分支机构;在国外建立生产或制造工厂。

以上五个时期是一个“连续”、“渐进”过程,表示一个企业的海外市场卷入程度由浅入深,从第一时期向第五时期的演进说明其资源投入量的增加。

同时也说明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的操纵能力的变化。

随着企业“市场知识”(may—ket knowledge)的增加,企业的国际化承诺(international commitment)也逐步提高。

企业国际化时期论强调中小企业国际化进展的渐进性,把国际经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和反馈过程,认为企业海外经营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相关的知识和体会,暗示当企业开始考虑向国际市场扩张时,进行贸易可能是一种风险小、成功率最高的选择方式。

国际化时期理论对许多中小企业渐进的国际化路径具有较强的说明力,并获得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二)快速的国际化及其理论基础。

麦肯锡咨询公司1993年在对澳大利亚中小型新兴出口企业的研究中,把那些从成立初期就开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称为天生的全球企业。

Oviatt 和Mc—dougal(1994)用国际新创企业来称这些企业,他们通过案例研究发觉,现实中企业的国际化进展速度远远快于时期理论所暗示的情形,他们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定义为“从创立时起就开始积极利用多国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出售其产品的商业组织”。

最近十多年来,企业国际化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进展确实是有关国际新创企业的研究,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对企业国际化时期理论提出了挑战,两者将共同推动企业国际化研究的进展。

国际新创企业出现快速国际化路径的缘故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市场的同质化、跨国通讯及物流成本的下降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展降低了企业国际化的成本,使规模和资源处于劣势的新创企业开展国际化成为可能。

(2)新创企业创业团队的国际商务体会、国外学习居住的经历成为企业国际化所需知识的来源,使一些以全球市场为导向的新创企业不再以渐进的国际化方式猎取国际市场知识并逐步增加对国际市场的投入,而是以快速的方式开展国际化。

(3)创业团队的关系网络提供企业国际化的机会、知识,从而加快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4)高科技产业的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也促使该产业企业尽快实现全球化销售以收回研发成本。

(三)两种国际化路径及其理论基础的比较。

渐进的国际化企业和快速的国际化企业都存在于企业的国际化实践中,尽管两种类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国际化进展路径,但其理论基础即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

两种理论都强调中小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和路径依靠;而国际新创企业创业治理团队的特点及关系网络是国际化所需知识的来源。

因此,此类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这与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强调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阻碍因素(一)治理团队层面因素1.治理团队的国际化体会。

治理团队创办企业前的国际化体会是企业国际化所需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来源,国际化体会有助于它们了解国际事务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跨国间多样化的活动网络,关心它们迅速且有效率地回应并解决因国际运营所导致的治理复杂性与环境不确定性等问题。

治理团队的国际化体会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的阻碍,治理团队具有国际化体会的中小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快速的国际化路径。

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认为创业治理团队先前的国际商务体会是企业国际市场知识的另一来源,治理团队具有丰富海外工作体会和经历的企业往往更早地进入国际市场。

2.治理团队的社会网络。

网络关系的建立加快了企业国际化的速度,社会网络的三个关键维度,即连结强度、规模、整体密度对企业国际化路径具有不同的阻碍:(1)对企业的国际化来说,强连结并不是最重要的类型。

弱连结比强连结的数量更多,增加得更快,且只需要更少的投资。

因此,弱连结更利于猎取国际化所需的信息、知识和渠道。

(2)创业行动者的网络规模越大,国际扩张所能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范畴就越大,扩张的速度也越快。

(3)松散型关系网络把相互独立的节点连接起来,在信息收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紧密型关系网络则通过网络成员的频繁互动,更有利于营造信任和互惠的氛围。

Oviatt和Mcdougall(1994)的研究发觉,网络关心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者识别国际市场机会,在国际市场的选择上,网络比心理距离有更重要的阻碍。

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一个通过网络学习的过程,国际新创企业更倾向于采取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国际化战略,而没有国际关系网络且长期从事国内业务的企业相关于它们而言则较难改变思维模式。

因此对企业的国际化的研究不应该只局限于个体企业的行动,而应该考察企业在它所处的网络中的角色和位置。

企业国际市场的选择和最初的市场进入要紧受网络联系提供的机会阻碍,而不仅是企业治理者的战略决策。

因此,一些中小企业快速地进入国际市场并不令人感到惊奇。

社会网络在以下几个方面阻碍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路径:(1)网络成员提供国际化的体会,能够降低国外运营的不确定性。

(2)制造新的国际化经营机会,例如通过客户关系进入新的市场。

(3)获得企业国际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专门是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初期,获得所需的市场信息并及时决策能够加快企业国际化扩张的速度。

(4)通过网络内企业间的生产、营销、研发等各项资源整合,可使企业更为有效率地执行国际化。

(5)网络中具有较高国际化能力的大企业,事实上行某项国际化例如海外投资,将会带动网络中的小企业也实行国际化;或者网络中某些企业具有国外连结,也会促使其他企业国际化。

总之,社会网络能提供企业实行国际化的机会与动机。

(二)组织层面因素1.企业的知识密集度。

国际化的路径也会受到企业知识密集度的阻碍。

知识是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往往利用短暂的机会窗口通过快速的国际化猎取先发优势。

知识密集度是指企业依靠知识猎取竞争优势的程度,知识密集度高的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流程开发、技术创新及采纳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有知识。

Autio et al.(2000)的研究结果说明,知识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国际销售的增长越快,国际市场承诺增加的速度也越快。

他们认为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对国际化具有放大效应:第一,在新的环境里,以知识的制造和利用作为竞争优势的企业比依靠于有形资源的企业更善于适应型学习并顺利成长。

第二,知识专门是显性知识,是能够转移的资源,为企业的国际扩张提供了灵活性。

知识内在的流淌性使它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与企业的固定资产比如制造资源和分销渠道等结合起来。

因此,知识密集型企业能比只依靠于固定资产的企业更灵活地利用国际市场的机会,它们受距离和国家边界的****较少。

2.组织学习能力。

缺乏对海外市场状况了解及国际化相关知识和体会是阻碍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最大困难之一。

由于地域间市场环境的差异及信息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和易变性,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的国际化路径有专门重要的阻碍,具有较强的组织学习能力的企业国际化速度也更快。

尽管体会是组织学习的要紧来源,但渐进的国际化路径并不一定是企业国际化的最好选择,快速的国际化也能积存体会,甚至可能获得更为丰富的体会。

善于学习的中小企业通过以下学习方式加速企业的组织学习、缩短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刻:第一是通过关系网络学习,企业能够通过合作和网络关系获得接触其他企业的机会,而无须全部亲历。

通过构建知识网络能够提供通向国际市场的快车道,这种方式对中小企业专门适用。

其次是通过嫁接学习,企业也能够通过跨国并购或是通过聘用有能力的拥有专门的隐性知识的经理人来猎取知识基础、资源和能力。

例如,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缩短了学习时刻并改善了学习成效。

最后是通过仿照学习,企业也能够观看其他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然后仿照它们的行为。

3.组织文化。

企业的国际化活动嵌入组织文化中,国际导向的组织文化能够刺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创业活动,具有国际导向的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更快并对绩效产生积极的阻碍。

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相关的最重要的组织文化特性是国际创业导向和国际营销导向。

国际创业导向是企业追逐国际市场机会的风险承担、创新和超前行动的整合:风险承担是指企业勇于承担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的倾向;创新是指企业产生新的构想、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外国市场的需要,代表企业用制造性的方法应对挑战;超前行动是指企业发挥首创精神,抢在竞争对手行动之前主动地推测并追逐国际市场的机会,反映了企业主动地寻求机会而不是被动地对竞争对手的行动做出反应。

国际营销导向代表一种强调为外国市场客户制造价值的治理思维,该导向有助于企业创新战略的执行、客户知识的积存,产品进展及适应。

(三)产业特性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企业所属的产业特性,产业特性包括产业国际化程度及生产技术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