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介:
12月6日上午,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学校政教处的安排下,如期举行三年级数学公开课教学活动。
夏光明校长以及同学科的教师都参与了听课和课后的评课。
授课的夏则考老师是一位有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在他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更看到了一位老教师的与时俱进。
整节课上,夏老师熟练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教学准备充分,课堂气氛较活跃,本次公开课教学活动开展得十分成功。
公开课教案: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使学生通过观察,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二)使学生会计算分母不超过10、结果不需要约分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三)使学生初步知道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同时,这个分数就是1,从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法。
(二)难点:从理解分数意义入手,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教具:
长方形纸一张、平均分成6份的圆形纸6张、投影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并说明是怎样计算的。
46-5120+1350-2076-24
师:计算单位相同才可以直接相加减。
2.(1)填空:
(2)教师演示: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
提问:①老师把这张长方形纸怎么分的?②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如果5份都取了,应该用什么数表示?(说明
不同的地方?
(这几个分数的分母相同,所取的份数不同)
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应该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张纸的几分之几?
(利用前边演示的长方形纸,边读题边将已知和所求标在图上。
)
提问:①用什么方法计算?
②从图上看结果是多少?
(多找几位同学说一说、同桌同学互相说……采取多种形式加深算理的理解。
)
提问:计算前后分母变了吗?分母为什么不变?
2.巩固练习:
(1)观察讨论:(投影片)
①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②阴影部分各占几份?分别用什么分数表示?
③怎样计算?为什么?
(3)教师演示把两张涂有阴影的圆交叉在一起,让学生看图片,列式计算。
(教师直观演示得结果,学生列式计算从算理上明确结果是怎么来的。
并从直观得到验证) (4)用投影片依次出现下列各题,指名同学回答。
3.学习例2:
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圆。
师问:①这个圆是怎样拼成的?
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就
4.反馈归纳:
填空:(投影)
提问:什么样的分数等于1?
师问:这些题中相加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
具有什么特点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
(三)巩固反馈(投影)
1.计算:(并说明你是怎样想的)
2.判断:(在正确的算式后面画√,错的画×。
)
3.选择:(在正确结果上画√)
4.填空:
5.挑卡片组成加法算式。
(分组比赛,看哪组挑得多。
一组选一代表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公开课座谈记录:
时间:12月6日
地点:校办公室
出席人:夏光明夏孝胜田吉松王宏记徐习武
主持人:夏光明
活动主题:评议四年级数学公开课。
活动过程:教师发言
夏光明校长:本节课教学中,导入非常有特色,注意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也就是探究欲,所以后面的课堂进行得非常顺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性也非常高
夏孝胜主任:对夏老师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表示肯定,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也使得这次的课堂原本很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更直观生动了。
图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