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程表午别内容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上午早读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午休下午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课外活动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这门功课。
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的。
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
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
“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
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新课标第一学段课程目标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开学第一课【教学目标】1.交流暑期生活,回味其中的乐趣,分享自己的收获。
2.进一步明确语文课堂常规,进行针对性训练,回笼心情,步入正常学习秩序。
(重点)3.初步了解本册课本的结构,了解篇目及每单元特色,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难点)4.感受童话、儿歌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1.新学期寄语。
暑假生活如流水一般匆匆地过去了。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变为二年级的新生,新的学期开始了。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小诗——《让我们畅快呼吸》。
2.课件出示:让我们畅快呼吸一个雨后的夏季,小蘑菇钻出泥,它说:“咦?每片叶子嫩绿欲滴。
”一个有雾的夜里,小花苞探出手臂,它说:“咦?浓浓的白雾这么神秘。
”九月份的一个清晨,小弟弟把书包背起,他说:“咦?书里精美的画面又深深把我吸引。
”小蘑菇、小花苞弯起微微笑的眉,大喊:“哇,新的生命!”刚步入二年级的小弟弟,咧起微微笑的嘴,大喊:“哇,新的自己!”体验别致的“新”,让我们畅快呼吸!3.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学生扮角色朗读。
4.师:雨后,新的空气,新的蘑菇、花苞,新的小朋友们。
瞧,今天是全新的开始。
二年级对于每位小朋友都是新的开始,新的起点。
二、回味暑假生活。
1.假期真令人回味,有时它像葡萄,酸酸甜甜,令人心情愉悦;有时它像苦瓜,带着苦涩;有时又像辣椒,辣得我们泪水挂满脸颊。
孩子们,你们在假期都品到了哪些味道呢?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大家分享,再说说自己的收获吧。
2.全班分小组进行讨论。
3.每组选代表上台讲述令人回味的插曲。
三、回归课堂。
1.师:暑假生活已经结束了,我们重返校园。
暑假生活的悠闲与舒适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们要尽快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
现在,谁能说一说上课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2.全班分小组讨论,派代表条条列出。
教师选择性朗读。
3.教师书写。
(出示课件)应该做到:(1)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2)大胆发言、质疑。
(3)耳到、眼到、口到、心到。
杜绝:(1)尖叫、说脏话。
(2)和老师顶嘴。
(3)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
4.齐读《上课歌》。
上课歌课堂上,精神爽,小动作,要去掉。
有疑问,不喊叫,先举手,后发问。
专心听,细心记,勤思考,最重要。
四、提出新学期语文学习要求。
师:“耳听、眼看、口说、心记”合起来就是个“聪”字。
新学期,我希望每位同学都成为聪明的孩子。
现在老师提出新学期语文学习的要求:1.团结友爱,学会分享。
2.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学习;课堂下,认真复习。
3.早睡早起,精神饱满地和大家开心学习。
愿我们在这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里,快乐每一天,进步每一天,收获每一天!五、畅所欲言谈“语文”。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会学习新的语文知识。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语文?1.指名谈一谈对语文的认识。
2.教师点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语”指语言,说话。
“文”指文章,文采。
语文书上的课文是我们学习的媒介,它用精美的画面、优美的语言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怎样阅读,怎样欣赏,怎样写作。
语文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
3.诵读儿歌。
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文勤记诵,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
六、和语文书打个电话。
“喂喂喂?语文书你好。
我是你的好朋友×××。
”“嗨嗨嗨!小朋友你好,我是你的好朋友语文书!这学期,我将带着你探索童话的城堡,请问,你将怎样把我保护好?”……师:小朋友,语文书的电话接通啦。
快来回答它的问题吧。
1.点名回答。
生1:我为你穿上精美的保护衣。
生2:你是我的小宝宝,我做你的妈妈,精心呵护你不受伤。
生3:哇,你有浓浓的秋的味道,我要保持这份美好!不在你身上乱涂乱画。
……2.教师总结:和书做朋友,爱护语文书。
七、读目录,知内容,初步感知。
让我们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目录看看。
1.这本书一共有几篇课文?共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又由哪几部分构成?2.初读课题,你能说出每个单元讲了哪些内容吗?指名回答,教师补充。
3.翻开课文,你最喜欢哪一篇?读一读。
八、师生齐诵。
过渡:老师有一首诗想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送你一束蒲公英秋天,我来到田野,采一束蒲公英送给你;虽然它的花已经凋谢,但它留下白茸茸的种子更美丽。
请收下这一份小小的礼物,这是一颗颗会飞翔的心,有它伴你走很远很远的路,你就是一个快乐的旅人。
你一路播撒送给秋风,别忘了留一枝带回家,春天来了,你去播种,就种在你家的篱笆下。
当它开出灿烂的花朵,我知道那时你会想起我。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九、教师寄语。
小朋友们,学好语文只读一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课外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希望有我的陪伴,你们能快乐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板书设计】开学第一课回味暑假生活了解语文课学习常规和语文书交个朋友教学过程典案1 小蝌蚪找妈妈一、学习本课15个会认字,10个会写字。
tánɡ nǎo dài huī wɑ jiāo bǔ yínɡ塘脑袋灰哇教捕迎ā yí kuān ɡuī dǐnɡ pīɡǔ阿姨宽龟顶披鼓两哪宽顶眼睛肚皮孩跳1.读音提示。
“捕”(bǔ)不读pǔ;“哇”的读音是wɑ,为轻声,读时语调要轻;“迎”(yíng)不要读成yín。
2.书写指导。
宽上中下结构,上部的宝盖头和中间的草字头写得要扁一些。
皮笔顺:横钩、撇、竖、横撇、捺。
孩左右结构,左边的“子”做偏旁时要把横变成提。
跳左右结构,共13画,右边的“兆”是6画。
二、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并圈出要求会认的字。
池塘脑袋黑灰色游哇游教书捕食迎上去阿姨宽嘴巴乌龟头顶披着鼓着三、连一连。
雪白的脑袋碧绿的衣裳长长的肚皮大大的尾巴四、初读课文,然后填空。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蝌蚪向(谁)问他们的妈妈在哪里,把(谁)错误地认为是他们的妈妈,(谁)才是他们真正的妈妈。
3.小蝌蚪的妈妈唱歌的声音是()。
A.呱呱呱B.哈哈哈C.嘻嘻嘻【教学目标】1.会认“塘、脑”等15个生字,会写“两、哪”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中的变化。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重点】1.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相关教具和有关青蛙的知识。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课件出示寻人启事)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她在哪儿。
听说二年级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1小蝌蚪找妈妈)二、引导看图。
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