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泄漏应急演练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承办单位:生产管控中心安环科炼焦车间
(二)、协办单位:回收车间、焦油车间、技术研究所
(三)、演习时间:2009年1月13日
(四)、演习地点:炼焦车间3、4#焦炉地下室
(五)、演习目的:
1.煤气泄漏处理:重点熟悉煤气泄漏事故的应急程序启动、熟练使用空气呼吸器和相应应急设备、现场人员疏散撤离、现场警戒(40米为禁区且下风侧应适当延长)、以及现场意外情况的处理等。
2.煤气中毒抢救:重点演示熟练对伤员进行现场施救(这里要演示如:体外心按摩或仰卧压胸人工呼吸、吸氧等抢救手段!),对中毒人员的危险环境实施控制、伤员搬运等;
3. 应急预案检验:检验焦化厂特殊情况应急预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事故灾难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和协调能力,并对应急预案修正完善。
(六)、所需用具:空气呼吸器、便携式CO检测报警仪,灭火器8Kg2只石棉布一卷、人体模型(到煤气救护站借用)
(七)、演习要求:
所有参演人员劳保护品穿戴齐全,姿态端正,精神振作,动作准确熟练,仪器佩戴必须符合规范。
二、煤气泄漏应急演练的组织机构
1、现场指挥小组
组长:李维忠
成员:李训智、张丙林、郑连东、刘成雷、祝仰勇、谭树峰、王首先、董传
舰、当班值班指挥长
2、评价小组(位置在3#4#焦炉交换机室)
组长:罗时政
副组长:张传忠、孙广胜、王同彦、康春青、李选亮、曾庆录、冯成杰、解宝山
三、事故假定
时间:2009年1月13日9点
假设情况:3#焦炉地下室机侧高炉煤气管道放水阀破裂,大量高炉煤气泄漏
四、演习步骤
1、3、4#焦炉交换机工xxx在机侧烟道巡检时,携带的CO报警器突然报警,显示CO含量为488ppm,立即返回值班室向值班工长、炼焦主控工汇报,判断是发生了高炉煤气泄露。
2、炼焦值班工长立即向管控中心值班人员进行汇报,同时汇报炼焦车间领导,管控中心当班指挥长和车间领导立即赶赴现场。
管控中心指挥协理立即向厂领导汇报,同时通知安环科、机动科、研究所等职能部门。
3、炼焦值班工长立即下达命令:原照明状态保持不变,四大机车停止操作,避免电火花引起爆炸。
安排本班人员撤离到远离危险区的上风侧安全地带,并临时设立40米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待安环科人员到后交给安环科人员警戒视风向,下风侧应扩大禁区范围,以防扩大事故。
5、值班指挥长、车间领导到达警戒线时,值班工长立即汇报事故状态,得知有两名调火工正在地下室工作,可能煤气中毒。
立即安排三名职工按标准佩戴氧气呼吸器,相互确认检查后,赶赴地下室救援,在行进时三人保持5m的距离。
救援人员到达地下室后,发现两名调火工已经中毒跌倒在地面,立即将中毒人员抬出地下室,安置在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扣、腰带(有湿衣时应脱掉),
使患者能自由呼吸新鲜空气,随后可根据症状轻重对症治疗。
由管控中心值班指挥长拔打电话8858120联系救护车。
当中毒患者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时,抢救人员应立即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当中毒患者口腔和喉腔内有异物时,在未清理好后,严禁实施人工呼吸;腐蚀性气体中毒患者,只能氧吸入。
当中毒患者心脏停止跳动时,应对患者视外伤情况实施体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应交付医护人员处理,未经医护人员确诊死亡,不准中断抢救。
6、戴呼吸器救援人员又带灭火器返回地下室,查看煤气泄漏、着火情况,经现
场查看,发现是机侧煤气管道末端放水管道破裂、并着火,火势不大,炼焦车间主任立即下令手动关焦侧煤气管道翻板,使机侧主管压力逐渐下降(不能低于100帕),要安排专人检测压力变化,切记不能突然把煤气闸阀关死,以防回火爆炸。
压力降至150帕时,用打湿的石棉布堵住着火处灭火,火熄灭后,按停煤气预案安排3、4号炉停止加热,再对漏点进行处理。
7、经检测地下室CO浓度小于24ppm后,值班指挥长汇报李厂长,李厂长
下令恢复生产,演习结束。
五、分析评价
1、各个与煤气有关的单位都要针对此次演习组织本单位的演习,并对演习过程进行书面评价,报管控中心。
2、演习结束,演习评价小组、演习指挥小组成员到炼焦车间会议室集中,对此次演习进行评价。
3、结合上述意见,有管控中心对此次演习进行书面总结,并对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完善。
生产管控中心
2009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