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导论课上的收获与感悟 - 论文口腔医学导论课上的收获与感悟 - 论文关键字:教育收获医生优秀学生成为口腔医学美国
口腔医学导论课上的收获与感悟口腔医学导论课已经结束了,但是这门课带给我的收获与感悟却一直影响着我。
使我对口腔医学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我想谈的就是优秀医生必备素质的问题,这个问题曾经在课堂上引起了同学们的激烈讨论。
有的同学认为医生要具备的素质很多,归纳总结起来也有数十页PPT之多,医生简直是趋于完美的人。
而有的同学却认为社会对医生的要求过高,医生只需要有娴熟的技艺,可治病救人即可。
我在课堂上反驳了第二种观点,对第一种观点表示认同。
但是经过仔细的思考,我认为大家的思想未免太狭隘了些,其实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医生也是普通人,只是因为他们所做的职业在有些人看来特殊了一些,就应该被局限在一个框架中或是被贴上诸如“仁爱”或是“道德心”之类的标签吗,其实大可不必费尽口舌争论优秀医生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因为对于“优秀”二字该怎样定义也许大家也会出现分歧。
所以我认为优秀的医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性格和特点。
正在热播的美国电视剧《豪斯医生》中的格雷戈豪斯医生永远是牛仔裤运动鞋的装扮,并且认为世人皆不可信,至少病人所说的病因都是胡扯。
他几乎是个愤世嫉俗的反社会论者,但是他非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精确无瑕的职业直觉令他赢得了病人和同僚的一致尊敬。
而TVB的剧集《妙手仁心》中所描述的医生却是感情丰富细腻,善于与病人沟通。
难道你能否认他们都是优秀的医生吗, 其次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口腔医学教育与医学生职业发展的差别的问题。
以前,对于美国的口腔医生我一直羡慕不已,他们工作时间灵活,收入也非常高。
而中国的口腔医生的状况却相去甚远。
据我所知,在一些大城市,口腔科的医生虽然收入情况不错,但是需要超负荷的工作,一
天可以接诊上百病人,简直成了一台诊疗机器。
而在一些小的城市,口腔科医生相对轻闲,但收入却不及那些所谓的公司“白领”阶层。
不过经过《口腔医学导论》的学习,我知道了以前我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却没有对其深入地思考。
在美国,要想成为一名医生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超常的学制和超高的学费都是想要成为医生的学生的拦路石。
进入医学院的学生必须修够一定学分的基础课程,这通常要花去三至四年的时间,这样才具备了申请进入医学院的资格。
除此之外还要成绩足够优秀。
所以医学生都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才能通过层层选拔。
最后在美国能成为医生的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在中国,高中毕业就能进入医学院学习。
并且按照高考成绩来看,大多数高校的医学院的分数线会相对较低。
上海交通大学便是如此,还有北京大学等等。
这是与美国的情况完全相反的。
所以说,在中国成为一名医生要比在美国成为一名医生容易得多,而付出往往与回报是呈正比的。
在教学方面,美国与中国则各有特色。
美国的教育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这一点中国的医学教育比较欠缺。
但是中国的医学教育却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学生会有机会去医院实习,为病人治疗,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学习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所以中国的医学生在拿到学位的同时已经具备了行医的能力。
听了老师对于我们七年制口腔医学院同学的教育计划,我发现我们有大量的时间会在医院中度过。
尤其是后两年,也就是研究生阶段,我们会一直跟着自己的导师在医院中学习,我想,这对于我们临床技术的提高会非常有帮助。
我不由想起了大一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在武汉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门诊工作了五天。
在这五天中,我有机会接触病人,帮助医生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从而对口腔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深入的了解,感觉收获很大。
医生们娴熟的技艺和高尚的医德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鉴于此,我认为中国的口腔医学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
课后,我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评论,发现很多在美国生活过的华人都认为美国医生的医术与中国医生相比并没有太大优势,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医
生甚至更为优秀。
看来,在医学教育方面我们一定不能“妄自菲薄”,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充分看到自己的优势。
最后一点就是我对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的认识。
通过课堂上对口腔医学发展历史的学习,我了解了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前身是震旦大学医学院牙医系。
虽然中国的口腔医学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是上海交通大学牙医学院却是中国最早的口腔医学院校之一。
很幸运,从初中开始我就一直在历史悠久的学校念书,走在校园中便可感受浓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的固定教室在优秀历史建筑老红楼上,很古色古香。
在参观课上,老师带我们参观了第九人民医院和学生教育中心,各种高科技的设施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口腔医学导论课带给我的收获远不是以上三点可以概括的。
我认真上每一节课,课后认真思索每一个问题,收获也越来越多,感悟也越来越多,我想也许这门课对我的影响会一直持续下去。
我的医学之路才刚刚起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一定会坚持走下去,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腔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