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BIM建模比赛竞赛项目方案申报书赛项名称:BIM建模比赛赛项组别:中职组☑高职组□专业大类:土建大类方案设计专家组组长:专家组组长手机:方案申报单位(盖章):方案申报负责人:联系手机:邮箱号码:邮政编码:申报日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BIM建模比赛(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建设工程类专业(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土建大类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通过竞赛,考核学生的建设类相关专业知识水平和BIM技术建模能力,展示和提升中职学校建设工程类相关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引导相关中职专业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中职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探索培养建设工程领域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本赛项旨在整合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内容,既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专业知识,又能触类旁通,增强对相近或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实现多专业协同,打破信息孤岛;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二)赛项关联职业岗位面广、人才需求量大、职业院校开设专业点多;(三)竞赛内容对应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体现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点;(四)竞赛平台成熟。
根据行业特点,赛项选择相对先进、通用性强、社会保有量高的设备与软件。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BIM技术是在二维计算机辅助设计(2D 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建筑模型信息集成管理技术,是传统的二维设计建造方式向三维数字化设计建造方式转变的革命性技术,是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提高建筑产业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性技术。
比赛以在计算机上进行答题和操作的方式进行。
六、竞赛内容简介(须附英文对照简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建设行业发展需要下诞生的一个新名词。
BIM理念强调通过三维模型,实现建设行业各专业之间信息共享,不同专业人员之间协同工作,从而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项目全程协同,提高工作效率。
,代表着未来建筑业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
也是工程建设专业人员将来必备的基本技能。
建筑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无论到建筑企业还是到设计院等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就业,一般不仅仅只做本专业的工作。
一个建筑物,是由建筑、结构、设备、能源、环保、管理等多个专业和系统构成的有机协调的统一体,各专业彼此融合,相辅相成,在一个总的目标下既独立又合作地开展工作。
BIM应用技能大赛的举办与推广,正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为目标,适应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was born from the need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BIM can share the inform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various professionals, break the information islands,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by using three-dimensional building models. It 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T application in AEC industry.Generally, graduates of construction-related majors do more than one professional work, either employed b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or by design institute, and by other construction-related employment units. A building is composed by the architecture, structure, equipment,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These majors complement each other with same target to carry out both independent and cooperative work. BIM application skills contest aims to rais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actual work and to meet the professional needs of the industry.七、竞赛方式(含组队要求、是否邀请境外代表队参赛)比赛为个人赛。
参赛选手须为2016年度在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不限性别,年龄须不超过21周岁(当年),即1994年7月1日后出生。
要求参赛成员熟悉BIM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技术特征,能掌握BIM软件操作和BIM基本建模方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限报4名参赛选手。
同一学校相同项目报名人数不超过2人,每名选手限报1名指导教师。
本赛项不邀请境外代表队参赛。
八、竞赛时间安排与流程竞赛拟安排于2016年6月,比赛时长为1天。
具体根据国赛统一安排。
九、竞赛试题BIM概念及理论题题目一:以下文件格式中属于开放标准格式的是()。
A. DWGB. SKPC. RVTD. gbXML题目二:以下属于BIM模型交付标准的是()A. IFCB. IDMC. IFDD. IPD题目一:答案C题目二:答案A建模题十、评分标准制定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一)评分标准制定原则:针对“结果评分”,裁判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的原则,各负其责,按照制订的评分细则进行评分。
从工程图形的规范性、国家制图标准的符合程度、视图的正确性、图形尺寸的精确性等方面多维度制定评分标准。
(二)评分方法:本项比赛为结果评分。
BIM概念及理论题为客观性试题,由多名评分裁判老师进行核对打分。
建模试题为主观性试题,评分裁判对参赛选手提交的竞赛作品依据赛项评价标准判分,流程如下:十十一、奖项设置赛项设参赛选手团体奖,以赛项实际参赛队总数为基数,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
各赛项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十二、技术规范根据《全国BIM应用技能考评大纲》要求参赛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1. BIM基础知识:掌握BIM基本概念及内涵;掌握BIM技术特征;熟悉BIM工具及主要功能应用;熟悉BIM建模精度等级;了解BIM相关标准,如IFC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等。
掌握建筑类专业制图标准,如图幅、比例、字体、线型样式、线型图案、图形样式表达、尺寸标注等;掌握形体平面视图、立面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识读与绘制方法等等。
2. BIM建模技能:掌握BIM建模的软件、硬件环境设置;熟悉参数化设计的概念与方法;熟悉建模流程;熟悉相关软件功能。
掌握实体创建方法,如墙体、柱、梁、门、窗、楼地板、屋顶与天花板、楼梯、管道、管件、机械设备等;掌握实体编辑方法,如移动、复制、旋转、偏移、阵列、镜像、删除、创建组、草图编辑等;掌握BIM模型的浏览和漫游方法;掌握图纸创建方法,包括图框、基于模型创建的平、立、剖、三维视图、表单等等;十三、建议使用的比赛器材、技术平台和场地要求建议使用的比赛器材、技术平台包括:(一)计算机及硬件竞赛电脑:笔记本电脑CPU 酷睿双核2G HZ 以上RAM 4G以上硬盘:300G以上独立显卡(二)操作系统竞赛电脑:Windows 7(三)软件安装必备建模软件竞赛场地要求在相关承办院校室内体育场馆、计算机中心等场所,场地内强电、网络等设施能够满足竞赛设备运行条件。
十四、安全保障为保证大赛顺利正常进行,大赛期间,为学生和带队老师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同时作如下方式控制和操作:(一)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二)大赛现场设置警戒线,不准闲杂人员进出赛场;(三)做好大赛指南,指明大赛地点和报到地点,专人接送参赛师生;(四)安排参赛师生酒店选择离主赛场近的地方,减少步行距离,住宿酒店选择知名品牌酒店,保证参赛师生的吃住卫生和安全;(五)安排专门的就医场所、报警点;(六)大赛现场做好防暑、保暖措施工作,保证赛事顺利进行;(七)现场的临时电源线均用固线管套加固防护,均敷设接地电线,防止学生触电;(八)大赛现场均设置指示牌,警示牌等。
十五、企业合作意向1.本次竞赛备赛阶段和竞赛期间由协办企业无偿提供竞赛应用软件。
2.为保证大赛的顺利进行,企业将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安装竞赛软件,并在大赛前一周安装调试完毕,接受竞赛组委会验收检查。
3.成立竞赛现场“大赛技术服务办公室”,负责相关的技术服务工作,保障大赛的顺利进行。
技术服务小组共20人(可以根据组委会要求增减),赞助企业将安排技术骨干、业务能手参与大赛技术服务。
十六、经费预算方案竞赛经费来自企业赞助,由主办方自行筹集,专款专用。
大赛经费预算包含大赛硬件设备租用(约10万)、场地布置与宣传(约10万)、大赛筹备与组织(约30万)、评委专家聘请(约15万)、题库建设(约10万)、大赛奖金及奖品(约5万)等方面。
共计需要准备经费约80万元。
十七、比赛组织与管理本赛项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统一管理与指导,包括确定大赛办赛原则及组织形式;审定大赛发展规划、赛项范围及实施方案;确定大赛年度赛区安排;审定大赛相关制度;指导竞赛各项工作开展等。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委员会在大赛组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赛事组织与管理。
包括大赛各个阶段组织及实施方案的拟定;与参赛院校进行日常的联系,推进大赛各个阶段工作的进行;设计、实施大赛企业合作计划;审核与发布赛项竞赛规程和技术方案,核准竞赛成绩;.核准各赛项的办赛经费和预决算;组织开展赛事宣传、国际交流、赛事成果转化、人员培训等其他赛务工作。
大赛协办单位协助执行委员会工作,为大赛的顺利举办提供硬件及软件平台的技术保障,推进大赛顺利成功举办。
参与赛事的各单位参照《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机构与职能分工》《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设备与设施管理办法》《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监督与仲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