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能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精品完整版

新能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精品完整版

XX 新能源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编 制 人:审 核 人:批 准 人:XX 新能源有限公司管理委员会批准依据:《XX 新能源有限公司内控制度体系管理规定》(CG-05) 发布文号:XX 新能(XXXX ) 号发布日期:XXXX 年 月 日生效日期:XXXX 年 月 日版 本:XXXX-1 发布范围:普发体系名称:财务管理编 码:FC-01目录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编制依据 (1)4 释义 (2)5 财务管理体系 (3)5.1 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3)5.2 机构和人员 (3)5.3 职责分工 (3)6 财务管理基本制度 (6)6.1 原则 (6)6.2 会计核算 (6)6.3 财务预算管理 (7)6.5 经营绩效财务指标考评管理 (9)6.6 资产管理 (10)6.7 利润分配管理 (11)6.8 股权融资管理 (11)6.9 收购兼并管理 (12)6.10 财务会计和管理报告管理 (12)6.11 税务管理 (13)6.12 保险管理 (14)6.13 成本费用管理 (15)6.14 资产评估管理 (16)6.15 财务信息化管理 (16)6.16 产权登记与转让管理 (17)6.17 财务档案资料管理 (17)6.18 财务人员工作交接管理 (17)7 附则 (18)XX新能源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1目的为明确XX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财务管理职能、相关的业务流程、工作权限,规范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和基本业务,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保护投资者权益。

2适用范围新能源公司本部和各所属单位。

3编制依据3.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第九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

3.2《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2006,财政部。

3.3《企业内部控制规范》,2008,财政部。

3.4《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2007,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2008,国务院。

3.6《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2008,国务院国资委。

3.7《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2008,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3.8《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2003,国务院。

3.9《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01,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3.10《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2,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3.11《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1994,财政部。

3.12《会计档案管理办法》,1998,财政部、国家档案局。

3.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其他相关法律。

3.14政府相关部门颁布的有效适用期内的其他相关法规文件。

3.15《XX总公司财务内控制度体系》,XXXX,总公司。

4释义4.1总公司指XX总公司机关,包括总公司管理层和总公司机关各业务管理部门。

4.2新能源公司包括公司本部和各所属单位。

4.3公司本部包括XX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管理层和机关各业务管理部门、新能源研究院、项目筹备组、项目组,或称“新能源公司本部”。

4.4所属单位指XX新能源有限公司设立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分公司。

控股子公司指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超过50%股权或在董事会(或类似管理机构)享有多数表决权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合伙企业等。

4.5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期限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

也是落实公司战略规划,对预算年度内各类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并实施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活动。

4.6预算责任单元指占有或实际控制一定企业资源的业务单元,具有按照授权在本业务单元内优化配置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权力,同时承担实现绩效指标的责任。

新能源公司本部及所属单位,以及所属单位的下级单位均可以是预算责任单元。

4.7预算草案指各预算责任单元围绕本单位预算责任目标,充分考虑资源优化配置,经过与相关部门讨论、沟通后,编制并提交公司本部审查和批准的财务预算。

4.8预算调整指经批准的年度财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由于主要预算假设前提或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等原因,使得某些预算指标需要重新修正,从而调整预算目标的过程。

4.9财务信息化指通过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财务数据信息及时、准确记录和反映,控制、优化财务管理流程,规范和加强财务管理的系统工程。

4.10财务信息化关键用户指具有专业资格的、由新能源公司本部确定的所属单位特定人员,负责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并承担财务信息系统的本地维护和培训,在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实施、维护、培训等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4.11财务档案和资料指会计凭证及附件、会计账簿、会计报告、审计报告、评估报告、财务尽职调查报告、财务分析报告以及相关电子文档等财务及会计核算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5财务管理体系5.1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新能源公司本部依据本件第3章所列示的文件建立了新能源公司财务内控制度体系。

所属单位应依据政府及新能源公司本部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本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

5.2机构和人员a) 新能源公司履行总公司委托的财务管理职责,并设立若干部门行使新能源公司各项财务管理职能;b) 各所属单位依据新能源公司本部要求、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管理需要,设立本单位财务管理机构,行使本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c) 新能源公司财务管理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关财务专业知识、职业水平、道德素养,熟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新能源公司本部及本单位的制度、以及本单位业务;d) 会计核算、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税务管理等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具备相关专业资格。

5.3职责分工5.3.1 新能源公司本部a) 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b) 协调与政府部门、监管机构、总公司的关系;c) 结合新能源公司经营特点和管理需求,建立新能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制定、颁布、修订、审查、核准、批准各类财务制度文件;d) 建立新能源公司会计核算体系,制定会计政策和重大会计估计,审核、合并或汇总所属单位财务报告,编制并提供新能源公司本部月度快报、月、季、半年合并会计报表和年度财务决算报告;e) 制定和落实新能源公司预算目标,审批或核准所属单位的年度财务预算案和预算调整案,编制并上报新能源公司年度财务预算,监督、检查、考核所属单位预算执行;f) 负责新能源公司重大金融投资、理财、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的决策,设计、实施具体融资方案或组织、指导、协调所属单位融资,依照总公司的要求集中管理新能源公司担保、套期保值、金融机构选择、所属单位银行账户开立或关闭;g) 要求和规范新能源公司本部及各所属单位各项资产管理行为,维护资产完好、有效;h) 汇总、整理、分析新能源公司经营及财务信息,及时向政府监管部门、新能源公司管理层及其他信息需求者提供财务信息数据、资料和财务分析报告;i) 管理新能源公司产权及其收益,规范和管控收购兼并、无形资产使用等行为,为所属单位产权管理和资本运营提供政策指导、业务支持、咨询、报批等服务;j) 向国家申请重大税收政策,协调处理新能源公司重大涉税事项,为新能源公司重大投资、融资、并购、重组、合同签订等经营活动提供税务咨询和其他税务专业服务,负责新能源公司本部的税务申报及缴纳;k) 制定和执行新能源公司集中保险管理政策,组织开展与保险相关的风险评估、风险财务处理策略制定和保险安排,为所属单位提供保险咨询、保险顾问和出险理赔服务,协调所属单位支持自保公司开展业务;l) 制定新能源公司财务信息化发展规划、工作标准和业务规范,选择和维护财务信息系统,培训和确定财务信息化关键用户,为所属单位财务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m) 指导、监督、检查所属单位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统一协调新能源公司内外部财务资源;n) 编制和执行新能源公司财务人力资源规划,确定所属单位的财务负责人。

负责新能源公司内中高级财务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在新能源公司本部财务部建立中高级财务人才培养中心,负责新能源公司内中高级财务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交流;o) 规范新能源公司本部财务档案和资料的管理。

5.3.2 所属单位a) 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b) 执行新能源公司本部财务管理制度及财务政策,依据本制度、结合自身情况建立本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c) 负责本单位及下属单位各项财务业务和管理工作,对重大财务事项或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向新能源公司本部汇报和请示;d) 审核、合并或汇总下属单位的财务报告,按规定向新能源公司本部和有关主管部门报送财务报告,向监管部门、新能源公司本部及其他信息需求者提供财务信息数据、资料、财务分析报告;e) 组织本单位财务预算的编制和上报,严格执行已获新能源公司本部批准或核准的年度财务预算,及时分析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考核本单位内部各业务机构及下属单位财务预算执行情况;f) 拟定会计政策、投融资、利润分配、投保及索赔、对外担保、套期保值、财务信息化实施、银行选择、银行账户开立关闭等方案,上报新能源公司本部审核或批准;g) 依据新能源公司本部授权,安排相关保险;h) 指定专职或兼职财务信息化关键用户候选人,处理其他相关财务事项;i) 接受新能源公司本部及相关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并指导、监督和检查下属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j) 负责本单位财务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6财务管理基本制度6.1原则a) 新能源公司本部统一管理新能源公司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会计报表;b) 新能源公司本部统一规划、集中管理财务信息化工作;c) 新能源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预算实行归口、分级、分类管理,预算管理应与绩效考核相结合;d) 新能源公司实行集中保险管理的政策;e) 资金支付必须有预算,预算动用审批与资金支付审批必须分离,即实行预算动用审批与资金支付审批的双重批准制度;经规范程序批准的预算,是申请动用预算的前提;取得对预算动用的批准,是申请资金支付的前提;f) 融资活动须遵循财务稳健和降低成本的原则;g) 金融投资及理财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为原则;h) 各级单位不得从事与公司业务无关的对外担保业务;i) 新能源公司本部统一管理新能源公司的产权登记、产权转让、收购兼并、资产评估、股权融资、利润分配、商标字号及其他相关无形资产等业务;j) 新能源公司执行低成本战略,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必须有预算,正确区分各种支出的性质,严格遵守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正确处理消耗与成果的关系,实现产量、质量、成本的最佳组合;k) 新能源公司本部依据本制度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l) 新能源公司本部对新能源公司所属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须遵守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对新能源公司所属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还须遵守相关的上市监管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