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学校保送研究生章程

各学校保送研究生章程

各学校保送研究生章程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各学校保送研究生章程湖南大学接收2012年外校推荐免试生和直博生招生简章一、接收规模:学校自定二、申请条件: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表现,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身心健康;2.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高校2012届普教本科毕业生,并取得所在学校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

申请直接攻博的学生需取得所在高校的学术型推免生资格。

三、优惠政策1.所有被我校接收的外校推免生在第一学年享受硕士生奖学金。

2. 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申请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直接攻博生从第一学年起享受博士生奖学金。

四、申请者收到复试通知后须提供的材料1.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并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2.所在学校教务处或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出具的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证明 (可在复试时提交);3.有学术科研成果(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着等)和获奖证书者,请提供复印件。

五、申请办法1.申请人请到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阅研究生招生说明及专业目录(目前请参考2011年招生简章的专业目录),登录“网上报名”栏目用有效邮箱注册,在网上填写基本信息后下载打印《湖南大学接收2012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并将该表邮寄(或送)报考院系的研究生办公室,申请时间:2011年7月8日~9月20日(暑假期间请通过信件方式邮寄);2.学院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评审后,由各学院于2011年9月30日前通知初审合格的申请人来我校进行复试(时间为10月初,具体时间以学院的通知为准),择优录取;3.我校对通过复试并同意接收为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外校优秀普教本科应届毕业生发给接收函;取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的同学须到原所在学校领取省(市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核发的报名校验码,凭校验码于10月10日-31日进行网上报名后,到所在学校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正式报名手续(一般为11月10日至14日),未办理正式报名手续者不能被录取;此外,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被接收为推荐免试生者,不得报名参加全国统考;4.如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真实,一经发现即取消申请人免试资格;5.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大学阶段第四学年的政治表现和学业成绩不符合推荐条件者,取消推荐免试生资格。

6.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咨询电话:6传真电话:37.各学院的通信地址:湖南长沙市岳麓山湖南大学××学院研究生办公室(邮编:410082)8. 各学院的联系方式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梅文慧简介一、基本情况梅文慧,女,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沙市政协委员。

二、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广播影视创意策划与媒介经营管理的研究,同时在新闻发布与跨文化传播方面,形成了独有的学术观点,以湖南电视娱乐为案例的两本着作《综艺大本营——<快乐大本营>娱乐模式》、《快乐电视选秀——解码<超级女声>引发的选秀现象》在国内外影响广泛。

先后主讲摄像与电视制作、广播电视新闻学、节目主持、媒介文本分析及策划、电视文艺专题、新闻发布与媒体沟通、公共礼仪与语言艺术等课程,在教学评议中名列前茅。

三、学术兼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教授、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

湖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湖南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兼任湖南都市频道、娱乐频道、女性频道策划。

四、相关经历1985-1990年湖南大学电视台主播。

1990-1995年海南师范大学团干。

1995-1996年海口市政府经济合作局。

1996-1997年海口电视台《英语新闻》栏目策划。

1997-2004年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其中1997年公派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进修。

2004年至今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2006年兼任湖南大学工会副主席。

2007年至今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

2010年3月为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两院合并)。

五、科研成果(一)主要研究课题:1、教育部国际合作资助项目: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途径探讨,2003-2004,主研。

2、湖南省部级项目:湖南广电事业集约化经营的实践及对新闻事业管理的意义研究,2001年,主研。

3、湖南省部级项目: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危机公关与传播,2006年,主研。

4、湖南省纵项项目: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模式”研究,2003年,主研。

5、湖南省纵项项目:湖南省文化产业研究,2005年,主研。

6、湖南省纵项项目: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2003-2004年,主研。

7、湖南省其他纵向项目:湖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研究,2004年,主研。

8、湖南省科技厅重大纵向项目:政府新闻发布与危机公关传播,2010年,主持。

9、湖南省科技厅项目:科技传播创新研究,2006年,主研。

10、跨国项目:新加坡整合营销传播,2004年,主持。

11、国际横向合作项目:成功电视栏目的社会及文化因素,2007-2008年,主持。

12、国际横向合作项目:电视媒介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2009年,主持。

13、重大横向项目:湖南日报五报刊资源整合战略分析,2005年,主持。

14、教改项目:湖南大学SIT计划中心城市市民报产品设计与创新研究,2003-2004,主研。

15、校基点金项目:经济全球化态势下媒介一体化经营战略研究,2003年,主研。

16、湖南经视金鹰之声电台听众收听方式研究,2004年,主研。

(二)代表着作1、《综艺大本营——<快乐大本营>娱乐模式》[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一作者2、《快乐电视选秀——解码<超级女声>引发的选秀现象》[M],团结出版社2007年出版,独着3、《经济应用文写作》[M] ,湖大出版社2004年出版,主编4、《大学语文与协作》[M] ,湖大出版社2004年出版,副主编5、《现代财经写作》[M] ,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年出版,独着第8章6、《新青年·千年论坛》系列丛书[M] 湖大出版社2003年出版,参编7、《智者的声音》[M] 湖大出版社2003年出版,参编(三)主要学术论文:1、《“超级”风起芙蓉国[N]》,《中华新闻报》理论版,2003年,第一作者2、《浅谈中国电视市场空间[A]》,哈尔滨国际经济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3年,独着3、《试论知识型电视益智栏目的发展[J]》,《声屏世界》2003年,第一作者4、《来自新闻专业实践的思考[A]》,中国教育艺术论坛论文集[C] 2003年,独着5、《关于湖南电视品牌经营的思考[J]》,《新青年·千年论坛》2003年,独着6、《论都市报的技术依赖与艺术创造[N]》,《中华新闻报》2003年5月,第三作者7、《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A]》,中国杰出创业人才与海外华人大会论文集[C]2003年6月,独着8、《从美国传媒本质思考中国国际传播对策[A]》,国际媒体经营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 2003年6月,独着9、《提升文化品位打造娱乐品牌[N]》,《中华新闻报》理论版头条2004年5月,独着10、《湖南电视品牌的建构与提升[J]》,《求索》2004年5月,独着11、《让科技不再遥远[A]》,《科技传播与科技创新》[C] 2006年8月,独着12、《中国选秀风波及地方电视突围[N]》,《联合早报》言论版2007年11月,独着13、《电视“选秀”与政治“选举”》,《联合早报》言论版2008年5月,独着14、《对“汉语桥”及华文热有感》,《联合早报》言论版2008年8月,独着15、《媒体价值观在新闻发布中的体现》,国际媒体传播研讨会2009年4月,独着16、《国际视野下播音人才培养的比较分析》,全国播音主持学术研讨暨出版会2010年5月,独着六、文学与评论1、《你们的灵魂,支撑一个民族的崛起》,《长沙晚报》2008年5月,独着2、《让汉语成为连接心灵的桥》,《长沙晚报》2008年8月,独着3、《政府调节移民政策如何解读》,《联合早报》言论版2009年10月,独着4、《人类发展指数及宜居》《联合早报》言论版2009年10月,独着5、《移民政策中的趋利去害和核心价值观》《联合早报》言论版2009年11月,独着6、《外国学生比例增加带来的影响》,《联合早报》言论版2009年12月,独着7、《澳门:出水莲花》《长沙晚报》 2009年12月,独着8、《如果天塌了,高个子在哪》《长沙晚报》2010年1月,独着9、《论新加坡公民与永久居民的权益》《联合早报》言论版2010年4月,独着10、《推迟退休年龄是“双刃剑”》《联合早报》言论版2010年8月,独着七、荣誉1991年海南省首届青少年文化艺术节“特区青年风采大赛”优秀奖。

1997年、2002年两次获湖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老师。

2005年被全国妇联授予“最具知性创业女性”荣誉称号。

2007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代表,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2009 年团省委等六家省直机关及媒体授予“湖南省第二届青年文化名人”荣誉称号。

连任央视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大赛评委。

担任新加坡国家影视大奖“红星大奖”海外评审。

连任湖南广电年度节目评审。

所策划的节目曾获省市专业奖项。

莫梅锋基本情况性别:男;籍贯:湖南邵阳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职称/职务:副教授;现任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广告学系主任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所获学位:广告学博士学术兼职:曾任中国动画学会产业委员会新媒体创意研发中心副主任、拓维信息(股票代码002261) 顾问;现为湖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新媒体创意研究所所长、湖南文化产业网()负责人。

学习经历1997.9--2001.6 湘潭工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系学习经济学专业2001.9--2004.6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传播学(广告方向)硕士学位2005.9--2008.6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广告学博士学位2009.8.教育部高等学校广告学专业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2004.7至今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研究方向1. 广告传播主要在植入式广告、体验广告、互动广告、病毒式营销、迷营销等领域较早涉猎。

2. 传媒与文化产业主要在传媒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等领域有所涉猎。

研究课题1. 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化视野下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2. 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中国广告产业政策研究”3. 主持湖南大学培育基金项目“过度的受众--媒介迷研究”4. 主持湖南大学中央财经专项项目“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互动广告创新研发”5. 参与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现代传媒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子课题6. 参与文化部重点项目“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文化产业特殊性研究”7.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新闻传播与农村革命”8. 参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基地课题“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研究”9. 参与湖南省社科课题“明星广告的运作机制、社会影响与规范化运作研究”10. 参与湖南省社科课题“湖南省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科研成果人大复印收录论文:1.《市场营销》摘录2003-4《你感受过“体验广告”魅力了吗》2.《新闻与传播》全文收录2005-8《论主流媒体》3.《市场营销》全文收录2004-1《病毒式营销激活购物潜意识》4.《商界导刊》全文收录2007-1《融入:让广告变得不再“讨厌”》5.《新闻与传播》全文收录2007-8《媒介迷的形成与特征》核心期刊论文:1.《现代广告》封面2003-2《<英雄>的营销剑法》2.《现代广告》2003-5《<威驰新风>广告主体的失落》3.《现代广告》2003-6《非典时期,共馕国难》4.《现代广告》2003-6《金山毒霸的病毒式营销》5.《现代广告,学刊》2006-6《广告主体的博弈》6.《现代广告,学刊》2007-3《从美国广告恐慌事件谈广告伦理道德问题》7.《电影艺术》(CSSCI)2007-5《关于“粉丝”的媒介研究》8.《中外管理》2003-9《无处不在的置入式广告》9.《现代营销》2003-4《体验广告的宣传价值最大》10.《新闻爱好者》封面特稿2005-3《论主流媒体》《中国新闻年鉴2006卷》收录11《传媒》2005-5《透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的植入式广告》12.《新闻界》(CSSCI)2005-5《体验时代呼唤体验媒介》13.《中外管理》2006-9《融入:让广告变得不再“讨厌”》14.《编辑之友》(CSSCI)2006-1《集群化、整合化、生态化--中国媒介产业发展三大趋势》15.《编辑之友》(CSSCI)2006-12《媒体要善于利用FANS营销倍增受众》16.《新闻界》(CSSCI)2007-2《从文化产业的特性探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17.《新闻记者》(CSSCI)2007-3《迷的病态化与传媒责任》18.《新闻界》(CSSCI)2007-4《“传受合一”传播模式的实证分析》19.《中国媒体发展报告》(CSSCI)2008-10《传媒道德与和谐社会关系建构》20.《编辑之友》(CSSCI)2010-1《浅析图书的“二次营销”策略》21.《中国出版》(CSSCI)2010-3《美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经验与启示》22.《当代传播》(CSSCI)2010-3《浅论现代广告的原型置换》23.《电视研究》2010-7《电视互动广告发展现状与问题》24.《经济日报》理论版2010-1《文化产业在有可为》25.《管理现代化》(CSSCI)《论“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大重要议题》2009-9一般期刊论文:1.《中国广告》2003-2《关于广告的谎言》2.《中国广告》2003-3《<英雄>促销也英雄》3.《中国广告》2003-3《体验广告,体验的符号化传播》4.《中国广告》2003-7《联想换标的启示》5.《工厂管理》封面2003-8《脉动VS红牛:斗牛舞曲火辣辣》6.《现代营销》2003-4《体验广告的宣传价值最大》7.《销售与市场.管理》2003-5《另一种方式,知本创业》8.《市场周刊》2003-2《<英雄>中国电影市场运作的英雄》9.《市场了望》2003-2《你感受过“体验广告”魅力了吗》10.《经营管理者》2003-7《联想:换的是脸蛋,伤的是筋骨》11.《教育研究与实践》2002-2《网络传播对青少年教育的负面影响》12.《广告导报》2003-1《广告的消费》13.《广告导报》2003-2《新年广告新意来了》14.《广告导报》2003-2《<英雄>广告也英雄》15.《公关世界》封面2003-3《笑谈TCL企业形象广告》16.《公关世界》2003-6《姚明的公关价值》17.《成功营销》2003-9 《正在广告中》18.《经营管理者》2003-11 《管理注意力》19.《经营管理者》2003-12 《恒源祥<与羊共舞>――评说经典置入性营销案》20.《经营管理者》2004-2 《格兰仕别高兴得太早了》21.《市场研究》2006-3《炫富广告引发理论大反思》22.《市场研究》2006-10《论品牌三角形模型及其变型》23.《生活用纸》2004-2 《置入性广告效果好》24.《广告大观》2005-12 《广告概念的厘清与扩张》25.《中国广告》2006-9 《论基于植入理念的广告融入模式》26.《新闻天地》2007-6 《论明星广告的作用机制》27.《中国广告》2008-12 《互动广告的整合发展策略》28.《文化创意产业参考》2009-3《插上3G翅膀,助飞文化产业》学术交流1. 作为学界唯一代表出席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电视广告艺术周城市电视高峰论坛,并做主题演讲《论广告与节目融合的植入式营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