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我能行》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我能行》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我能行》说课稿
陆斡镇中心学校陆丽丹
一、说教材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自尊、如何尊重他人、并且学会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肯定自我,悦纳自我,体验自信。

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习本课就是帮助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做自信的人,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并对下两个框题的深入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实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形成积极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
2、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力目标:
1、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尽量避免自信的误区,不自负、不自卑。

2、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

知识目标:
1、了解自信的含义和表现,了解自信、自负、自卑三者的区别。

2、了解树立增强自信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自信的含义
确定依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需要及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对于自信的含义的认识是全课的基础,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所讲的自负、自卑、自信之间的区别,自信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树立自信的方法,都建立在对自信的正确理解上。

按照教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掌握自信的含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自负、自卑与自信的区别
确定依据:七年级学生天真幼稚,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对自信容易产生误解,容易将自负和自信混淆、自卑和虚心混淆,较难理解自负、自卑、自信的差别,所以把这三者的区别定为难点。

二、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活动探究法、情感体验法。

三、说学法
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愉悦、主动的状态,达到教育无痕的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用姚明的故事导入课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导入要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急于想知道结果的渴望,从而为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教学进入最佳的状态。

青少年儿童(包括青年学生)都喜爱听故事、趣闻轶事,特别是七年级学生,而姚明正是他们喜爱的偶像,讲他的故事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从偶像的身上对自信产生认同感。

(二)讲授新课
通过设置三个活动,层层开展,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活动一:我自信,我能行!
这部分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

为了突破重点,我主要使用情感体验教学法,设置如下几个环节:
第一步:从姚明到教材中罗丹的故事中,讨论分析得出他们成功的秘诀是自信,使学生对自信有了感性认识:相信自己。

第二步:让学生陈述自己“我能行”的方方面面,并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个人的奖状、奖品、成功纪念品等材料,引导和鼓励他们发现自身的“我能行”,从内心上初步肯定自我。

第三步:让学生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我能行”,总结归纳出自信的含义和表现,进一步加深自我肯定的感受。

这部分内容采用情感体验教学法,通过创设活动情景,调动学生已有的人生经验,自我发现,自我肯定,从而产生积极的道德内化,激发学习的欲望。

通过这个活动调动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能使他们产生了积极肯定自我的感受,增强了自信。

在情感上又能体会“我
能行”,将自信的理解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几个环节的层层设置,有效的突出了重点。

活动二:秀秀自信者的风采。

这部分我采用活动探究法。

要使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观念,自觉外化成为自己的正确行动,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

让学生通过自信者的言行感受自信带来的成功与精彩,自信具体化为言行、为人处事等后,学生的便能效仿。

知其然,效其行,身教胜过言传,效仿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好方法。

通过两个活动的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学生不仅感受理解什么是自信,并且能落实到行动上。

从而使自信的内涵这个重点得以完美的突破。

活动三:慧眼识“自负、自卑、自信者”
首先分组讨论自负、自卑、自信者的表现,再进行情景剧表演。

这部分是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自负、自卑都源于对自己不正确的认识,为此我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

通过活动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表演,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流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等,充分激发教学的主体作用。

从而实现难点的突破。

(三)小结。

同时播放歌曲《相信自己》,结束新课。

《相信自己》这首歌曲最能体现本课教学的精髓:即“相信自己,我能行!”也最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同时在齐说“我能行”中,使学生自信的感受得到强化,增强了自信心,也使教学内容得到升华。

五、说板书设计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能行”
自信(正确评价自我)
自负自卑
(夸大优点高估自己)(夸大缺点轻视自我)
超越自负,告别自卑,走向自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