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训会讲义ppt

培训会讲义ppt


另外,还有对职业病患者与观察对象 (疑似职业病病人)的复查、康复和住院 诊断观察。包括经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的 职业病病人;经职业病诊断机构认定的观 察对象(疑似职业病病人);经健康监护 筛检出的观察的阳性体征人员。
二、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职业健康监护管 理办法》的要求,职业性健康检查内容包 括:接害工人的一般自然情况,职业接触 史,体检周期,上岗前和在岗期间检查项 目,职业禁忌证等。
2.职业接触史
调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职业 史,是职业性健康检查的最大特点,也是各种 职业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它包括受检者接触有 害作业的时间、地点、单位、工种、岗位、作 业方式及变动情况,还包括作业场所的有害物 质浓度(强度)及防护措施。
3.体检项目
职业性健康体检项目应执行卫生部《职 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的上岗前和在岗期 间检查项目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有特殊要 求时,可以协商增加检查项目。
职业健康监护的特点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职业健康监护是以预防为目的,通过 系统地定期职业健康监护,收集、整理、分析 和评价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群健康检查 资料,从而连续地监视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和发 展趋势,为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群的健 康水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为政府职能 部门指定职业病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科学数据。
㈠职业健康检查项目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包括一般检查 项目、特殊检查项目和选检项目。其中 选检项目应根据医疗卫生机构仪器设备 条件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程度和劳动 者健康损害程度确定。
1.一般情况
职业健康检查应注意受检者从事职业 病危害作业的工作时间、既往病史、个人 生活史、家庭史、传染病史、药物过敏史 等情况,掌握这些信息对于了解受检者身 体状况、生活嗜好、个体差异,判断职业 病危害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㈡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是指对已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 员,即目前已在有害作业岗位的作业人员进 行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人在 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包括:从事有毒作业 的离休、退休、调离时的人员。
㈣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
是指在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 时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 人员。
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测工作程序
二、按照委托书填写说明完善相关内容 并加盖公章。
三、按照要求提交相关资料,资料提供 不全者或不符合要求者请在三日内补齐相 关资料(具体要求见委托书填写说明)。
四、我中心对用人单位所提交的《职业健 康检查委托书》及相关资料审查合格后,与用 人单位商定体检日期,根据用人单位所填写的 工种类别按照相关规定确定体检项目及费用。
一、职业健康检查种类和内容
㈠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指用人单位应安排将从事接触某种或 某些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包括新招工 人进厂准备安排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从 无害岗位准备调到有害作业岗位的作业人 员;从甲种有害作业岗位准备调到乙种有 害作业岗位的人员;从事某些特殊作业的 人员(如高温作业,潜水作业等)进行上 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对用人单位所提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测委托书》及相关资料审查合格后,与用人单 位商定前期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时间,并按照 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工作场所的实际情 况进行布点,拟订检测采样计划书。用人单位 依据我中心提供的采样计划书完善委托检测项 目及检测费用事宜。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一、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 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 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 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 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重要性
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经常 和定期的检测,目的在于及时了解职业病有 害因素的产生、扩散和变化规律;对劳动者 健康影响的程度以及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效 果进行鉴定评价。可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完 善相应的防护设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㈡职业健康检查周期
体检周期,即职业性健康体检的间隔时 间(周期),应执行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 管理办法》中的在岗期间检查周期的规定。 但是,由于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种 类繁杂,还有许多有害因素未列入《职业健 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中,对于这类有害因 素,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环境监测结果及作 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来确定体检周期。
其次职业健康监护资料是职业病诊断 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区分健康损害 是否为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是劳动者追究健康损害责任的主要 依据。因此,职业健康监护必须坚持公正 性、客观性、科学性的原则。
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
检索和发现职业危害易感人群,监视职业 病及与工作相关的疾病的发展趋势;即时发现 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关系,掌握对健康损害的程度;及时发现、诊 断职业病,以利于及时治疗或安置职业病人; 鉴定新的职业病危害、危害因素和危害人群; 进行目标干预;为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 害治理效果评价和行政执法提供依据和证据。
长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副主任医师 周 敏
职业健康监护与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职业 健康监护定义为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 对劳动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健 康检查和连续的、动态的医学观察,记录职 业接触史及健康变化,及时发现劳动者的职 业性健康损害,评价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 病危害因素的关系;以保证劳动者健康及其 相关权益,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促进社会生产力及经济的发展。
职业性健康检查是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 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医学检查的方法,发现 职业人群中一些敏感个体存在的健康变化、 早期检查出疑似职业病人(观察对象)、职 业禁忌证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调 离职业禁忌证者,以免遭受永久性损害,并 通过群体健康影响范围和程度的观察间接起 到环境监测作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 或避免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