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二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二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1.目的(1)了解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经纬仪基本操作和读数方法。

2.组织每组8一10人。

每组每位同学完成经纬仪的整平、对中、瞄准、读数工作各一次。

3.学时课内2学时4.仪器及用具每组DJ6光学经纬仪1台、花杆2个。

5.实验步骤提要整平、对中经纬仪——瞄准测钎——读水平度盘。

5)学会DJ6光学经纬仪的读数方法。

读数记录于“读数记录表”中。

6)练习配置水平度盘的方法。

7.实验记录及上交资料:每人交1份实验报告。

实验三测回观测法测水平角1.目的1)掌握水平角观测原理,经纬仪的构造及度盘读数。

2)掌握测回法测水平角的方法。

2.组织每组4-5人,每人用测回法完成一个水平角的观测任务。

3.学时课内2学时4.仪器及用具:每组DJ6光学经纬仪1台、花杆2个、记录板1个。

5.实验步骤提要1)度盘配置:设共测n(n=4或5)个测回,则第i个测回的度盘位置为略大于(i-1)×180°/n。

2)一测回观测:(1)盘左:瞄准左目标A,进行读数记a1;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1;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左=b1-a1。

(2)盘右:瞄准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2;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进行读数记a2;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右=b2-a2。

左-β右)/2。

(3)检查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

计算一测回角值β=(β3)测站观测完毕后,当即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计算平均角值。

6.注意事项1)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以减少目标倾斜引起的误差。

2)同一测回观测时,切勿转动度盘变换手轮,以免发生错误。

3)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一格时,应重新整平重测该测回。

4)计算半测回角值时,当左目标读数a大于右目标读数b时,则应加360°。

5)限差要求为:对中误差小于3㎜;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超限重测该测回;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24",超限重测该测站。

7.上交实验记录水平角测回法记录表表2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天气:_____仪器型号: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观测者:_______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_______立测杆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四竖直角测量1.目的1)了解经纬仪竖盘注记形式、构造和原理。

2)理解竖盘与指标、指标差与指标水准管之间的关系。

3)掌握竖直角观测、记录、计算及指标差的计算。

2.组织每组8-10人,每人对2个目标用中丝法观测竖角一测回完成2个竖直角的观测任务。

3.学时课内2学时4.仪器及用具:每组DJ6光学经纬仪1台、花杆2个、记录板1个。

5.实验步骤提要1)在指定地点安置经纬仪,并进行对中、整平。

转动望远镜,观察竖盘读数的变化规律。

写出竖直角及竖盘指标差的计算公式。

2)盘左:瞄准目标,用十字丝中横丝切于目标某一部位(如花杆顶端);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计算竖直角值。

3)盘右:同法观测、记录。

4)计算一测回竖盘指标差及上、下半测回竖直角的平均值。

检查各测回指标差互差及竖直角值的互差是否超限,计算同一目标各测回竖直角的平均值。

6.注意事项1)观测过程中,对同一目标应用十字丝横丝切准同一部位。

每次读数前应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计算竖直角和指标差时,注意正、负号。

2)限差要求为:指标差互差在±25"之内;同一目标各测回竖直角互差在±25"之内。

超限应重测。

7.记录与思考题竖直角记录表表3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天气:_____仪器型号: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观测者:_______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_______立测杆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经纬仪实验报告篇一:经纬仪测角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认识dj6、dj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dj6、dj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方法。

3、掌握用dj6、dj2光学经纬仪按方向观测法(全圆方向观测法)测水角的方法及记录、计算方法,了解各项限差要求及检核。

4、掌握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垂直角的方法(中丝法)。

二、实验原理与方案1、人员组织:第10实验小组由7人组成,每轮实验设置: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机动人员5人。

2、仪器设备:dj6、苏一光dj2经纬仪各l台、记录板1块、测伞1把、记录手簿1本(附记录板)、木桩1根、水泥钉1枚、2b铅笔2、粉笔1支。

3、实验原理:(1)水平角观测原理如图3-1所示。

空间两直线oa和ob相交于点o,将点a、o、b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得相应投影点a′o′b′,水平线o′a′和o′b′夹角β即是过两方向线所做铅垂面夹角—水平角。

经纬仪水平度盘上的读数a和b,则水平角β为两读数之差:β=b-a图3-1(2)全圆方向观测法原理如图3-2所示。

方向观测法是在一测回内把测站上所有观测方向,先盘左位置依次观测,再盘右位置依次观测,取盘左盘右平均值作为各方向的观测值。

如图测站点o周围有待测目标a、b、c,选a作为起始方向。

用盘左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照准a、b、c、a,读取观测值,称为上半测回;然后纵转望远镜,改用右盘逆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照准a、c、b、a并读数,称为下半测回。

上、下半测回合起来称为一个测回。

图3-2(3)垂直角观测原理如图3-3所示。

垂直角是在同一铅垂面内某目标方向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a,其范围为0°~±90°,图中za、za为a、b方向的天顶距读数。

用经纬仪望远镜找准目标a、b,由垂直度盘读数减去水平线在度盘上的度数,即可得到垂直角。

如图3-3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安置仪器1、对中整平(锤球对中)(1)将三脚架调整到合适高度,张开三脚架安置在测站点o上方,在脚架的连接螺旋上挂上锤球,如果锤球尖离标志中心太远,可固定一脚移动另外两脚,或将三脚架整体平移,使锤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标志中心,并注意使架头大致水平,然后将三脚架的脚尖踩入土中。

(2)将经纬仪从箱中取出,用连接螺旋将经纬仪安装在三脚架上。

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若锤球尖偏离测站点标志中心,可旋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移动经纬仪,使锤球尖精确对中测站点标志中心,然后旋紧连接螺旋。

2、精确整平对中(1)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两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注意气泡移动方向始终与左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2)将照准部转动90°,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3)再将照准部转回原位置,检查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直到水准管在任何位置,气泡偏离零点不超过一格为止。

(4)旋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轻轻平移经纬仪,使锤球尖精确对中测站点标志中心,或使对中器分划板的刻划中心与测站点标志影像重合;然后旋紧连接螺旋。

锤球对中误差控制在3mm以内。

对中(误差≤3mm)、整平(气泡偏离量≤1格),一般都需要经过几次“整平—对中—整平”的循环过程,直至整平和对中均符合要求。

(二)瞄准目标1、松开望远镜制动螺旋和照准部制动螺旋,将望远镜朝向明亮背景,调节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2、利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粗略对准目标,拧紧照准部及望远镜制动螺旋;调节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并注意消除视差。

3、转动照准部和望远镜微动螺旋,精确瞄准目标。

此过程应使目标被单根竖丝平分,或将目标夹在双根竖丝中央。

原则是:如果目标成像的宽度为双丝间距的1/3—1/2时,用双丝照准精度较高。

细长的目标用单丝照准精度较高。

(三)读数1、打开反光镜,调节反光镜镜面位置,使读数窗亮度适中。

2、转动读数显微镜目镜对光螺旋,使度盘、测微尺及指标线的影像清晰。

3、根据仪器的读数设备,使用的仪器用测微尺或分微尺读数。

(四)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全圆方向观测法)1、dj6经纬仪水平角观测(三测回)全圆方向观测法原理如图3-2所示,在o点上观测a、b、c三个目标(三根高处避雷针)的水平方向值:(1)经纬仪整平对中后,置于盘左位置。

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起始点a,调节水平度盘位置变换轮,使水平读盘度数置于0°00′00″或稍大,即为a方向的初始读数a1,将读数记录。

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b、c,得相应的水平读盘度数b1、c1并记录。

继续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再次瞄准目标a,读a方向水平读盘度数a2,完成上半测回。

(2)倒转望远镜置盘右位置,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方向a,得水平角读数a1′,逆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瞄准目标c、b、a,并得相应的水平读盘读数c1′、b1′、a2′并记录,完成下半测回。

(3)为了减小度盘分划误差,《规范》规定:各测回间度盘应变换180°/m(m为测回数)。

进行第二、三测回观测时,操作方法和步骤与上述相同,仅是盘左零方向要变换水平度盘位置,应配置在比60°、120°稍大的读数处。

(4)对于dj6经纬仪:半测回归零差≤18同一方向各测回互≤24若两项限差满足条件,取各测回同一方向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值。

记录、计算见记录表3-1。

2、dj2经纬仪水平角观测(一测回)观测方法原理如图3-2所示,在o点上观测a、b、c三个目标(三根高处避雷针)的水平方向值:(1)其观测方法与dj6经纬仪类似(见上述步骤),不同的每人是仅完成一个测回即可。

(2)为了减小度盘分划误差,《规范》规定:各测回间度盘应变换180°/m+ω(m为测回数,ω为度盘格值的1/2,对于dj2经纬仪ω=20′)。

其中变换180°/m是为减弱长周期误差的影响;变换ω则是为了减弱短周期误差的影响。

本次实验m取6,故第二轮观测起始方向水平角为30°10′00″或稍大。

(3)对于dj2经纬仪:两次读数差≤3半测回归零差≤12一测回内2c互差≤18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12若各项限差满足条件,取各测回同一方向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值。

记录、计算见记录表3-1。

(五)经纬仪垂直角观测(中丝法垂直角测量)中丝法垂直角观测原理如图3-4图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