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范本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范本

•文件编号:BETA/EOM有限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依据 GB/T 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第 A版编制审核批准分发号受控状态2013年5月1日 2013年5月8日生效章号标题第0.1章目次第0.2章手册更改页第0.3章批准页第0.4章企业概况第 1 章范围第 2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 3 章术语和定义第 4 章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第4.1章总要求第4.2章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第4.3章策划第4.4章实施与运行第4.5章检查第4.6章管理评审本手册所描述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组织结构和部门职责等内容;经审核,符合GB/T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和公司实际,予以批准。

本手册及所提出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是公司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必须遵循的纲领性文件、基本准则及奋斗目标,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并为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

经研究,授权 ****** 同志为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

经公司全体员工推举,特任命******、******等同志为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代表。

由其负责1)适当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2)适当参与事件调查;3)参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和评审;4)对影响他们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更进行协商;5)对职业健康安全事务发表意见。

手册生效日期:2013年3月8日。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现版本:第A版。

总经理:日期:2013年5月1日企业概况:自己编写通讯地址:总经理:电话:传真:邮编:1、范围本手册所描述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适用于公司********及相关管理活动。

手册用于为保证和证实公司提供合格产品、确保产品及有关活动/过程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及有关要求的能力提供指南。

对内,手册是所涉及的公司各职能部门乃至每个员工都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依据;对外,手册宣布了公司对环境的承诺,可提供合同情况、第二方认定和第三方认证/注册等三种情况下,按合同或商定的认定/认证范围证明公司相应范围/产品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满足GB/T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本手册及所涉及的体系文件依据的国家/国际标准2.2.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2.3.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2.3相关的法律法规详见《适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3、术语和定义3.1本手册及所涉及的体系文件中的术语均采用及•GB/T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中的定义。

3.2为叙述方便,本手册及所涉及的体系文件采用以下简称:3.2.1 组织/公司:“公司”。

4.1总要求4.1.1 组织按GB/T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要求建立并保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4.1.2组织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立在一个由“策划、实施、检查、评审”诸环节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的基础上,体系应使组织能够:a)制定适宜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b)确定其过去、当前或计划中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危险源,以判定其中的重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c)确定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d)确定优先事项,建立适当的环境目标和指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e)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方案,以实施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f)顺利开展策划、控制、监制、纠正措施、审核与评审活动,以确保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遵循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g)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做出修正。

4.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2.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实施与改进组织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推动力,具有保持和潜在改进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作用。

4.2.2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由最高管理者统一制定并确保它:a) 与公司的现状相适应,适合于公司活动、产品的性质、规模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b) 包括对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持续改进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c) 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公司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框架。

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在公司内得到沟通和理解,并传达到全体员工及代表组织工作且有一定权限的所有人员;f)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g) 按文件控制要求得到有效控制。

4.2.3 形成文件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作为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的组成部分)由人力资源部将其传达到各有关部门,各部门员工可从部门负责人处获取;各相关方可从生产中心获取。

4.2.4相关部门应将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传达到全体员工及代表组织工作且有一定权限的所有人员,并贯彻执行。

4.2.5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对质量方针、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改:a) 市场形势发生变化;b)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更新或增加;公众或相关方提出有关要求;c)生产过程、产品发生变化;组织发生较大变化;d)第二方审核或第三方审核提出有关问题;e)管理评审。

4.2.6公司环境方针:树立绿色发展新概念:倡导诚信守法、严防污染环境;实施科学管理、强化环境保护、持续改善环境、确保生态平衡、为环境保护作贡献。

4.2.7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树立以人为本,职工的安全与健康第一的生产管理新理念。

严格执行国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加强职工安全、健康教育,注重职业病的防治,持续改进工作环境,切实维护职工身心健康,全年不出重大工伤事故。

4.3支持文件:1)《文件控制程序》4.3策划4.3.1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4.3.1.1环境因素识别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确定与组织活动、产品、服务所伴随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组织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4.3.1.2为确定公司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评价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公司建立并保持《环境因素的确定与评价程序》。

用来:a) 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还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b) 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4.3.1.3 危险源辨识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便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的确定。

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程序应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的因素;——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可能按环境因素对此类危险源进行评价可能更为合适。

)——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也可参见3.12的注);——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2)公司各部门通过现场查看、询问调查、流程分析、查阅资料等方式,在充分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和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的基础上,对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等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在日常工作中,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危险源辨识,所辨识的危险源报安全环保部。

3)危险源辨识时应从体系运行、生产过程不同状态及不同时态角度,以及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全面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所有的设备设施(无论是本公司的还是外部单位提供的)的危险源。

4)安全环保部负责分类汇总所辨识的危险源。

4.3.1.4 风险评价1)组织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在范围、性质和时机方面进行界定,以确保其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提供风险的确认、风险优先次序的区分和风险文件的形成以及适当时控制措施的运用。

2)安全环保部组织有关人员对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价,评价出中度以上安全风险,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后并传达到各部门。

4.3.1.5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应考虑:1)重大危险源的规模和范围;2)重大危险源的影响程度大小;3)影响持续的时间及发生的概率等。

4.3.1.6 通过风险评价,识别可通过建立目标管理方案、实施运行控制或应急响应措施等消除或控制的风险,确保上述措施与公司的运行经验和能力相适应。

4.3.1.7 对于辨识和评价的各类危险源,应确定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已有书面控制文件的危险源,也应对其进行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

4.3.1.8有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要求详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

4.3.1.9危险源的更新1)对于变更管理,组织应在变更前,识别在组织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或组织活动中与该变更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组织应确保在确定控制措施时考虑这些评价的结果。

2)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消除;——替代;——工程控制措施;——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装备。

3)组织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组织应确保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确定的控制措施能够得到考虑。

4)安全环保部每年管理评审前组织有关部门/工段对危险源重新识别、评价,以确保相关信息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识别、评价、更新相关危险源:○1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变化,提出新的要求时;○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场地,可能出现新的危险源时;○3产品变化、生产活动性质发生较大变化时;○4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5关于环境影响、危险源有新的知识和认识时;○6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