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史考研资料

美术史考研资料

山师大美术史考研重点唐三彩:是唐代的工艺美术品,种类分为佣和生活器具等,佣多用为殉葬的明器。

三彩佣是在白色粘土胎的外表按设计需要施以不同的釉料着色剂,加以铅作助熔剂,经低温烧后,釉色呈光鲜富丽的绿、蓝、赭三色,故称三彩佣。

其特点是绚丽夺目、鲜艳多彩。

画品:即古画品录,是古代第一部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

南齐谢赫所著,内容强调了绘画的功能,指出绘画为封建统治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提出了艺术标准;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

就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这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保留了汉末以来的若干珍贵史料。

对后来的绘画创作与理论探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对曹不兴以来的27位画家分别品第高下。

吴门画派:明代中叶活动与苏州,继承和发展了元代文人画的传统,重视诗、书、画三者的融汇于结合,崇尚高洁而儒雅的艺术格调,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理想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

致力于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风格,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

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吴门画派”是一个既有文人画家,又有职业画家、画工的群体,它的出现即振兴了文人画,又规范了“浙派”末流技法粗陋之习,推动了明代绘画深入发展。

青绿山水:以石青和石绿色为主要色相描绘自然景物的的青绿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其表现手法是先施笔墨勾画出景物的轮廓,然后再添染浓重之青绿色。

其显著特征是颜色覆盖性强,色相鲜丽光彩,具有装饰意味。

展子虔《游春图》开创青绿山水开端。

院体画:又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

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

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

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主要的艺术形式,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胚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成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胚胎低上形成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合器物上的统一,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画像石画像砖:是一种兼具了绘画雕刻或浮雕等因素的艺术形式,是秦汉美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画像石是在建筑石材上雕刻画像而成,画像砖是在泥坯上模印画像后烧制而成,用于墓室或祠堂等建筑的构件,是汉代美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数量多内容丰富。

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境内,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一处石窟寺。

浙派:1.是指明初活动在浙江地区的一个绘画流派,2.风格承接南宋院体派,尤其以马远,夏圭风格,笔墨劲健,顿挫有力,法度严谨3.代表人物戴进《春游晚归图》,吴伟《渔乐图》海派及其特征:是19世纪晚清活动在上海地区的绘画流派。

特征:画家队伍更加职业化,生计靠卖画维持,善于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法和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合贯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白描:宋代李公麟所创,在“白画”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以不着彩色完全以墨笔线描塑造形象而著称。

紧密严谨,注重格法技巧,包含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致。

这一单纯洗炼,朴素优美的艺术形式丰富了民族绘画的形式技巧。

徐黄一体:五代的花鸟画也出现了两大阵营,以西蜀黄筌为代表的一派,被称为“黄家富贵”,因为他们多描绘宫廷苑囿中的珍禽奇花,画法精细,以轻色渲染而成;而江南的徐熙所代表的一派,则多取材于水鸟野卉,画法多用墨笔,色彩极少,相对黄筌一派的风格,这一派被称作“徐家野逸”,这种现象被称为“徐黄异体”。

明式家具: 中国家具发展到15至17世纪出现了一个高峰,因这一样式始于明代,故习惯把这一时期家具均称为“明式家具”。

特点是造型简洁,线条流利,装饰适度,十分重视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历代名画记:唐代张彦远所著,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

本书总结了前人有关画史和画论的研究成果﹐继承发展了中国史论结合的著史传统。

同时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绘画类百科全书。

在中国绘画史学的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承先启後的里程碑的意义。

秦汉雕塑的功能,形式,代表:象征作用-守卫陵园。

纪念作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

炫耀作用实用性-显示主权威严,歌功颂德,宣扬业绩。

形式:陶塑,工艺雕塑,青铜,泥塑。

秦始皇兵马俑,霍去病墓石雕群,马踏飞燕。

秦兵马俑与霍去病墓雕塑的艺术风格:秦,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多利用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效果。

霍,用整块的岩石雕刻而成,在保持岩石自然美的基础上通过精密构思和简洁的雕刻巧妙的运用圆雕,浮雕结合线刻的手法是雕刻产生浑然自然的效果强化了整体感和力度感,具有粗犷厚重而又含蓄的魅力,是纪念碑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莫高窟北朝壁画的内容及其代表作品:内容:一般于四壁上层顶部画成飞天及天宫伎乐,下层为药又寿,中部主要画说法,本生和姻缘故事。

《鹿王本生图》《尸毗王本生图》《萨捶那太子本生图》顾恺之的绘画成就: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早起会画派理论家。

1.在艺术实践上,继承和发展了卫协精思巧妙的艺术风格,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地方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用线紧劲连绵,线条运用优美流畅富有节奏,塑造人物不再单纯满足于外表的肖像和姿态,动作的生动自然,而非常注重“传神写照”产于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作品有一种精润而生动的内在魅力。

《女史箴图卷》烈女仁智图》2.理论方面:构建了“传神写照理论体系”把传神作为评画的第一标准,提出“迁想妙得”并最终到传神的目的《论画》五代山水的发展:五代时期一些深入自然、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了此时期山水画的巨大成就。

荆浩,北方山水画派代表,笔下的山水大都是崇山峻岭,气势宏伟而壮观,理论著作《笔法记》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

代表作《匡庐图》。

董源,南方山水画派代表,画作皴法完备——披麻皴,全景式构图——集深远、高远、严远,表现地区景物特征。

唐代人物画家与作品:1.阎立本,唐初著名画家,擅长肖像画和政治题材的历史画, 的现实性和政治意义。

作品多取材于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侧重描绘历史人物,用以警告后人。

,弘扬治国安邦。

线条稳重坚实,健劲,设色浓重精细,人物的刻画偏重于面部表情。

不仅重视形貌描写,而且十分重视心理刻画,雄浑朴实的气质《历带帝王图》2.吴道子,擅长宗教题材壁画,创造“莼菜条”描法,有吴带当风之称,独创样式“吴家样”线条为主,略加色彩渲染,有一定立体感《送子天王图》3.张宣,盛唐宫廷画家,仕女尤工,宫廷入画,所画人物形象不仅以形似且传神,所画妇女形象以朱色晕染耳根,衣饰华丽,健康的美和雍容华贵的气质《捣练图》4.周昉,唐中期画家,贵族阶层的生活,擅长画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人物形象准确,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情性。

《簪花仕女图》董源山水画的特征核对后代的影响:特征: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其峭之笔,所画风光一派江南丘陵江湖景色,与荆北相比更具有秀美抒情的意趣,取子维和李思训之长,水墨和着色并用,画面苍润清淡优雅,表现出风雨晦暝,四时朝暮的变化。

所画山石用点子皴和披麻皴,笔墨繁复而含蓄,给人以气候润泽,草木繁茂的感觉,成功的画出山川远近层次和氤氲气氛,具有革新精神,风格平淡天真。

影响:这种风格特别受到北宋米芾的推崇,并在元明以后产生重大影响。

范宽的山水画特征以及代表的特征:北宋山水巨匠,画崇山峻岭往往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壮的气势,又用碎而坚实的笔墨皴出有质感的山石,山麓画以丛生的密林,成功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点,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雪景寒林图》《谿山行旅图》。

元代山水画与宋代相比有哪些发展:宋以宫廷绘画为主,院体山水画构图饱满,画面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画风雄沉壮伟,境界开阔,空间旷达。

元多以文人画为主,画风简练,用笔精炼,从构图看,画面宁静致远,没有大的起伏,山石也稀少许多,。

从内容到笔墨都追求士气 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使宋代精密不苟的画风得以改造,“写胸逸气”“自娱”而不趋附于社会审美爱好。

清初四王和四僧: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信封董其昌的艺术主张,对古人的师承不遗余边,苦心精研宋元所谓海宗大家,致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尤其崇拜“元四家”他们十分重视笔墨,构成一中午人大道德思想境界,表现平静安闲的情感状态,体现所谓士气和书卷气,但较少观察自然,描写具体感受。

注重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古人笔墨布局的成就,所以发展样了层层积染技法的艺术表现力,审美与趣味的表达更却与精致。

四僧“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是带有深挚的感情色彩,借笔墨抒发激越,压抑的情感。

绘画形式不守前人规范,风格奇肆,笔情恣纵,有强烈的个性,与当时占主流地位的正流画风大异其趣,所表现内容情感以来自客观世界又有高度加工的艺术形象,丰富了自然没得表现和意境的创造,以客观结合,”尚义“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形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密切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富有创造力。

徐渭写意花鸟风格:兼收吴门派与林良写意花鸟之长而不为所集,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富裕化会议强烈的主观情感,并一反吴门恬适的意趣,直抒愤世嫉俗,激荡难平之情,赋予作品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以狂草的笔法纵情挥洒,泼墨淋漓,在似与不似的花木形象中着眼于生韵的体现,具有磅礴奇崛的气势和雄肆豪放的格调。

吴昌硕的花鸟特征:尤擅大写意花卉,在他的作品中,巨石、题跋、印章与所作花卉有机和谐。

其用墨浓淡干湿,各得其宜,表现出物体的内在气质和生命力,并传达出超乎形似的神韵,给人以出神入化的艺术享受。

在色彩上,善用强烈鲜艳的重色,在强烈对比中生意盎然、浑厚古拙而不乏书卷气,代表作《 庐集》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和作品评述: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传统绘画,是以写生作为创作基础,写生是真是描绘客观对象的基础上,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和个不同的特征它不以外部的形似为目的,而是注重传神,花鸟画借物传情,善于抓到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联系,再加上在艺术的夸长强调,花鸟画技法主要有工笔重彩花鸟画和水墨写意花鸟画,表现出精工富丽的宫廷院体风格和水墨写意的文人画风格。

扬州画派画风及其社会原因:画风:尽洗恪守古法的陋习,接受与发展石涛等人的革新精神,顺应时代审美要求,注重艺术自身发展,重视师造化和个人的独特感受,抒发个性,自称家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