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南省中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C.领土最东端在帕米尔高原D.位于南半球【答案】A【考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特点【解析】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解答】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故A正确。
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故B错误。
我国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故C错误。
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故D错误。
2.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①与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A.白令海峡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马六甲海峡(2)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A.非洲、大洋洲、南美洲B.亚洲、非洲、北美洲C.非洲、亚洲、南美洲D.欧洲、亚洲、北美洲【答案】CA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解析】(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2)世界七大洲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世界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1)①大洲是北美洲,②大洲是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故选C。
(2)七大洲中,被南回归线穿过的有南美洲、非洲、大洋洲。
故选A。
3. 小明同学观察发现,学校旗杆的影子在春分日和夏至日正午朝向、长度不相同,他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得出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太阳自转D.月球公转【答案】B【考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学校旗杆的影子在春分日和夏至日正午朝向、长度不相同。
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太阳高度角一年中最大,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太阳高度角一年中最小,正午物体的影子最长;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正午物体的影子长度介于夏至和冬至之间;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4.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一个国家的领海宽度与图中字母对应的是()A.a B.b C.c D.d(2)下列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①渤海②东海③台湾海峡④琼州海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C【考点】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解析】(1)中国有着18000公里长的漫长海岸线,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最大可管辖以下6大海洋区域:港口、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
据此规定,中国得到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其中有6500多个岛屿。
(2)中国有着18000公里长的漫长海岸线,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最大可管辖以下6大海洋区域:港口、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
据此规定,中国得到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其中有6500多个岛屿。
【解答】(1)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的一切领土。
领海基线是测量沿海国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起点。
读图分析可知,a为我国的领海宽度。
故选A。
(2)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故选C。
5. 我国下列岛屿中,属于南海诸岛的是()A.钓鱼岛B.崇明岛C.永兴岛D.台湾岛【答案】C【考点】我国辽阔的疆域【解析】主要考查我国的疆域。
【解答】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南沙6. 读图(某日中国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图),正确表述海口天气状况的是()A.晴转多云,25℃至34℃B.多云转晴,气温超过34℃C.阴转晴,25℃至34℃D.雷雨,25℃至33℃【答案】A【考点】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解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解答】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读图可知,海口晴转多云,气温25~34℃.故A符合题意。
7. 2017年11月12日,李克强总理出席第20次中国—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领导人会议,商讨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打造更紧密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与东盟各国的互助合作称为()A.南北对话B.南南对话C.南北互助D.南南合作(2)我国从东盟各国进口的物产订单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棕油、小麦B.橡胶、椰子C.蔬菜、油橄榄D.棉花、椰枣【答案】DB【考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东南亚的人文地理特征【解析】(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差别说成是南北差距。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2)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东南亚各国普遍种(1)我国与东盟各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东盟指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因此我国从东盟各国进口的物产订单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等,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8. 如图四种民居反映湿热环境特征的是()A.B.C.D.【答案】B【考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解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解答】依据各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气候湿热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高架屋,图中的B属于高架屋式民居。
9. 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盆地为主B.地势低平,起伏小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C【考点】中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解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3%,高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6%,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12%,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9%。
【解答】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故C符合题意。
10. 2018年4月22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我国福州举行,主题是“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下列影响“数字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A.劳动力B.气候C.自然资源D.科技力量【答案】D【考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影响工业的因素【解析】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解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条件是科技力量要雄厚,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科技力量。
故选D。
11. 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均为内流河B.外流河受季风影响明显C.南方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大D.越往北河流结冰期越短【答案】B【考点】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及概况【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内降水丰富,水量补给充足,我国外流河大部分分布在季风区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非季风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河流少,多为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是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解答】非季风区多为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是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南方地区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
故南方的河流汛期长。
越往北去,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汛期越短。
东北河流除外,东北河流除了夏季雨季来临形成夏汛外,在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汇入河流,形成春汛,故汛期较长。
南方地区属湿润地区,植被良好,河流含沙量较小。
12. 读(中国部分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乙、丙、丁所在的省区与其简称及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是()A.甲—晋—太原B.乙—冀—济南C.丙—湘—长沙D.丁—陕—西安(2)某旅行团计划参观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应前往()A.甲B.乙C.丙D.丁(3)甲、乙两省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常受台风影响B.气候过于炎热C.高寒缺氧多冻土D.水土流失严重【答案】ADD【考点】黄土高原长江的治理与开发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解析】(1)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2)甲为山西省,乙为陕西省,丙为河南省,丁为湖北省。
(3)黄土高原包括山西全省、陕西的中部和北部,以及甘肃、宁夏、河南等省区的一部分,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又称秦晋高原。
【解答】(1)读图分析可知,甲为山西省,简称晋,行政中心是太原;乙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行政中心是西安;丙为河南省,简称豫,行政中心是郑州;丁为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