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清书P198
ITU-R BT.601数字化标准
只有575行是有效行。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NTSC彩色电视制的扫描特性是:
(1) 525行/帧, 30帧/秒 (2) 高宽比:电视画面的长宽比为4:3 (3) 隔行扫描,一帧分成2场(field),262.5线/场 (4) 在每场的开始部分保留20扫描线作为控制信
息,因此只有485条线的可视数据。 (5) 每行63.5微秒,水平回扫时间10微秒 (6) 颜色模型:YIQ (7)美国、加拿大等大部分西半球国家,及日本、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彩色电视信号的类型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第二节 电视图像数字化
数字化的两种方法:
1. 模拟信号分离 数字采样量化
2. 数字采样量化 数字信号分离
数字化标准:ITU-R BT.601(CCIR-601) 标准规定了: • RGB颜色空间到YCbCr彩色空间的变换关系 • 采样频率(彩色电视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PAL制式电视信号的扫描特性
(1) 625行(扫描线)/帧,25帧/秒(40 ms/帧) (2) 高宽比: 4:3 (3) 隔行扫描,2场/帧,312.5行/场 (4) 颜色模型:YUV (5) 行扫描周期为64微秒,其中11.8作为逆
程时间 (6) 西欧、中国和朝鲜等采用。 (7) 每场中有25行作为场回扫,所以每帧中
韩国、菲律宾和中国的台湾采用这种制式。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彩色电视的同步信号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彩色电视国际标准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彩色电视信号的类型
复合电视信号:包含亮度信号、色差信号和所有 定时同步信号的单一电视信号。
分量电视信号:是指每个基色分量作为独立的电 视信号,使用分量电视信号是表示颜色的最好方 法,但需要比较宽的带宽和同步信号。
帧频:每秒播放的帧数;(PAL25帧,
NTSC30帧)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第一节 电视制式及视频信号类型
1 彩色电视制式
• NTSC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
• PAL
(Phase-Alternative Line)
• SECAM
(法文:Sequential Coleur Avec Memoire)
分离电视信号(S-Video信号):是亮度和色差 分离的一种电视信号,它可以(1)减少亮度信号 和色差信号之间的交叉干扰。(2)不必使用梳状 滤波器来分离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这样可提高 亮度信号的带宽。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清P197
复合电视信号
(composite基础
清P192 武P67
1、电视制式
NTSC:美国研制的一种与黑白电视兼容 的彩色电视制式;(720*480/30)
PAL:西德在1962年研制的一种与黑白电视 兼容的彩色电视制式;(720*576/25)
SECAM:法国研制的一种与黑白电视兼容 的彩色电视制式;(720*576/25)虽然帧 频,扫描行数与PAL制式相同,但编码解 码方式完全不同。
隔行扫描:电子束扫完第1行后回到第3行开始的 位置接着扫,然后是第5、7…奇数行扫完后接着 扫偶数行,这样就完成了一帧(frame)的扫描。 隔行扫描的一帧图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 是由奇数行组成,称奇数场;另一部分是由偶数 行组成,称为偶数场,两场合起来组成一帧。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每秒钟扫描多少行称为行频fH;每秒钟扫描多 少场称为场频ff;每秒扫描多少帧称帧频fF。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电视制式兼容问题
兼容性 逆兼容性
彩色电视系统应满足:
(1)必需采用与黑白电视相同的基本参数。
如扫描方式、扫描行频、场频、帧频、同
步信号、图像载频、伴音载频等等。
(2) 将摄像机输出的三基色信号转换成一个亮度
信号,以及代表色度的两个色差信号,并组合
成一个彩色全电视信号进行传送。
电影播放过程中,每秒投射24幅画面,每幅画 面投射过程中用机械挡光阀遮挡一次,这样就 得到了48HZ的闪烁频率。
要保持画面中物体运动的连续性,要求每秒钟 摄取的画面数约为25帧左右。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帧:一段视频中的每一幅图像称为一帧;
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要使人的视觉产生 连续的动态感觉,每秒钟图像的播放帧 数要在24~30帧频。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电视制式和电视信号的类型 电视图像数字化 图像子采样 电视图像数据率 数字视频压缩算法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视觉的时间域响应特性
让观察者观察按时间重复的亮度脉冲,如果闪 烁频率比较低,人眼就有一亮一暗的感觉。如 果闪烁频率足够高,人眼看到的则是一个恒定 的亮点。闪烁感刚好消失的重复频率叫做临界 闪烁频率,经测定为46HZ。
采用隔行扫描的优点:所占用的信号传输带宽 要减少一半 ;
我国的电视画面传输率是每秒25帧、50场。 25Hz的帧频能以最少的信号容量有效地满足人 眼的视觉残留特性;隔行扫描使人眼不易觉察 出闪烁,同时也解决了信号带宽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电网频率是50Hz,采用50Hz的场 刷新率可以有效的去掉电网信号的干扰。
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都用隔行扫描, 计算机显示图像时一般都采用非
隔行扫描 (逐行扫描 )。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清P196 武P68
2、电视扫描和同步
逐行扫描 (non-interlaced scanning)
隔行扫描 (interlaced scanning)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非隔行扫描:电子束从显示屏的左上角一行接一 行的扫到右下角,在显示屏上扫一遍就显示一幅 完整的图像。
在接收端,彩色电视机将彩色全电视信号重
新转换成三个基色信号,在显象管上重现发送
端的彩色图像。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清P193
含色差分量的颜色模型
YIQ, YUV和 YCrCb
• 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相互独立 • 利用人眼的特性来降低带宽和功率
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
2、电视扫描和同步
模拟视频图像扫描方式有隔行扫 描和非隔行扫描之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