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一价定律:一价定律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指的是任何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以同种货币表示时价格都相等。

购买力平价: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的系统记录。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较高的曲线反映较高的满足程度,较低的曲线反映较低的满足程度。

社会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率为负,而且互不相交。

需求偏好相似论:林德于1961年提出,认为各国应当出口那些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制成品,即大多数人需要的商品。

该国将会进口国内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少数人所需要的那些商品。

根据这种“相似偏好”或“重叠需求”的假设,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

边际替代率:指的是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

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某点X对Y的边际替代率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并且随着该国的消费组合沿该曲线下移而下降。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在一定时期内,规定一定数额的进口配额,对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这实际上限制或禁止了超过配额以外的商品进口。

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使用期所有资源和最佳技术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产业内贸易:指一个国家既出口同时又进口同种产品以及同一产品的中间产品的贸易现象称为产业内贸易。

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特定要素:是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反补贴税:又称抵消关税或补偿关税。

它是对直接或间接接受任何补贴或奖金的外国进口货物所附加征收的一种关税。

汇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汇率有时候也被称为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即作为外汇买卖的价格。

经常帐户差额:一个国家流出与流入的资源价值,不仅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的流转,还包括收益与转移的对外收支状况。

绝对优势说:当一国与另一国相比较,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则该国应当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换取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从而从贸易中获利。

外汇:广义的外汇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名义表示的金融资产。

狭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四、判断题(正确的标“T”,错误的标“F”,并将答案填入对应的方格中。

)1、重商主义者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努力实现出口等于进口的平衡贸易。

(F )2、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在贸易中两个国家均能通过出口其比另一国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品获益。

(T )3、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单个消费者或者国家提供相同价值或满意感的商品的不同组合(如小麦和汽车)。

(T )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 F )5、关税的保护效应是指国内生产商获得的利润增加额。

(F )6、政府出口补贴提高了出口数量,但同时也降低了出口价格,增加了国内税收负担。

(T )7、最惠国条款给予某些国家同盟国才能享受到的最优关税待遇。

(F )8、美国向别国进口小麦应该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的资本账户。

(F )9、在进出口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即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F )10、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政府的“积极干预”。

(T )11、当用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

(T )12、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T )13、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T )14、资源禀赋论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

(F )15、亚当·斯密认为国家财富的初始建立是通过换取黄金和白银的出口而不是进口。

(F )16、需求重叠理论解释了贸易通常发生在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原因。

(T )17、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给加拿大和美国带来的规模经济收益属于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

(T )18、政府一般利用官方结算交易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T )19、持有看跌期权的人有权在未来以特定价格卖出外汇。

(T )20、一价定律认为关税不能影响进口产品价格。

( F )21、汇率升值指一国货币相对于别国货币价值降低。

(F )22、对进口鞋征收10%关税是一个从价关税的例子。

(T )23、名义关税率掩盖了有效关税率和许多国家普遍存在的逐步升级的关税结构。

(T )24、当自由贸易区的某个成员国开始从非联盟成员国进口产品时,贸易转移随之发生。

(T )25、美国对索马里的援助属于单方面转移,应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经常帐户的借方。

(T )26、若美国通货膨胀高于英国,美元相对于英镑贬值。

(T )27、在实施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是关键货币。

(T )28、外汇市场是国际贸易商品交易的场所。

( F )29、抛补套利使预期外汇利率上升的另一种说法。

(F )30、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成员国采取浮动汇率制度。

( F )31、美国向别国出口小麦应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的资本帐户。

( F )32、幼稚产业理论认为应该设置暂时性关税以使新兴产业在磨练中提高效率。

(T )33、一般来说,国际贸易可以使一国达到比自给自足条件(无贸易)下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T )34、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利。

(T )35、以离岸价格为基础计算的10%关税大于以到岸价格计算的10%关税。

(F )36、美国开展“购买美国货”的活动出自于爱国主义动机,并不应被视为非关税贸易壁垒。

( F )37、战略性贸易政策包括政府促经关键产业出口等目标,比如日本的国际贸易和产业部。

(T )38、货币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T )39、如果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日本,则美元将在远期市场上贴水卖出。

(T )40、当自由贸易区的某个成员国开始进口联盟前原本由国内生产的产品时,贸易创造随之发生。

(T )41、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中,贸易导致专业化。

(T )42、仅用于一国出口产业的特殊设备拥有者,将因该国从自给自足转向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而遭受损失。

( F )43、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小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 F )44、美国的国际收支表示在一个给定年份内美国与其他国家之内的美元流动。

(T )45、如果一家美国汽车销售商同意用日元支付3个月后进口的汽车款,它应该在远期市场通过卖出日元进行套期保值。

( F )46、货币贬值是一国政府做出的降低本国货币交易价格的决定。

(T )47、在金本位制下,一国的高利率和资本流入将有助于该国自动调整国际收支赤字。

(T )48、一国往往需要利用官方储备资金支付商品贸易赤字。

( F )49、从短期来看,随着国内需求增加,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要快于配额。

( F )50、随着成本递增或者边际生产率递减,各国将更加专业化于生产出口产品,因此机会成本随之下降。

( F )51、大小不相等的两个国家进行贸易时,大部分贸易收益将流向较小的国家。

(T )52、美国法律对汽车尾气排放的严格限制给予了日本汽车相对于美国本土汽车的生产优势。

( F )53、由于关税的收入效应由政府获得,而配额的收入效应被出口企业获得,因而对进口国来说,配额造成的福利损失往往大于关税。

(T )54、普惠制的目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

(F )55、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都属于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而非静态效应。

(F )56、如果美元价格从110日元下降到100日元,美元将对于日元贬值。

(T )57、破坏稳定的投机将引起外汇汇率更加激烈的波动。

(T )58、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赤字国通过减少货币供给降低国内价格水平。

(T )59、国际收支是国际债务余额的另一种叫法。

( F )60、对于大多数消费者和国家来说,沿无差异曲线移动,其边际替代率是不变的。

(F )61、如果关税提高到足以阻止所有进口商品,那么其收入效应将很显著。

(F )62、采取国际差别定价的出口企业进行的是掠夺性倾销。

(F )63、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约定对非成员国进口产品征收等额关税。

( F )64、从日本进口汽车应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经常帐户的借方。

(T )65、如果市场预期美元标价的资产回报率较高,美元将升值。

(T )66、日本居民为赚取高额利息将钱存入美国银行应该记入国际收支短期资本帐户的贷方。

(T )67、进口配额对进口产品实施数量上的限制。

(T )68、在要素禀赋论中,如果一国工人平均占有的资本量多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T )69、共同市场允许自由贸易以及资本和劳动在成员国间的自由流动。

(T )70、两国进行贸易时,贸易条件均衡等于较小国家贸易前的现行国内价格比。

(F )71、要素禀赋理论推测贸易将引起劳动力充裕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下降。

( F )72、持续性倾销通过减少国外竞争者增强本企业支配市场的能力。

(T )73、如果德国的利率高于美国,则马克将在远期市场上贴水卖出。

(T )74、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英国,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

(F )75、与关税不同,配额并没有导致进口产品的国内价格上涨。

( F )76、一国往往需要用经常账户盈余来改善本国的净债务状况。

(T )77、反补贴税通过抵消国外出口补贴优势促进了公平贸易。

(T )78、里昂惕夫悖论是指工业化国间比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更容易发生贸易。

( F )79、如果关税使国外生产商大幅降低出口价格,那么大国可能会因此收益。

(T )六、简答题1、简述进口配额和等效的进口关税存在的差别。

答:1、配额的租;2、对于给定的进口配额,当需求增加时,会比等效的进口关税导致更高的国内价格和更多的国内生产量;而对于给定的进口关税,当需求增加时,会比等效的进口配额导致更高的消费量和进口量,而对国内价格和国内生产量的影响较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