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发展与绿色建筑论文

城市发展与绿色建筑论文

城市发展与绿色建筑
摘要:本文论述了城市发展及规划的重要意义,重点支出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中绿色建筑这门科学,实现城市建设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城市;城市发展;绿色建筑
城市的发展又成为城市规化。

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

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

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坏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在城市发展中,包括着三种形态:经济形态、文化形态、空间形态。

我们经常说的山水城市、园林城市,都是空间形态。

就空间形态而言,绿色建筑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呢?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它是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我们清楚的看到在世界城市的发展中,绿色建筑已经是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建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

绿色建筑必须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此外,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

它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

在我国的绿色建筑中节能建筑已经在探索中从主要关注节约能源逐渐走向更强调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的系统化、综合性的绿色建筑。

近日有消息称,一年能省下约600万元电费的节能绿色建筑———东莞台商大厦将在近期搭建最后一根主体梁柱,目前正在向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认证的金级证书冲刺,如冲刺成功,台商大厦将成为全球最大、最高的单体量绿色建筑。

于2010年6月启用的中国新总部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已获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金色认证。

无论是核心与外观的架构,还是内部办公空间,汇丰银行大楼都十分注重人居及环境健康,注重节水、节能和材料的甄选。

这都是我国在绿色建筑上的成功之举。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7月,我国共评出43个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其中公共建筑25项、住宅建筑18项。

截至2010年3月,已有19个省市已建立了地方管理机构,并获准开展地方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总之对于建筑的发展来说,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能绿色发展模式,而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绿色建筑不但是世界城市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城市乃至农村小康农居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北京城市论坛》2007年12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
新华网北京 2003年11月30日电;张勤《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城市》2005.09;
《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