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鸭子的产蛋
量
如何提升鸭子的产蛋量
标签:鸭子,产蛋量 ] 双龙
解决时间:2010-01-11 09:37
满意答案好评率:28%
一、选用优良品种。
年产250-300枚蛋的优良蛋鸭品种有:绍兴鸭(适合圈养、放牧)、江南1号和江南2号(适合圈养)、攸县麻鸭(适合放牧)、莆田黑鸭(适合软、硬海滩饲养)和恩施麻鸭(适合海拔800-1200米山区饲养)等。
二、选址与建舍。
场址应远离村庄、城镇、禽类交易地、工厂、土壤、水源无疫病污染及其他污染的池塘、水库、水流缓慢的溪河边等地适合建舍养蛋鸭。
场地土质应透气和透水,最好是沙质地,还要避风向阳,与水面保持5度左右的缓坡。
鸭舍实用面积以每平方米6-8羽计,每栋棚舍以养900-1000羽为好。
鸭舍用竹、木搭建,宽8-10米,长控制在70米以内,边檐高2-2.5米,高度自定。
四周用草帘挂到屋檐,内用透明塑料膜挡风。
舍内每100平方米安装60瓦电灯3盏、15瓦的2盏。
舍前应有一块干燥、略斜但平整的比鸭舍大2倍的运动场。
鸭的水面运动场应大于鸭舍三倍以上,并在四周围网或建竹篱笆。
三、雏鸭饲养管理。
蛋鸭以在4月至5月中旬养"早春鸭"最好,也可在6月养"晚春鸭",或在8月养"秋鸭"。
雏鸭应在24小时内先开水,后开食。
饮水可用饮水器或浅塑料盆或浅水盆盛水。
1-5日龄最好供应冷开水或纯净水,水中放1-2%葡萄糖;5日龄以后饮干净水即可。
开水后,喂大米闷熟的米饭,(拌入10%的葡萄糖水、10%的韭菜更好)。
3天后按10-20%投喂螺、虾、蚯蚓、小鱼等,也可用5%的鱼粉拌料投喂。
从第三天起,还应在日粮中加入10-
20%切碎的青饲料,或在水面投喂水草、浮萍等。
1-3日龄控制食量,只让吃7-8成饱;此后敞开喂料,每次吃饱为止。
10日龄内的雏鸭昼夜喂食6次(白天4次,晚上2次);11-20日龄每昼夜喂4-5次(白天3次,晚上2次;或白天4次,晚上1次)。
此后据觅食情况而定。
15日龄以内要昼夜防止雏鸭扎堆,应将舍内温度调控到最佳范围。
雏鸭多时,要按照强弱分群饲养,每群300-400羽。
四、四季饲养管理 1、春季:要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勤换垫草,做好消毒及清洁卫生工作,每天人工补充光照4-5小时。
为有利高产稳产,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应达18%,代谢能每公斤达11.3-11.7兆焦,青、精料各占50%。
母鸭开产时,50公斤饲料拌入1公斤蜂蜜连喂3天,停2周后再喂3天。
如此轮番投喂,不仅可防鸭瘟,还可提高产蛋率。
蛋鸭从15周龄起应补钙,剂量为日粮的2.5%;此后逐步提高;当产蛋率60%时,日粮钙含量为2.5%;产蛋率65-80%时为3%;产蛋率80%以上时为3.5%。
钙源为贝壳粉或骨粉或蛋壳粉。
日粮中还应保证维生素D的供应,以控制钙、磷比例为5-6.5:1。
根据产蛋率的高低,每天保证14-17小时日照很重要,以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进而提高产蛋率。
2、夏季:抓好防暑降温工作。
将鸭舍四周草帘卸下,以利空气流通。
坚持早放鸭,迟关鸭,傍晚不赶鸭入舍,夜23-24时才赶入舍内。
要保证鸭群有充足饮水,最好是井水。
青年鸭忌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以免导致早衰,产蛋期缩短。
要多喂粗、青饲料,以防性早熟。
此外,青年鸭最好不喂颗粒料,应喂混合粉料。
因为颗粒料能刺激食欲,引起鸭生长过肥,不利产蛋。
对春季产蛋多又没换羽毛的鸭,在日粮中加入1-2%炒熟研碎的芝麻或菜籽等,能提高夏季产蛋率。
夏季还要适当降低舍内鸭的密度,注意用具、场地等的消毒及卫生。
3、秋季:为保持高产率,应施行人工补充光照,
保持每天光照16小时,同时适当补充动物源蛋白质及青料的供给。
对已停产的鸭应剔出或提前淘汰或强制换羽。
4、冬季:搞好防寒保暖,及时将鸭舍四周草帘挂上,严防贼风侵入。
勤换干燥垫料并适当加厚。
冬季日粮代谢能水平应提高到每公斤12.1-12.5兆焦。
早上鸭应迟放,傍晚早关鸭,平时少下水,(上、下午气温高时各下水1次,每次10分钟)。
鸭放出舍前要在舍内噪鸭5-10分钟。
冬季应补充人工光照,保持每日光照16小时。
五、主要疫病防制 1、鸭病毒性肝炎。
疫区无母源抗体鸭苗1日龄,有母源抗体鸭10-14日龄应皮下或肌注0.5-1毫升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也可经饮水或气雾免疫2次,间隔期3天。
种(蛋)鸭1年免疫注射2次,间隔期6周。
2、鸭瘟:疫区20日龄首免,每羽肌注0.2毫升鸭瘟疫苗,5个月后再接种1次。
3月龄鸭肌注1毫升,免疫期可达1年。
3、禽霍乱:60-70日龄注射禽霍乱疫苗0.5毫升,100日龄再注射1次。
其他答案
1、季节:鸭的产蛋量是随季节而变化的,特别是以放牧为主的麻鸭更是如此。
鸭的产蛋要求一定的温度(5~15℃最为宜)和光照条件(14~16小时)。
采取夏季降温,冬季保暖是提高鸭产蛋量的重要措施。
2、年龄:虽然母鸭可以产蛋数年,但产蛋量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麻鸭则是在第二、三年产蛋量最高,所以最好养1~3年的鸭子,不要养老母鸭。
3、鸭种:蛋用种鸭产蛋多,兼用型次之,肉用种鸭产蛋少。
要选养生长发育好、早熟、高产、适应性强,符合本地条件的良种蛋鸭。
4、放牧:要注意选好放牧场所,使鸭群能吃好、吃饱,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增加产蛋量。
5、饲养管理制度:不要随便更换补喂饲料的品种和次数,否则会引起产蛋率下降。
不正确地搬棚,任意调换饲养点,随意捕捉,惊扰鸭群都会造成产蛋率的降低。
6、人工换羽:由于个体间的差异,自然换羽的时间,一般需80~90天,有的甚至长达4个月,影响产蛋率。
进行人工法强制换羽可以缩短换羽时间,一般20~30天就可恢复产蛋,从而提高产蛋率。
人工换羽多在端午节前后进行,也有在处暑到白露期间进行的。
当鸭群产蛋率明显下降,已到产蛋末期,即产蛋率在20%~30%间进行。
方法:当产蛋率下降到20%~30%,并且已有少数鸭开始换毛,这时应逐渐减少补饲的次数和数量,只喂给质量很差的一般饲料(如糠、麸类),大约要经过十天后,减少到每天只喂一次或不喂,仅仅依靠放牧。
但要供给充足的饮水,使鸭群缺乏营养,体质变弱,短期内完全停产。
停产后过3~5天,羽毛蓬松脱落,主翼羽开始出现干枯,拔取容易而不出血时,将两羽及尾羽分批拔掉,拔时逐只捉住,沿水平方向拔。
一般母鸭每次拔3~5根,隔3~4天拔一次,大约经4~5次拔掉。
拔羽的当天,不要让鸭子下水,以防感染。
羽毛拔除后就开始喂料,质量由粗而精,数量由少到多,并注意搭配动物性饲料及饼类饲料,促使羽毛迅速生长。
当羽毛具有光泽,恢复健康时,即可增加精料,即改成产蛋鸭料,促使其早开产。
一般整个换羽期需20~30天。
1.春鸭养膘尾如花:春天鸭肥产蛋早,反之,瘦鸭产蛋迟。
所以,在冬天一定要把鸭子精心喂养好,使鸭子在开春以后膘肥体壮,尾巴长得象一朵盛开的绣球花,这样的鸭子一般在上半年就能产鸭蛋10多公斤。
2.夏天停喂把毛拔:俗话说,鸭子生蛋,先是去油,后是去膘,生到最后刮心血。
夏天,鸭子因连续产了几个月的蛋,就会元气大伤,严重影响秋季产蛋。
因此,"大暑"一到,就要把鸭子统统关起来,拔掉翅膀和尾巴上的几根大毛,连续3天只喂水、不喂食,迫使鸭子把蛋全部产尽。
鸭子停止产蛋以后,用精饲料喂养20天,让鸭子恢复元气,换上新毛,这样到了"立秋"后几天,鸭子又可以正常产蛋,且产蛋更多。
3.秋鸭长膘要控制:民谚道,春天鸭子要蹲,秋天鸭子要奔。
这是因为春天鸭子觅食难,主要靠人工喂养,活动多了易消耗较多的能量;秋天野外食物丰富,鸭子容易觅食且易吃饱,如果吃饱了不让它们活动,就会长得过肥,产蛋少,甚至会造成"化蛋"(不下蛋)。
因此秋天要让鸭子有一定的活动量,把体重控制在1.5~2公斤左右,保持体格健壮,这样可以保证从"处暑"到冬季的100多天里能多产蛋、产大蛋。
4.秋雨寒风要当心:鸭子虽然喜水,但也要当心寒风秋雨的侵袭,尤其在鸭子产蛋阶段,如果被秋雨和寒风袭击,就会停止产蛋,有时甚至会生病。
5.冬季要放鸭:冬季对鸭子除供给充足的饲料外,还要经常赶到水里去觅食,即使隆冬腊月也要让鸭子在水里觅食,既节省饲料,又促进健壮增膘,在冬季还能产蛋。
6.新鸭老鸭不混杂:新鸭多动喜闹,老鸭喜静少动。
新老鸭混杂同养,新鸭会把老鸭吵叫得心神不安,影响产蛋。
因此,新鸭、老鸭要分开饲养。
7.衰弱老鸭要淘汰:应注意把衰弱老瘦病劣及产蛋少的鸭子淘汰掉,保证鸭群个体只只健壮,才能保证产蛋总量高。
8.不断增添优质鸭:为了保证鸭群经常旺盛不衰,要不断选择增添新的优质鸭子。
什么鸭产蛋最大?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10-16 22:40
提问者: wjggome - 一级最佳答案高邮鸭,可达80克左右,这个品种还常产双黄蛋,130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