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菌药物处方的审查要点

抗菌药物处方的审查要点


• 五 审核给药剂量 • 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 数抗菌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 度,则可应用抗菌药物的较小剂量 (治疗剂量范围低限)。如左氧氟沙 星用于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 1天只需0.2g;而用于治疗肺部感 染时,1天需要0.4g。
六 审核剂型与给药途径
• 六 审核剂型与给药途径
抗菌药物处方的审查要点
反冲力 2007.10.20
内容提要
• • • • • • • • • 一、审核过敏试验 二、审核使用权限 三、审核注射剂溶媒 四、审核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五、审核给药剂量 六、审核剂型与给药途径 七、审核给药次数(使用频率) 八、审核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九、讨论 :不规范用药问题 ;对药师 的要求
• 四 审核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 4.2针对临床不对症用药问题: 不对症用药现象临床上时有发生, 例如药品说明书标明的适应证或功 能主治为治疗甲病,医师根据多年 的临床经验,却认为其对治疗乙病 也有效果,因此处方用于治疗乙病, 扩大了临床适应证(即所谓的老药 新用)。
• 四 审核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 药品对症治疗才能治病救人,不对症 使用反而会延误病情。所以,任何一 种药品其适应证(有效性)和安全性在经 过临床前动物实验证实以后,还必须 经SFDA批准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经注册后方可上市;随着对上市药品 的认识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当发现 其还有新的适应证时,也必须依照国 家药品注册的有关规定,注册审批后 方能使用。
• 四 审核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 另外,在“诊疗常规”中的临床药 物治疗还存在很多药品说明书以外 的行之有效用法,如肾绞痛发作时 使用黄体酮加安定镇痛;西咪替丁 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等等。 • 再者,如果药师和医师在日常工作 中时常为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 不相符的问题争执不休,也不利于 正常医疗活动的进行。
• 注射途径选择失误,有时会给患者造 成伤害,甚至出现致命危险。 • 6.1口服与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 • 轻症感染可接受po给药者,应选用口 服生物利用度较高的抗菌药物,不必 采用iv或im。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 患者初始治疗应予iv,以确保药效; 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po。
• 六 审核剂型与给药途径 • 医师偶尔会开出口服药物选用不妥 处方,如阿奇霉素(iv)+红霉素(po), 左氧氟沙星(iv)+环丙沙星(po)的给 药方案,建议选用口服剂型相同的 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严格贯彻 执行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和• 用药与临床诊断不一致的处置—— 加强沟通 • 如果是处方医师不同意药师关于处 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判 定时,应该由处方医师重签名,以 示负责,不要轻易拒绝调剂。这样 不违背了“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 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 的规定。
• 四 审核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 首先,医师是医疗服务的主体,药 师审核处方是医疗服务的延续。当 药师告知医师处方用药与“临床诊 断”不相符问题后,医师能签字负 责,说明医师是经过慎重考虑后作 出的判断,不存在药师审方不力的 问题。
• 三 审核注射剂溶媒 • 大环内酯类如乳糖酸红霉素在葡萄 糖注射液中效价明显下降,在氯化 钠注射液中产生盐析形成沉淀,故 应先用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后,再加 入到氯化钠注射液中,且药物浓度 不宜超过0.1%~0.5%。
• 三 审核注射剂溶媒 • 亚胺培南、头孢哌酮、头孢塞肟钠 粉针剂、碳酸氢钠注射液也不宜用 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 • 氨基糖苷类 如阿米卡星在近中性 溶液中稳定,iv时不宜选用酸性或 碱性溶液进行稀释,宜以氯化钠注 射液作为溶媒。
• 三 审核注射剂溶媒
• 3.3.3乳糖酸红霉素则要求用溶媒 稀释浓度一般小于0.1%。 • 3.3.4氯霉素注射液为非水溶媒, 每0.25g (1支)至少用稀释液100ml 稀释,以防止氯霉素析出。
四 审核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 四 审核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 4.1年龄禁忌:审核处方医师是否根据 抗菌药物适应证及患者的病情来选择 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给上呼吸道 感染的患者开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给妊娠期妇女和8岁以下患儿开四环素 类抗菌药物,给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 开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给新生儿及2 月龄以下患儿开磺胺类抗菌药物,均 为选药不合理。
•三
审核注射剂溶媒
• 3.3溶媒使用量或配制的药物浓度 • 3.3.1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静脉 输液量为100ml~200ml为宜,输注 时间控制在0.5~1.0小时,溶液量 过大(500ml),溶液浓度过稀, 减低抗菌效果,输注时间较长,则 会增加药物降解及致敏机会。
• 三 审核注射剂溶媒
• 3.3.2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类, 静脉输注,如果液量小,浓度大, 输注快,则会增加对神经肌肉接头 毒性,抑制呼吸。如阿米卡星静滴 时,每0.5g至少加液体200ml,林 可霉素每0.6g至少用200ml,滴注 时间要维持1小时以上,用药才安 全。
• 四 审核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 《药品管理法》第48条第3款第6 项规定: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 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按假药 论处。该项规定有两点值得强调: 一是适应证或功能主治范围“超出” 规定,而非指变更;二是所标明的 “标”,表明超出功能主治规定范 围的内容有资料记载,也即一定有 载体承受,这样的规定,排除了口 头表达夸大适应证等方式。
五 审核给药剂量
• 五 审核给药剂量 • 给药剂量过大会造成抗菌药物的浪 费,给药剂量过小又达不到治疗效 果,因此处方医师应按各种抗菌药 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如
• 五 审核给药剂量 • 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 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到达 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等)时,应选用抗菌药物的较大剂 量(治疗剂量范围高限);
• 四 审核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 2002年4月4日颁布的《医疗事故 处理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都明确 指出: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 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 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也即医 疗事故纠纷诉讼采取的是“举证责 任倒置”原则。
• 四 审核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 按照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当出现用药 纠纷时,医院必须证明损害结果与其 医疗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证明 医院不存在医疗过错,才可能免除责 任。此时,医院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 证明这种用药有科学依据,因此存在 医疗过错,必须承担由此所带来的不 利法律后果。
• 六 审核剂型与给药途径 • 不宜静脉推注的药物: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直接静脉推注可以抑制呼 吸。万古霉素静脉推注易导致肾损 伤。乳糖红霉素静推可导致室性心 率不齐;氯霉素为非水溶媒,更需 禁止静脉推注。
• 六 审核剂型与给药途径 • 不宜肌注: 氯霉素、四环素盐酸盐,红霉素乳 糖酸盐、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 磷霉素、青霉素类阿莫西林钠-克 拉维酸钾、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 钾等,因对肌肉组织的强烈刺激, 多采用静脉滴注。
• 一 审核过敏试验 • 《处方管理办法》要求:注明皮试 结果。 • 皮试结果的注明:皮试应该写(阴 性)不应该以(—)表示,皮试阴 性后需要连续使用可以写“续用” 或“免皮试”。 • 依据:《药品说明书》、《临床用 药须知》、《诊疗常规》等。
• 一 审核过敏试验 • 对说明书及有关规定必须做皮试的 抗菌药物,要注意处方医师是否注 明了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如注 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唑林钠、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注射用头孢噻 肟钠等,如未注明皮试(阴性)或皮 试(免)或续用,绝对不允许发药。
• 3.1不宜以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的药品 • 青霉素类:除苯唑西林等异恶唑类药 物有耐酸性质,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稳 定,可以用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外, 其它青霉素类抗菌药如氨苄西林,阿 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在近中性(pH6~7) 条件下较稳定,其酸性或碱性增强均 可加速其分解,所以宜用氯化钠注射 液或注射用水作分散媒。
• 四 审核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 其次,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 相符问题难界定。因在很多情况下, 药师对患者的治疗背景不清楚。如 “临床诊断”肺结核,处方用药 “护肝片”,从处方用药与“临床 诊断”相符性来判断,“护肝片” 肯定不能治肺结核。但如果处方诊 断写成“药物性肝损害”,又会影 响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这种处方就 不能判定为用药不当。
• 四 审核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 《药品管理法》第48条第2款第2 项规定假药情形:以非药品冒充药 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后者即强调了对症治疗的严肃性, 也充分表现了药品有相当强的专业 属性:对症使用药品,可治病救人; 不对症使用,不仅不可治病救人, 反而可能延误病情。
• 四 审核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 对于临床中医师在没有任何科学实验 数据的前提下,仅凭自己的经验、知 识和感觉判断,擅自扩大适应证,虽 然不按照《药品管理法》第48条第3款 第6项界定为按假药处理,但却是对患 者极不负责的表现,因违反医疗常规 增大了执业风险。试想,如经治疗有 效,医患关系相安无事;但如果造成 患者伤害、无效或患者及其家属不满 意等,必然引发医疗纠纷。
• 《处方管理办法》对药师如何审核 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提出了详细的指 导意见,对药师药学专业素质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应该重新制定 了处方审核制度,将工作重点逐步 由对处方书写规范方面的审核转向 对处方用药合理性的审核。现就如 何审核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用药的合 理性进行讨论,供参考。
一 审核过敏试验
二 审核使用权限 3.如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进 行治疗时,患者病情应具有严格 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 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其处 方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 资格医师同意并签名; 4.紧急情况下,处方医师可以越级 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 限于1天用量。
三 审核注射剂分散媒
• 三 审核注射剂分散媒
二 审核使用权限
• 二 审核使用权限 • 《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要求: 分线分级管理。 • 审核处方医师是否根据临床诊断及 患者的病情来选择适合级别的抗菌 药物进行治疗: • 1.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应首选用 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