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化来的。
2.尝试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异同、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类的形态特征,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认同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知识链接】
1.______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生物必须______环境才能生存,当生物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时,生物就会不断地进化,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
2.猩猩、长臂猿等现代类人猿与人类都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目,现代类人猿与人类之间有着比较近的______关系,但是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与人类有很大的差别,一般过着以______为主的森林生活。
【知识点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19世纪著名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A.列文虎克 B.达尔文
C.巴斯德 D.孟德尔
2.距今1 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主要分布在()
A.亚洲 B.非洲热带丛林
C.欧洲 D.以上地区
【知识点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1.森林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生活的原因是()
A.树上天敌多 B.为了扩展领地
C.出现了森林火灾 D.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2. 人类起源于古猿,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
A.制造工具 B.直立行走
C.学会用火 D.使用语言
3.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是由类人猿逐步进化而来的
B.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直向着有利于直立行走的方向变异
C.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逐渐增多
D.能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标志
4. 如图为生活在300万年前的人类元祖——露西的化石。
其特点是骨盆宽,下肢比上肢粗壮,据此特点判断露西一定已能()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用火 D.语言交流
【课后训练】
1.以下关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有共同的祖先 B.都通过语言文字交流
C.都过着树栖生活 D.都以直立行走为
2.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B.古书以及传说都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
3.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或经验判断,下列事实或观点正确的是()
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现代类人猿再经过漫长的年代也能逐渐进化成人类
C.人类在距今2 000多万年前就已经形成了
D.能证明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最有力的证据是现代类人猿
4.下列有关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到地面上生活
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
C.不同森林古猿个体之间在下到地面上之前就有本质的区别
D.环境影响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
5.如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
(1)①表示的物种名为____________。
(2)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①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 __________ 。
(3)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 _____ _ 的方向发展;从②到③表示人类开始________________ 。
(4)从③到⑦,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_______ ,由此推测,人类进化过程身体内部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是。
参考答案:
【知识链接】
1.答案:环境适应
2.答案:亲缘树栖
【知识点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答案:B
解析:达尔文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2.答案:D
解析:距今1 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欧洲地区。
【知识点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1.答案:D
解析: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一部分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2.答案:B
解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3.答案:C
解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变异是不定向的。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
人类学家将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4.答案:A
解析: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宽,下肢骨的肢骨较粗壮,说明她已经能直立行走。
【课后训练】
1.答案:A
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是森林古猿的一个分支下地生活后逐步进化来的。
在进化过程中,运动方式由臂行变为直立行走,会制造工具并慢慢产生了语言。
而现代类人猿仍然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也没有产生语言。
故选:A。
2.答案:C
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根据古人类的化石,即古人类的遗体、遗物和生活
痕迹,能够了解古人类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方式和使用的工具等,了解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
故选:C。
3.答案:A
解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是在1 000万——2 000万年前,由于地壳剧烈运动,气候也发生了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的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人类。
现代类人猿不可能再进化为人类了,因为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活环境都和森林古猿有了很大的差别。
能证明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最有力的证据是从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
故选:A。
4.答案:C
解析: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
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由臂行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
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都以树栖生活为主,本质区别不大。
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
故选:C。
5.答案:(1)森林古猿
(2)森林大量消失
(3)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或制造工具或使用工具)
(4)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或产生了语言)大脑越来越发达
解析:(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图①是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
(2)人类在进化过程中。
由于气候的变化,使森林逐渐稀疏和缩减,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
森林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
(3)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
从②到③表示人类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
(4)从③到⑦,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
由此推测,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内部结构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大脑越来越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