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电路的设计院(系):_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电气系 ___专业班级:_电子班__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 __ ___设计地点(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电气实验室设计时间: 2011年6月6日-2011年6月19日数字电压表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通过电子技术的综合设计,熟悉一般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设计方法。
通过设计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的学习内容,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设计完成后在实验室进行自行安装、调试,从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该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概念。
二、设计要求1、利用所学的知识,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设计三个实现数字万用表的方案;只要求写出实验原理,画出原理功能框图,描述其功能。
2、其中对将要实验方案 3 1/2数字电压表,需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C14433 A/D转换器等电路进行设计,写出已确定方案详细工作原理,计算出参数。
3、技术指标:Ⅰ、测量直流电压1999-1V;199.9-0.1V;19.99-0.01V;1.999-0.001V;Ⅱ、测量交流电压1999-199V;Ⅲ、三位半显示;Ⅳ、比较设计方案与总体设计;Ⅴ、根据设计过程写出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三、设计方案及原理方案一、基于MC14433的数字电压表方案一基于MC14433的数字电压表方案一:该方案大致分为五个模块,分别为基准电压模块;A/D转换模块;字形译码驱动模块;显示电路模块;字位驱动模块。
由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出,交流电流经过AC/DC转换成直流,经过电阻分压集稳压放大后进入双积分转换器MC14433测量,再通过CD4511译码器经过A/D转换器位选电路送到LED显示,完成电压测试。
方案二、基于INC 7107数字电压表方案二,基于INC 7107数字电压表方案二:该方案将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转换电路直接同芯片INC7107连接组成,INC7107将转换后的数据显示在LED显示数码管上。
INC7017为CMOS3 1/2为单片双积分式A/D转换器,集模拟部分的缓冲器、积分器、电压比较器、正负电压参考源和模拟开关,以及数字部分的振荡器、计数器、锁存器、译码器、驱动器、控制器和逻辑电路于一身的芯片。
使用时只需少量电阻、电容等器件即可完成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
方案三、基于AT89C52的数字电压表方案三、基于AT89C52的数字电压表方案三:该方案采用12M晶振产生脉冲做AT89C52的内部时钟信号,通过软件设置单片机的内部定时器T0产生中断信号。
利用中断设置单片机的P2.4口取反产生脉冲做AT89C52的时钟信号。
单片机软件设置ADC0808开始A/D转换并将转换结果存到片内RAM。
系统调出显示子程序,将保存结果转化为0.00-5.00V分别保存在片内RAM;系统调出显示子程序,将转化后数据查表,输出到LED显示电路,将相应电压显示出来,程序进入下一个循环。
方案比较:方案一:选用A/D转换芯片MC14433、CD4511、MC1413、MC1403实现电压的测量,用四位数码管显示出最后的转换电压结果。
缺点是工作速度低,优点是精度较高,工作性能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比较强。
器件价格合适,采购方便,成本低,易实施。
方案二:选用专用电压转化芯片INC7107实现电压的测量和控制。
它包含3 1/2位数字A/D转换器,可直接驱动LED数码管。
用四位数码管显示出最后的转换电压结果。
缺点是精度比较低,且内部电压转换和控制部分不可控制。
优点是价格低廉。
方案三:选用单片机AT89S52和A/D转换芯片ADC0809实现电压的转换和控制,用四位数码管显示出最后的转换电压结果。
缺点是价格稍贵;优点是转换精度高,且转换的过程和控制、显示部分可以控制。
综合比较三个方案,方案一结构简单,易实施,价格合适且工作精度高,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而方案二虽然价格低廉,但是精度较低;方案三价格稍贵且不易操作。
综合比较我们选择了方案一。
四、31/2位数字电压表部件构成:◆三位半A/D转换器(MC14433):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基准电压(MC1403):提供精密电压,供A/D转换器做参考电压。
◆译码器(MC4511):将二—十进制(BCD)码转换成七段信号。
◆驱动器(MC1413):驱动显示器的a,b,c,d,e,f,g七个发光段,驱动发光数码管(LED)进行显示。
◆显示器:将译码输出的七段信号进行数字显示,读出A/D转换结果。
工作过程:三位半数字电压表通过位选信号DS1~DS4进行动态扫描显示,由于MC14433电路的A/D转换结果是采用BCD码多路调制方法输出,只要配上一块译码器,就可以将转换结果以数字方式实现四位数字的LED发光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
DS1~DS4输出多路调制选通脉冲信号。
DS选通脉冲为高电平时表示对应的数位被选通,此时该位数据在Q0~Q3端输出。
每个DS选通脉冲高电平宽度为18个时钟脉冲周期,两个相邻选通脉冲之间间隔2个时钟脉冲周期。
DS和EOC的时序关系是在EOC 脉冲结束后,紧接着是DS1输出正脉冲。
以下依次为DS2,DS3和DS4。
其中DS1对应最高位(MSD),DS4则对应最低位(LSD)。
在对应DS2,DS3和DS4选通期间,Q0~Q3输出BCD全位数据,即以8421码方式输出对应的数字0~9.在DS1选通期间,Q0~Q3输出千位的半位数0或l及过量程、欠量程和极性标志信号。
在位选信号DS1选通期间Q0~Q3的输出内容如下:Q 3表示千位数,Q3=0代表千位数的数宇显示为1,Q3=1代表千位数的数字显示为0。
Q 2表示被测电压的极性,Q2的电平为1,表示极性为正,即UX>0,Q2的电平为0,表示极性为负,即UX<0。
显示数的负号(负电压)由MC1413中的一只晶体管控制,符号位的“-’阴极与千位数阴极接在一起,当输入信号UX 为负电压时,Q2端输出置“0”, Q2负号控制位使得驱动器不工作,通过限流电阻RM使显示器的“-”(即g 段)点亮;当输入信号UX 为正电压时,Q2端输出置“1”,负号控制位使达林顿驱动器导通,电阻RM接地,使“-”旁路而熄灭。
小数点显示是由正电源通过限流电阻RDP供电燃亮小数点。
若量程不同则选通对应的小数点。
过量程是当输入电压UX超过量程范围时,输出过量程标志信号OR---。
当OR--- = 0 时,|UX |>1999,则溢出。
|UX|>UR则OR---输出低电平。
当OR--- = 1时,表示|UX |<UR。
平时OR输出为高电平,表示被测量在量程内。
MC14433的OR---端与MC4511的消隐端BI---直接相连,当UX超出量程范围时,OR---输出低电平,即OR---= 0 →BI--- = 0 ,MC4511译码器输出全0,使发光数码管显示数字熄灭,而负号和小数点依然发亮。
1.三位半A/D转换器MC14433在数字仪表中,MC14433电路是一个低功耗三位半双积分式A/D转换器。
和其它典型的双积分A/D转换器类似,MC14433A/D转换器由积分器、比较器、计数器和控制电路组成。
如果必要设计应用者可参考相关参考书。
使用MC14433时只要外接两个电阻(分别是片内RC 振荡器外接电阻和积分电阻RI)和两个电容(分别是积分电容CI 和自动调零补偿电容C)就能执行三位半的A/D转换。
MC14433内部模拟电路实现了如下功能:(1)提高A/D 转换器的输入阻抗,使输入阻抗可达l00MΩ以上;(2)和外接的RI 、CI构成一个积分放大器,完成V/T 转换即电压—时间的转换;(3)构造了电压比较器,完成“0”电平检出,将输入电压与零电压进行比较,根据两者的差值决定极性输出是“1”还是“0”。
比较器的输出用作内部数字控制电路的一个判别信号;(4)与外接电容器C构成自动调零电路。
MC14433原理框图除“模拟电路”以外,MC14433 内部含有四位十进制计数器,对反积分时间进行3位半BCD码计数(0~1999),并锁存于三位半十进制代码数据寄存器,在控制逻辑和实时取数信号(DU)作用下,实现A/D转换结果的锁定和存储。
借助于多路选择开关,从高位到低位逐位输出BCD码Q0~Q3,并输出相应位的多路选通脉冲标志信号DS1~DS4实现三位半数码的扫描方式(多路调制方式)输出。
MC14433内部的控制逻辑是A/D 转换的指挥中心,它统一控制各部分电路的工作。
根据比较器的输出极性接通电子模拟开关,完成A/D转换各个阶段的开关转换,产生定时转换信号以及过量程等功能标志信号。
在对基准电压VREF 进行积分时,控制逻辑令4位计数器开始计数,完成A/D 转换。
MC14433内部具有时钟发生器,它通过外接电阻构成的反馈,井利用内部电容形成振荡,产生节拍时钟脉冲,使电路统一动作,这是一种施密特触发式正反馈RC 多谐振荡器,一般外接电阻为360kΩ时,振荡频率为100kHz;当外接电阻为470kΩ时,振荡频率则为66kHz,当外接电阻为750kΩ时,振荡频率为50kHz。
若采用外时钟频率。
则不要外接电阻,时钟频率信号从CPI(10脚)端输入,时钟脉冲CP 信号可从CPO(原文资料为CLKO)(11脚)处获得。
MC14433内部可实现极性检测,用于显示输入电压UX的正负极性;而它的过载指示(溢出)的功能是当输入电压Vx 超出量程范围时,输出过量程标志OR(低有效)。
MC14433是双斜率双积分A/D 转换器,采用电压—时间间隔(V/T)方式,通过先后对被测模拟量电压UX 和基准电压VREF的两次积分,将输入的被测电压转换成与其平均值成正比的时间间隔,用计数器测出这个时间间隔对应的脉冲数目,即可得到被测电压的数字值。
双积分过程可以做如下概要理解:首先对被测电压UX 进行固定时间T1、固定斜率的积分,其中T1=4000Tcp。
显然,不同的输入电压积分的结果不同(不妨理解为输出曲线的高度不同)。
然后再以固定电压VREF 以及由RI,CI所决定的积分常数按照固定斜率反向积分直至积分器输出归零,显然对于上述一次积分过程形成的不同电压而言,这一次的积分时间必然不同。
于是对第二次积分过程历经的时间用时钟脉冲计数,则该数N就是被测电压对应的数字量。
由此实现了A/D转换。
积分电阻电容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条件而定。
若时钟频率为66kHz,CI 一般取0.1μF。
RI的选取与量程有关,量程为2V时,取RI为470kΩ;量程为200mV时,取RI为27kΩ。
选取RI 和CI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ΔUC为积分电容上充电电压幅度,ΔUC = VDD- UX(max) - ΔU,ΔU = 0.5V,例如,假定CI =0.1μF,VDD=5V,fCLK=66k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