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外部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如何选择电涌保护器

有外部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如何选择电涌保护器

反之亦然,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UDC= 2 × UAC。应注意电涌保护器的一些参数,当其接到电子系
统上后可能影响电子系统的传输性能,例如,电容、串联电阻、插入损耗、回波损耗、近端串扰、
2
纵向平衡。设计时应考虑它们是否满足要求。 在电子系统的室外线路采用光缆的情况下,在其引入的终端箱处的电气线路侧,当无金属
D2
≥1kV
0.6kA 至 2.0kA, 10/250μs
4 输送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埋地金属管道,当其从室外进入户内处设有绝缘段时应在绝缘段处 跨接符合以下要求的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隔离放电间隙):
(1) 选用Ⅰ级试验的密封型电涌保护器; (2) 电涌保护器能承受的冲击电流 Iimp 按(1)式确定,式中取 m=1; (3) 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 Up 应小于绝缘段的耐冲击电压水平,无法确定时,应取 Up 等于或大于 1.5kV 和等于或小于 2.5kV; (4) 这类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处的防雷等电位连接应在绝缘段之后管道进入室内处进行,可将 电涌保护器的上端头接到等电位连接带。 5 具有阴极保护的埋地金属管道,通常,在其从室外进入户内处设有绝缘段,应在绝缘段处跨 接符合以下要求的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隔离放电间隙): (1) 选用Ⅰ级试验的密封型电涌保护器; (2) 电涌保护器能承受的冲击电流 Iimp 按(1)式确定,式中取 m=1; (3) 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 Up 应小于绝缘段的耐冲击电压水平并应大于阴极保护电源 的最大端电压; (4) 这类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处的防雷等电位连接应在绝缘段之后管道进入室内处进行,可将 电涌保护器的上端头接到等电位连接带。
C1 C2 快上升率
0.5kV 至<1kV, 1.2/50μs 2kV 至 10kV, 1.2/50μs
0.25kA 至<1kA, 8/20μs 1kA 至 5kA, 8/20μs
C3
≥1kV, 1kV/μs
10A 至 100A, 10/1000μs
D1 高能量
≥1kV
0.5kA 至 2.5kA, 10/350μs
U a) 0
不适用 相间电压 a)
不适用
每一相线与 PEN 线间
不适用
1.15U0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注:1.标有 a)的值是故障下最坏的情况,所以不需计及 15 %的允许误差。 2.U0 是低压系统相线对中性线的标称电压,即相电压 220V。 3.此表基于按 GB18802.1 标准做过相关试验的电涌保护器产品。
(2) 考 虑 从 户 外 沿 线 路 引 入 雷 击 电 涌 时 , Up/f 值 的 选 取 应 满 足 以 下 要 求 :
1) 当 被 保 护 设 备 距 电 涌 保 护 器 的 距 离 ,沿 线 路 的 长 度 小 于 或 等 于 5 m 时 或 在 线
路 有 屏 蔽 并 两 端 等 电 位 连 接 下 沿 线 路 的 长 度 小 于 或 等 于 10 m 时 ,应 满 足 (5)式 要 求 :
3) 当建筑物或房间有空间屏蔽和线路有屏蔽或仅线路有屏蔽并两端等电位连
接时,可不考虑 Ui,但应满足(7)式要求:
Up/f
≤ Uw 2
(7)
4
当被保护的电子设备或系统要求按 GB/T17626.5-1999(等效 IEC61000-4-5:1995) 《 电 磁 兼 容 试 验 和 测 量 技 术 浪 涌( 冲 击 )抗 扰 度 试 验 》标 准 确 定 的 冲 击 电 涌 电 压 小 于 Uw 时,上述的 Uw 应用前者代入。
(2) 在电子系统的室外线路采用金属线的情况下,在其引入的终端箱处应安装 D1 类高能量 试验类型的电涌保护器(见表 3),其短路电流当无屏蔽层时可按(1)式确定,当有屏蔽层时可按(2) 式确定;当无法确定时对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应选用 2 kA,对第三类选用 1 kA。
电信和信号线路上所接入的电涌保护器,其最小 Uc 值应大于接到线路处可能产生的最大运 行电压。用于电子系统的电涌保护器,其标记的直流电压 UDC 也可用于交流电压 UAC 有效值,
Ⅰ类 1.5
注:Ⅰ类— 含有电子电路的设备,如计算机、有电子程序控制的设备,等等;
Ⅱ类— 如家用电器和类似负荷; Ⅲ类— 如配电盘,断路器,包括电缆、母线、分线盒、开关、插座等固
定装置的布线系统,以及应用于工业的设备和永久接至固定装置 的固定安装的电动机等的一些其他设备; Ⅳ类— 如电气计量仪表、一次线过流保护设备、滤波器。
对表中的 S3 和 S4 的情况,当线路有屏蔽层时表中的电流值可减半。 2 闪电直接击于建筑物(S1)和闪电击于建筑物附近(S2) 时的感应电流
表 1 中的这两种情况均指雷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对线路的感应效应所产生的电涌电流,其典型的 波形是 8/20μs 。S1 系指闪电直接击在安在建筑物上的外部防雷装置上或 LPZ 1 区的空间屏蔽上。 这类电涌电流考虑产生于靠近 LPZ 1 区内的设备或在这些设备的端子上以及产生于 LPZ 1 区与 LPZ 2 区的交界处。 3 闪电直接击于建筑物(S1)时线路入户处 SPD 的选择
3
6 当建筑物内设备需要防从户外沿线路引入雷击电涌的侵害时,按下列方法处理 (1) 电 涌 保 护 器 的 有 效 电 压 保 护 水 平 Up/f(kV)可 按 以 下 方 法 确 定 :
1)对限压型电涌保护器,Up/f = Up+ΔU
(3)
2) 对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Up/f = Up 或 Up/f =ΔU 中的大者
(kA)
值) (kA)
第三类
5
2.5
0.1
1
0.01(0.05)
0.05
第一、二类
10
5
0.2
2
0.02(0.1)
0.1
注:表中所有值均指线路中每一导体的预期电涌电流。
(1) 本栏所列数值属于闪电击在线路靠近用户的最后一根电杆上并且线路为多根导体(三相+中性线)。
S4 为闪电不直接击在线路上,而是击在线路附近时在线路入户处的电涌,其能量大大小于 S3 所产生的,故其波形采用 8/20μs 。
(4)
式中 Up — 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kV);
ΔU — 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降,即 L×(di/dt),可按 1kV/m 计算。
注:为取得较小的有 效 电 压 保 护 水 平 Up/f, 一 方 面 可 选 较 小 Up 值的电涌保护器,
一方面应采用合理的接线,并尽可能缩短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长度。
电涌保护器 接于
TT 系统
TN-C 系统
配电网络的系统特征
TN-S 系统
引出中性线的 IT
系统
无中性线引出的 IT 系统
每一相线与 中性线间 每一相线与 PE 线间 中性线与 PE 线间
1.15U0 1.15U0 U a)
0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1.15U0 1.15U0 U a)
0
1.15U0
3 U a) 0
1 从外部线路引来的雷击电涌 闪电直接击在引来的线路上(S3)。一定要计及雷电流向线路的两个方向分流以及绝缘的击穿。
在线路入户处按表 1 选择 Iimp(10/350μs 波形)值。
表 1 预期雷击的电涌电流
建筑物防
低压系统
通信和其他弱电线路
雷类别 闪电直接 闪电不直 闪电直接击于 闪电直接 闪电不直接击 闪电击于建筑
这些原则也适用于电子系统。 ( 3)对 电 气 系 统( 低 压 配 电 系 统 ),除 在 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装设Ⅰ级试验(也称 T1) 的电涌保护器外,在分配电箱、插座和用电设备处安装的电涌保护器可选用Ⅱ级试验(也称 T2) 或Ⅲ级试验(也称 T3)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IEC 61643-1 Ed. 2:2005-03,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connected to low-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Part 1: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2] 37A/209/FDIS:2008-08,为 IEC 61643-12: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connected to low-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Part 12: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principles 第 2 版最后草案 [3] IEC 61643-21 Amend. 1:2008-04 Ed.1.0,为 GB /T 18802.21-2004/ IEC 61643-21:2000,低压电 涌保护器,第 21 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Low-voltage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Part 21: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connected to tele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ling networks—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修改 1 标准 [4] IEC 61643-22:2004-11Ed. 1, Low-voltage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Part 22: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connected to tele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ling networks-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principles [5] 81/295/CD:2007-11,为 IEC 62305-1:2006-01Ed.1.0,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Part 1:General principles(最近出版了相应的国标:GB/T 21714.1-2008,雷电防护 第 1 部分:总则)第 2 版的 第 1 次修改草案 [6] 81/297/CD:2007-11,为 IEC 62305-3:2006-01Ed.1.0,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Part 3:Physical damage to structures and life hazard(最近出版了相应的国标:GB/T 21714.3-2008,雷电防护 第 3 部 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第 2 版的第 1 次修改草案 [7] 1/298/CD:2007-11,为 IEC 62305-4:2006-01Ed.1.0,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Part 4: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systems within structures(最近出版了相应的国标:GB/T 21714.4-2008,雷电防护 第 4 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第 2 版的第 1 次修改草案 [8] GB 16895.22—2004/IEC 60364-5-53:2001 A1:2002,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 5-53 部分:电气设 备的选择和安装 隔离、开关和控制设备 第 534 节:过电压保护电器(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buildings—Part 5-53:Selection and erec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Isolation, switching and control— Section 534:Device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overvoltages) [9] IEC 60364-4-44:2007-08 Ed.2.0,Low-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Part 4-44:Protection for safety—Protection against voltage disturbances and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