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填料吸油值的表征特性及其大小的影响
吸油值。
吸油值也称树脂吸附量,表示填充剂对树脂吸收量的-种指数。
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填料用吸油值这个指标来大致预測填料对树脂的需求量。
颗粒相同的填料,带空隙的比不带空隙的填料颗粒吸油值要髙,所以油吸附量小的填料在树脂中的用量就可增加。
吸油值对选择填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直接影响到模塑料的成本和加工性能。
填料吸油值大,有可能会"吃掉"几倍甚至几十倍于自身价格的树脂,这无形中提髙了物料的成本。
吸油值上升,树脂的黏度随即上升,这会严重影响其对钎维的浸渍,甚至会改变模塑料的流变性能,使其成型工艺性能变差。
所以,为提高填料在模塑料中的含量。
所选择的填料以较低的吸油值为好。
为了降低填料对树脂的吸湿性,提高填料的使用量,应该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
例如,碳酸钙表面可涂一层脂肪酸、树脂或湿润剂等,钛酸酯偶联剂也是一种非常适用于碳酸钙表面改性的活化剂。
工业用硬脂酸制造方法主要有分馏法和压榨法两种。
分馏法分三级、二级、一级,压榨法分初压、二压、三压。
越后段的碳18越高,碘值越低而融点越高。
硬脂酸的选择以酸价高而皂化价低者为佳。
酸价高有助剂效果,皂化价高则不饱和度高,会促进橡胶的老化,特别是屈挠龟裂。
脂肪酸的碳数高则熔点高,不饱和度高则熔点低。
硬脂酸的羧基具有高极性与高活性,有能力去产生共价键、共轭双键及提供高活性氢键。
硬脂酸是含羧基的长链碳水化合物,能与锌配位而形成共轭,如此所形成的锌错化合物,其亲水性的金属位于中心而疏水性则在外侧,这疏水性成分可与弹性体的碳水化合物组成(diene二烯类)互溶。
碘值是表征石油化工产品不饱和度的主要参数之一,其测定的基本原理是以常温下具有相当活性的卤素分子(如溴)或卤素化合物(如氯化碘)与助剂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在溶液中发生加成反应为基础。
是以,碘值是发生在碳链上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皂化是发生在羧基上的反应。
碘值高不饱和度也高,硫速快而相对老化性能下降,抗硫化还原性差。
老化性能C18优于C16,对橡胶的粘性C16优于C18。
硬脂酸具有活化效果,对橡胶分子双键起酸性活化作用,从而加速交联键的生成,在某些硫化系统中可提高硫化胶的交联密度。
在碱性促进剂或它们的并用促进系统中,通常起到延迟起硫点的作用。
除此之外,硬脂酸可以改善填料的分散效果,也可以减轻混炼胶的粘辊倾向。
如果胶料中填充大量补强炭黑时,硬脂酸用量可达3份,帮助分散。
但硬脂酸用量较高时,容易造成硫化迟延硫速减慢,并且会削弱橡胶与金属的粘结性能。
所以,一般视橡胶烃双键多寡添加用量,并考虑填充剂的添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