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的应用


4)山谷
指两山脊间的低凹部分。山谷等高线的特 点与山脊正好相反,是一组向山顶突出且 两侧对称的曲线。山谷按形状可分为尖形 谷(V形)、圆形谷(U形)和槽形谷三种。
V形谷等高线过谷底处呈V字形转折, 谷坡上均匀密集。
U形谷等高线特点是在谷底处呈U字 形转折,在谷坡上比较密集,且由谷缘向 谷底等高线逐渐变稀。
纬度差 2° 1° 20′
10′ 5′
2′30″ 1′15″
经度差 3° 1°30′ 30′
15′ 7′30″ 3′45″ 1′52.5″
(5) 地图编号的应用
练习题:计算1:5万地形图的编号
计算题:计算图幅号为J50B002002的经度和纬度
4 地形图的识别
(1)地物识读 地物的核心是居民地,从了解居民点入手,再
了解与其相关的道路、河流、电力线、农田等。
① 地物符号
➢ 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形符号和注记符号。
1) 比例符号
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用规定符号画出的地物符号;
房屋、道路、稻田、花圃、湖泊等。
房屋
竹林 灌木 阔叶林
草地
2) 非比例符号
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照地形图的比例尺绘到图上的 符号;
槽形谷等高线特点是过谷底是在其两 侧呈近于直角形,谷坡谷底转化明显。
表示山谷各等高线凸出部分的顶点的 连线叫集水线。
山脊和山谷
5)鞍部
相邻两个山顶间的低凹部位,形似马鞍,故叫鞍部。鞍部 由两组对称的等高线组成。即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和表示山 脊的等高线组成,其凸形的方向共同指向鞍部的中心。
鞍部
6)山岭
3)山脊
从山顶到山脚凸起的部分,等高线特点是一组由山顶向山脚凸出,两 侧对称的曲线,山脊按形状可分为尖山脊、圆山脊和平山脊。
尖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的方向呈尖角状。 圆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的方向呈圆弧状。 平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的方向呈疏密悬殊的长方形状。 表示山脊各等高线凸出部分顶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
xP = xd + dm ?M yP = yd + dg ?M
为了消除图纸伸缩影响,采用下列公式:
xda
M
yP
=
yd
+
l 鬃 dg dc
M
l为方格边长(10cm)
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2)求点的高程
如右图中P点,可通过P作一条大致垂直于 两相邻等高线的线段mn,在图上量出mn和mp 的长度,则P点的高程为
(3)凹形斜面 上 陡下缓,图上等高线间 距高处小低处大,等高 线高处密低处稀。
(4)坡状斜面 坡 面起伏,陡坡与缓坡交 替出现,等高线分布特 点是疏密相间。
5 地形图应用
(1)求点的坐标
如右图,求P点的坐标。
①确定P点所在方格abcd; ②过P点作格网平行线交方格
于m、n点和f、g点;
③量da、dm、dc、dg。 则P点坐标为:
H P = Hm + hmp
hmp
=
( dmp dmn
)hmn
式中,hmn = 1m,为本图幅的等高距。 设 dmp = 3.5mm,dmn = 7.0mm,则
90 80
② 六种基本形态的识别
1)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山顶的等高线均是闭合形 式。示坡线指向外侧。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指示斜坡的方向。 山顶按形状可分为尖山顶、圆山顶和平山顶。
尖山顶等高线特点是顶部间距较密, 环圈小,棱角明显的封闭曲线,从山顶 向下,等高线逐渐由密变稀。
圆山顶等高线特点是顶部间距较稀, 圆滑的封闭曲线,环圈较大,由山顶向 下等高线逐渐密集。
3 地图的分幅和编号
(1)地图的分幅
①矩形分幅 每幅地图的图廓都是一个矩形,可分为拼接和不拼 接的两种。 主要用于挂图、地图集和专题地图。 优点:图幅之间结合紧密,并与拼接使用,各幅 图的印刷面积可以充分利用纸张和印刷版面;可以有 意识的避开重要地物,以保持图上的完整。
②经纬分幅 地图图廓由经纬线构成,多用于地形图和 大区域小比例尺分幅图。 优点: 每幅图都有明确的地理位置概念,适
是由许多山顶、山脊、鞍部连接而成。等高线特点是:一 组大的闭合曲线内套有许多小的闭合曲线。将相邻山顶与鞍 部相连而成的最高凸棱部分称为山脊线。
陡崖和悬崖
③四种斜面(斜坡)
(1)等齐斜面 坡 度基本一致,侧面呈直 线状,等高线特点是: 间隔大致相等。
(2)凸形斜面 上 缓下陡,图上等高线分 布自高处向低处由稀变 密。
(3)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 1:100万
(4) 现行我国基本比例尺编号
①地形图分幅
1:100万,1:50万,1:10万没有变化 1:5万, 1:2.5万,1:1万 ,1:5000以1:100万为分幅 基础。
②不同比例尺代码及经差和纬差
比例尺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千
土坎 加固的坎 斜坡 加固斜坡 土垅
围墙
城墙 已毁城墙
4)注记符号
作用:对地 物符号和地 貌符号的补
充说明。
表示方法:文 字、数字、特
殊线段等。
例如:河流名、 厂矿名、道路
名等。
(2)地貌识读 ① 地貌符号 表示地貌的符号--等高线 等高线:将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接 而成的闭合曲线。
100
平山顶如黄土塬、桌状山等特点是 山顶平坦,山坡陡峭,等高线特点是, 等高线环圈大,呈较宽的空白,顶部向 下等高线骤然变密。
山头
2)凹地
周围高中间低的无常年积水的低地。大而深的凹地叫盆地。 凹地等高线也是一组闭合曲线,外圈等高线高于内圈等高线。 在图上显示方法是示坡线绘在等高线的内侧。区别于山顶。
用范围广。 缺点:图幅不易拼接
不利于有效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版面 会破坏重要地物的完整性
(2)地图编号
①自然序数编号法
按照自然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排列。
②行列式编号法
将制图区域分为若干行和列,并相应的按照编 号和字母顺序编上号码,行和列的编号组合即 为图的编号
③ 行列-自然序数式相结合的编号方法
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独立树、路灯、检修井等。
方柱 圆柱(电杆) 气象站 路灯 喷水池
假山 避雷针 亭
碉堡 窨井 井
纪念碑 里程桩 旗杆 水塔 塔 烟囱 灯塔
3) 线形符号
长度可按比例缩绘,而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 小路、通讯线、管道、垣栅等。
围墙 土围墙
1:2000图中的围墙
栅栏 铁丝网 绿篱 行列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