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华医院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简报
(第20期)
湖北省新华医院改革办公室2014年6月25日抢抓改革发展机遇优化后勤岗位管理
——省新华医院有力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试点工作
为深入推进后勤岗位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省新华医院自2013年起大力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试点工作,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指导原则,不断创新后勤内部管理机制,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建立新型的后勤服务社会化试点模式。
一是打破福利性、行政管理型的后勤体制。
医院引入市场与经营的新理念,逐步取消后勤服务科室,将后勤保卫部下属的七个班组及后勤办公室,划分为管理服务型、有偿服务型、经营服务型三种类型,注重成本核算,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后
勤服务逐步进入专业化、市场化、精细化管理的轨道。
二是及时同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岗位管理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后勤保卫部三位主任(一正两副)及七位班组长,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程序,开展公开竞聘、择优上岗,实行任期制,任期内进行绩效考核,全面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
同时,通过合理分流、精简后勤岗位和人员,极大地提升了后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懈怠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注重将人文关怀融入改革实践。
为解决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弊端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问题,医院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后勤社会化实践中。
后勤的两个班组被服部与餐饮部,先后外包给专业公司,部分正式工分流到别的岗位,另外一部分正式工作为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留守”,但其编制仍在医院,享受原有的福利待遇。
整个运作实施过程,岗位既得到合理的精简,又充分体现医院人性化管理,消除了职工的疑虑,从而使后勤服务社会化试点得以平稳过渡,极好的诠释了医院的“厚德”文化理念。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率先进行社会化试点的被服部与餐饮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避免了“外包成甩包袱”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被服成本降低,质量进一步提升。
以往医院的被服部库房有四名正式职工,人力成本高,被服损耗严重,每年要拿出20余万元资金采购充实损耗的被服。
经过市场调研与财务成本分析,去年11月,医院采用了被服租赁形式,外包给专业公司
统一负责,使用的被服用品由专业公司统一提供,所有损耗由该公司承担,医院不再承担管理责任,四位正式工合理分流。
在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公司依据医院要求采购一流材质与款式的布纺织品,面料质量明显提高,洗涤后(上浆)再进行熨烫,美观整洁,病房形象得到提升,管理成本和采购风险减少。
被服部外包后,医生与患者普遍反映被服品质、服务品质、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也改变了以往病房白被单的“冷冰冰”形象,色彩温馨、干净整洁的被服让患者有种居家的感觉。
二是就餐人数倍增,日营业额翻番。
餐饮部采用外包方式经营,由省内一流的餐饮服务公司“华科后勤集团”统一负责。
医院无需再设餐饮部,管理人员由3名减为1名,2名正式工合理分流,节省了场地和人员工资。
餐饮部采取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带来一批专业厨师,食材由华科后勤集团统一集中配送,并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为保证职工和患者既吃得好又吃得实惠,菜品增加了一倍,菜价从2元到10元任意选择。
同时,医院成立了食品质量监管小组,小组成员由部分中层干部及临床护士长组成,分成六个小组,每周三次,轮流对食品的卫生、味道、份量进行监管,监管结果在月底公示。
经调查统计,相比外包前,职工和患者的满意度大幅提升,日就餐人次由不足100人增加到现在的900余人,日营业额从一千元左右上升到近一万元。
三是引入投币微波炉,开源节流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我院微波炉由院方派专人管理,免费提供给患者使用,很多患者在使用微波炉时操作不规范或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其损坏,每年微波
炉维修耗材费、更新采购费、电费及人工费总计达12万元。
为了控制成本、优化服务,后勤保卫部于4月份引进武汉美瑞特科技有限公司的投币式微波炉,投币式微波炉所产生的管理、维修费用全部由该公司承担,收入的40%返还医院作为用电补偿。
经过一段时间运营,患者对这项开源节流的举措表示理解和赞同,微波炉的使用频率得到合理控制,电费节约近50%,患者和家属使用也更加方便。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后勤改革成果,让医院全体职工对改革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下半年,医院将推行维修班社会化试点,解决专业维修人员短缺、维修能力偏低、人员难以管理的难题,并以后勤服务社会化试点为切入点,逐步实施后勤部门“四定”(定员、定编、定岗、定责),以全面优化后勤部门岗位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为临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服务。
(后勤保卫部)
主送:省委组织部梁伟年常务副部长、刘艳红副部长,干部一处、干部三处;
省卫生计生委杨有旺书记、杨云彦主任、张晋副主任,人事处。
责任编辑:改革办熊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