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杜邦分析体系改进

杜邦分析体系改进

杜邦分析体系的不足及改进[摘要]杜邦分析体系是运用财务比率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分析体系,在企业财务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企业面临日益复杂的理财环境,传统杜邦分析体系已难以满足企业财务分析的需要。

本文根据传统杜邦分析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建议,对其改进和完善提出了具体的思路。

[关键词]传统杜邦财务分析;局限性;改进杜邦分析法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是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系统分析的办法。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把众多财务指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各比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影响某一指标的驱动因素,从而为企业管理层控制该项指标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最终推动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

权益净利率作为杜邦分析法的核心比率,是反映股东财富增值的最为显著的内部财务指标,也是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标志。

一、传统杜邦分析体系(一)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比率权益净利率是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比率。

将其作为核心指标的原因为:第一,股东创办企业是为了增加财富,在财务分析中应当重点关注股东投入资本获取收益的情况,从股东的角度来考察收益率。

第二,权益净利率作为相对比率,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具有可比性和综合性。

权益净利率可以分解为如下三个财务指标: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其中:1、权益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2、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3、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4、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5、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6、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由此可见,为了提高股东权益净利率,管理层有三个可以使用的比率。

无论提高其中哪一个比率,权益净利率都会提升。

这三个比率是财务分析中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重要的财务指标。

其中,销售净利率的计算数据来自利润表,可用于衡量全面经营成果,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权益乘数的计算数据来自资产负债表,反映了资产与股东权益的比例关系,表明了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总资产周转率结合了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使权益净利率综合体现了企业整体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营运能力。

(二)传统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框架杜邦分析法是一个多层次的财务比率分解体系。

第一层分解是把权益净利率分解为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

通过分解,可以找出权益净利率的驱动因素。

如要提高销售净利率,需要增加销售收入,降低成本费用;如要提高总资产周转率,需要增加销售收入,减少资产占用;如要提高权益乘数,需要增加资产或增加负债。

分解出来的销售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战略。

在实务中的常见现象是一些企业销售净利率较高而资产周转率较低;另一些企业则是资产周转率较高,销售净利率较低。

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常呈反方向变化,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企业为了提高销售净利率需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进而引起投资增加,周转率下降。

而为了加快周转,企业往往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从而导致销售净利率下降。

考察企业经营战略需要把销售净利率与总资产周转率联系起来得到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反映了管理层运用受托资产获得盈利的能力,是综合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分解出来的财务杠杆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政策。

总资产利润率不变,提高财务杠杆在提高权益净利率的同时,也会增加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般说来,资产利润率与财务杠杆呈反向关系。

总资产利润率较高的企业,财务杠杆较低,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影响权益净利率的因素可以分解为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

将权益净利率计算出来以后,可以分别与同业平均水平和本公司上年水平进行对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提高权益净利率的根本途径在于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经营效率以及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企业的管理层可以依靠有效的财务分析模型来分析企业的经营业绩、企业风险及盈利能力。

(三)杜邦分析体系的适用性分析杜邦分析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其之所以成为财务分析的经典模型,主要原因是符合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和有利于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第一,杜邦分析体系符合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现代企业制度发端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欧美国家现代公司制企业的理财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不断加速,逐步确立为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在企业的财务指标体系中,权益净利率反映了权益资本的收益情况,是体现股东财富增值水平最为敏感和综合性的指标。

杜邦分析体系把权益净利率作为核心指标正是出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第二,杜邦分析体系有利于委托代理关系。

管理层作为代理方应该优先考虑股东的利益。

然而,现实中管理层与股东利益常常存在利益冲突,由此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应当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从而调节二者矛盾,营造共同利益。

杜邦分析体系作为经典的财务分析模型,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般来说,股东应用杜邦分析模型侧重于了解权益净利率变动的原因、相关财务指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所产生的影响、如何制定和实施激励约束措施以提高权益净利率;而经营者应用杜邦分析模型则侧重于分析预测企业经营业绩是否达到了股东对权益净利率的要求,企业绩效达到要求时经营者自身利益的能否得以实现等。

二.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不足传统的杜邦分析法是分析公司的财务综合能力的重要工具,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

1.使用每股收益代替权益净利率作为模型的核心指标,使得杜邦模型能够为上市公司所适用。

改进后的模型可以通过下面公式进行调整:每股收益=平均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上述公式可以从每股净资产及净资产收益率两方面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做进一步分析。

调整后,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既考虑了由资本市场股票价格变动造成的对企业价值认定的影响因素,又综合反映了企业自身由其经营效率高低决定的获利水平,能够满足上市公司对于财务分析的需要。

2.使用息税前利润代替净利润来衡量收益水平。

公式如下:净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公式中的息税前利润是企业经营所得的利润,相较于净利润指标,剔除了由财务政策因素以及税收因素造成的影响,更有针对性地反映企业由经营带来的收益,从而更有效地考核企业经营业绩水平。

3.引入财务杠杆的概念来调整改进传统模型。

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公式如下: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可以将此公式与息税前利润替代净利润的公式相结合,得到结合了财务杠杆系数的倒数的权益乘数指标。

经调整后,再次假设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负债的筹资比例。

一方面,由于负债比例上升,权益乘数上升;另一方面,用于支付负债筹资的成本增加,即利息上升,使得财务杠杆系数上升,而其倒数下降。

两方面综合作用后,上升的权益乘数受到财务杠杆系数的倒数下降所形成的抵消影响,使得调整后的指标在反映企业资本结构时更为理性。

4.引入与现金流量相关的指标来揭示企业利润指标的质量,并分析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与获取现金的能力。

这方面的指标有现金债务总额比、现金获利能力、每股营业现金流量、主营收入净现率等。

为了与分析模型之前所作的调整相适应,可以选用其倒数形式,通过将每股净资产指标分解为权益负债比、每股营业现金流量与现金债务总额比的倒数这三者的乘积,公式如下:每股净资产=权益负债比×每股营业现金流量×债务总额现金比公式中的现金流选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这样就可以在财务分析中反映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取现金的能力及使用由经营活动所获的现金偿付所有债务的能力。

而权益负债比则从另一面再次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构成情况。

根据以上所述的调整与改进后杜邦分析模型以每股收益为核心指标,并将其分解为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两部分。

改进后的模型在每股净资产的影响因素中,引入现金流量指标,反映企业由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及其偿付全部负债的能力。

使用现金流量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避免管理层人为操控利润的情况,能够使股东及潜在利益相关者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企业情况,使得财务管理真正为更多人所用。

另一方面,在评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影响因素时,对原有指标进行改进调整:(1)使用了息税前利润代替净利润来衡量企业的收益情况,剔除了企业财务政策及国家税收政策两种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的影响,使得分析结果能够更直接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分析的质量有所提高;(2)对权益乘数进行调整,改进后的模型中结合了财务杠杆系数对权益乘数的修正。

在分析企业的资本结构时加入对负债筹资的成本及财务风险因素的研究,使得管理层在制定筹融资决策、构建合理健康的资本结构时可以获得更为有效直观的信息。

三.杜邦分析体系的改进对于传统杜邦分析模型存在的问题,学术界及实务界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杜邦分析法体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滞后性。

学术界对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经历了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阶段。

权益净利率是反映股东财富增值水平最为敏感的内部财务指标,杜邦分析法以净资产报酬率为核心指标展开分析,适合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然而,从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上来看,杜邦分析法不适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更不适合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与理财目标的发展进程相比表现出滞后性。

2、杜邦分析法反映财务报表内容的欠缺性。

传统的杜邦分析法主要涉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据,几乎不涉及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

忽视了对现金流量的分析,财务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不足。

企业日益认可“现金为王”的理念,现金流量不仅是企业再生产的关键,而且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质量,是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重要信号。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财务分析中最重要的三张表,分别反映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只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两个静态表中获取数据,因此无法得出完善的结论。

3、杜邦分析法反映财务分析内容的缺失性,没有进行企业发展能力的分析,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财务管理认为,财务分析主要包括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分析。

杜邦财务分析法主要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分析,而忽略了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企业只有具备好的成长能力,才能保持持久的盈利能力、长久的偿债能力和良好的营运能力。

4、采用净利润衡量企业收益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