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讲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i-d图
第2讲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i-d图
来,分析空气的各种状态以及变化过程。
焓湿图的作用?
简化计算; 直观描述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
上页 下页
焓湿图(i-d)的组成:
等温线t,
i=1.01t+d(2500+1.84t)
等焓线i, 等含湿量线d,
等相对湿度线φ ,
水蒸气分压力线Pq,
d 0 . 622
Pqb
B Pqb
ε 角系数线。
4、等温加湿过程 A-F :通过向空气中喷水 蒸气或与空气温度相同的水而实现, 即该过程近似于等温加湿过程。 5、等焓加湿过程 A-E :采用喷水室喷循环 水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
湿空气的等焓减湿过程
利用固体吸湿剂(硅胶或氯化钙)干燥空气时,湿空气的部
分水蒸气在吸湿剂的微孔表面上凝结,湿空气含湿量降 低,温度升高,其过程(AD)近似于等焓降湿过程。
状态为A(iA,dA)的湿空气,质量流量为GA(kg/s);
状态为B(iB,dB)的湿空气,质量流量为GB(kg/s);
混合状态为C(iC,dC) 混合后的空气质量流量为:GC=GA+GB 根据热平衡关系式: GA iA + GB iB=(GA+GB)iC 根据湿平衡关系式: GA dA + GB dB=(GA+GB)dC 混合后空气焓值:
iB i A dB d
A
i d
ε角系数线
iB i A dB d
A
i d
二、湿空气的焓湿图
沿横轴方向绘制干球温度线。干球温度线是直线,但线间不 是严格平行的,而是稍微向左偏斜。 图右边的纵轴为含湿量,轴上水平线的间距均匀,饱和状态 曲线从左到右向上倾斜。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在饱和曲线上相重合,与饱 和曲线形状类似的相对湿度线每隔一定间隔出现。 等比焓线在图的左边倾斜地划出,平行的比焓线向右斜下。
的反比,且混合点靠近质量大的空气一端:
G A/ G B= (i C- i B)/ (i A- i C)
= (d C- d B)/ (d A- d C)
=CB/AC
进入结雾区如何变化? 两种空气混合,若混合点处于“结雾区”, 则此种状态空气是饱和空气加水雾,是一种不 稳定状态。假定饱和空气状态为D,则混合点C 的焓值应为D的焓值与水雾的焓值之和,即:
一、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4、湿空气的主要参数 湿空气的压力B
湿空气的压力即大气压力,B=Pg+Pq(Pa)
注意:海拔较高的城市不能使用海平面的i-d图! 饱和水蒸气分压力: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量值达到了饱和状态。 水蒸气的量非常多,达到饱和,再多就会出现析出的状态。 空气中不会再有气态的水蒸气,而会出现液态的水。这时 水蒸气分压力达到最大值,叫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湿空气温度越高,空气中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也就越大, 说明该空气能容纳的水气数量越多,反之亦然。水蒸气分 压力是衡量湿空气干燥与潮湿的基本指标,后面再进一步 分析水蒸气分压力和饱和水蒸气分压力的作用。
第二讲 湿空气的物理 性质和i-d图 ( Psychrometric chart )
主要内容
湿空气的物理参数 湿空气的焓湿图 焓湿图的应用与参数计算
一、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1、什么是湿空气?
大气=干空气+水蒸气 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虽少,但它决定了空气 环境的干燥和潮湿程度,且影响着湿空气的 物理性质。 在空调中,要使空气达到一定的温湿度,就 不能忽略空气中的水蒸气。 研究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调节是空气调节 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i C = ( G A i A + G B i B ) / ( G A + GB)
混合后空气含湿量: dC=(GAdA + GBdB)/(GA+GB)
结论:
(1)两种不同状态的空气相混合,混合状
态点必落在这两点的连线上;
(2)混合状态点C将线段AB分为两段,这
两段长度之比,等于参与混合的两种空气质量
一、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露点温度 (dew point temperature)
湿空气的露点温度是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湿空气
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沿等d线(含湿量不变)温度降低降低到饱和状态,下 一步再降温,水汽就要析出了,出现结露的现象。临 界温度叫露点温度。判断湿空气是否结露的标志。露 点温度之下,就会出现结露现象。 空调技术中利用露点温度:判断保温材料是否选择的 合适,如冬季围护结构内表面是否结露,夏季送风管 道和制冷设备保温材料外表面是否结露;利用低于空 气露点温度的水去喷淋热湿空气,或者让热湿空气流 过其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的表面冷却器,从而使该 空气达到冷却减湿的处理。
上页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50 50
60 60
Pq(102 Pq(102× ×pa) pa)
2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D(g/Kg)
%RH 135 145
湿空气的含湿量d (humidity ratio/moisture)
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密度与干空气密度之比称为湿空气的含湿量。 (描述的湿量是一个绝对值,量值的多少) 水蒸气分压力和含湿量呈单值的函数的关系
d
q
g
R p Pg R
g
Pp
0 . 622
Pq P
g
0 . 622
三、 焓湿图的应用
1. 由两个已知状态参数,确定其它状态参数。
一般由t,ts(夏季)或t,φ (冬季)来确定
其它状态参数。
三、 焓湿图的应用
例:从焓湿图中读出湿空气在干球温度为 24℃,湿 球温度16 ℃,及标准海平面压力下的其他参数值。 解:24℃的干球温度线与16 ℃的湿球温度线的交点 决定了所给的状态。以图中的这一点为 参考 , 就可 确定所有的其他参数值。 含湿量W:水平地移动到右边 , 在垂直刻度上读出 相对湿度φ:在 40% 与 50% 相对湿度线间内插 , 读出φ=41%。 比焓i 露点温度 td :从状态点水平地移动到左边 , 在饱和 曲线上读出 td=10 ℃
三、 焓湿图的应用
1. 由两个已知状态参数,确定其它状态参数。一般由t,
ts(夏季)或t,φ (冬季)来确定其它状态参数。
2. 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在i-d 图上的表示 1)干加热过程:等d过程;
2)干冷却过程:等d过程;
3)喷水加湿过程:等i过程; 4)吸附减湿过程:等i过程; 5)喷蒸汽加湿过程:等t过程; 6)冷却干燥过程:降温减湿过程。
Pq B P
q
一、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相对湿度 (relative humidity)
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湿空气压力之比称为
相对湿度;它表征湿空气中水蒸气接近饱和含量的程度。相 对湿度反映空气干燥程度是更直观的。 =Pq/Pqb×100%d/db×100%(误差1~3%) 天气预报里的湿度就是相对湿度。南方阴雨天气,相对湿度 高。闷热,指相对湿度大接近饱和。 地下室空气潮湿的调节方法:1,用电炉。地下室空间封闭, 没湿量传出,含湿量不变。改变的只是相对湿度,可以使用 电炉取暖的办法改变人的舒适度,调节相对湿度使人感到舒 适,但没改变含湿量。电炉拿走,温度降,相对湿度恢复, 因为含湿量没变,温度恢复,没从根本改变这个问题。所以 地下室进行空气调节,单纯温升不行,尽量通过通风换气, 才能把含湿量降低,把空气中水蒸气带到室外。才能真正有 效的使相对湿度达到舒适的程度。
虽然湿球温度线与比焓线似乎重叠,但它们在图中逐渐发散,互相并 不平行。 湿球温度线的间距不均匀。比容线是上左下右地倾斜,互相不平行。
图的左上部,一个带有两个标尺的半圆形,一个标尺是显热 比,另一个是比焓差与含湿量差的比值。 注意:比焓、比容和含湿量的大小全是以单位质量的干空气 为基准,而不是单位质量的湿空气。
加热 绝热除湿
=0
等温加湿
=0
绝热加湿 降温除湿 冷却
减湿冷却过程 A-G :用表面冷却器或蒸发器冷却空气 (表冷器表 面温度低于处理的空气露点温度)使湿空气与低于其露点温度的 冷表面接触,则湿空气不仅降温而且脱水,因此可实现冷却干燥 过程。
3. 不同状态空气的混合过程在i-d图上的表示
一、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湿空气的焓I (enthalpy) 空调工程中,空气压力变化很小,可近似于定压过程,因 此可直接用空气的焓变化来度量空气的热量变化。 1kg干空气焓加含湿量为d的水蒸气焓,干空气是显热变化, 定压比热乘温度。水蒸气潜热(2500,0°C的汽化潜热) 和显热(定压比热乘温度)加起来乘以量的大小。 I=CPt+(2500+Cpqt)d (KJ/Kg), 其中,Cp=1.005KJ/Kg ℃ ,Cpq=1.84KJ/Kg ℃ , 当t=0℃时,i=2500KJ/Kg 1.01t+1.84dt,是与温度有关的热量,称显热。 T=0°C,i=2500d,不为0。2500d是0°C时dkg水的汽化 热,仅随湿量变化而变化,与温度无关,称潜热。当温度 和含湿量升高时,比焓值增加,反之降低。而温度升高, 含湿量减少时,由于2500比1.01和1.84大的多,焓值不一 定增加。
一、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湿球温度 (web bulb temperature)
定义:定压绝热条件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稳定
热湿平衡时的空气绝热饱和温度。 特点:近似等焓 增焓部分是液体显热△d4.19t 湿球温度可以看成确定空气状态的又一独立参数。 空气调节中湿球温度的应用:由于这个参数比较容易 测量,所以是测定工作中必须使用的参数。除此之外, 可以利用湿球温度来衡量使用喷水室、蒸发冷却器、 冷却塔、蒸发式冷凝器等设备的冷却和散热效果,并 判断它们的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