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4讲解
采暖
圆翼型散热器
采暖
柱型散热器
采暖
采暖
采暖
采暖
柱型散热器:
铸铁浇铸成具有几个中空立柱型 通道的片式散热器。
优点:外表面光滑,无肋片;比翼 型散热器外形美观,传热系数大, 易清除积灰,容易组成需要的散 热面积。
缺点:铸造工艺复杂,散热器组装 接口多。
2.钢制散热器:
常用有钢串片型、扁管型、钢板 型、柱型、辐射对流型等。
采暖
高位水箱(Water Tank)
锅炉(Boiler)
散热器(radiator)
循环水泵(Pump)
采暖
2.采暖系统的分类:
低温水采暖
热水采暖系统
按采暖热媒种类分
高温水采暖
高压蒸汽采暖系统
蒸汽采暖系统 低压蒸汽采暖系统
真空蒸汽采暖系统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热水采暖系统按循环动力分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金牛稳态PP-R
E/250-102
250
600 3850
固定衣柜
保温边带
2110
2130
3250
3050
2760
设
地 地 地
地 地 m m
地 地 地 地 /
地 地 地
地 地
采暖
§12-1 采暖系统的组成与图式
一、采暖散热器
散热器是设置在采暖房间的散热设备。常用的散热器按 制作材质不同分铸铁散热器和钢制散热器。 1.铸铁: 翼型散热器:分圆翼型和长翼型两种。 铸铁浇铸成中空的圆柱体和长方体,在其外壁上铸有肋片。 优点:耐腐蚀、铸造工艺简单,造价低。 缺点:承压能力低,易积灰,难清扫,每片散热面积大而不易 组成所需要的散热面积。
对流采暖
按散热设备的散热方式分
辐射采暖
采暖
二、采暖系统的图式 1.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图式:
i=0.5%~1%
8
2
双管上供下回式:
特点:热水经供水立管直接分配到 各层散热器,冷却后的回水经回 水立管直接流回热源。每组散热 器都自成独立的循环环路,在散 热器供水支管可装设阀门,用来 调节通过散热器的热水流量,同 时也便于对散热器进行维修。
手管与散热器连接
方式不同,分上串联式、下 串联式和跨越式。 ※注意排气问题。
优点:
1.系统总造价比垂直系统低;
2.管理简单,无需穿越各层楼 板,施工方便;
采暖
混合式系统: 下供上回和上供下
回两组串连组成的系统。 下供上回:供水自
下而上进入,通过散热 器降温后,回到第二个 系统;上供下回:供水 为下供上回系统的回水。
散 热 器 内 墙 安 装
采暖
为防止散热器冻裂,两道外门之间不允许设置散热器。在楼 梯间或其它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由单独的立、支 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
散热器一般采用明装,内部装修要求较高的营房可采用暗装。 托儿所和幼儿园一般采用暗装或加防护罩,以防烫伤儿童。
在垂直单管和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中,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 以串联连接;贮藏室、 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 廊的散热器可与邻室串联连接。两串联散热器之间的串联管 直径应与散热器接口直径相同,以便水流畅通。
活动支架:在固定支架之间设置,防止管道下沉。
采暖
三、采暖管道的防腐与保温
防腐:防止采暖管道和设备受到腐蚀而缩短其使用年限,管 道安装完毕后要采取防腐措施。对于非保温管道和设备,先 除去金属表面锈蚀污垢后,刷两道底漆、两道面漆。对于保 温管道和设备,先除去金属表面锈蚀污垢后,刷两道底漆。 然后进行保温,
采暖
§12-1 采暖系统的组成与图式
一、采暖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冬季建筑物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在温度差作用下, 室内的热量自室内传达室外,为使人们能有一定的工作和生 活环境,就必须向室内补充一定的热量,以保持室内具有一 定的温度。
采暖是使室内获得热量并保持一定温度,以达到适宜的 生活或工作条件的技术。
特点:承压能力高,金属耗量小, 外形美观,易于成形;但易腐蚀, 使用寿命较铸铁散热器短。
采暖
3.散热器的布置: 分明装、暗装和半暗装。
散热器一般应安装在外墙的窗台下,这样,沿散热器上升的 对流热气流能阻止和改善从玻璃窗下降的冷气流和玻璃冷辐 射的影响,使流经室内的空气比较暖和舒适。
散 热 器 外 窗 下 安 装
膨胀缝
200
A/200-95 200
伸缩节
伸缩节
膨胀缝
观 景
250
200
工
200 200 200 200 200
作
阳
台
C/250-102
E/200-88
阳 台
ARISTON/27MFFI
热源的安装另附图纸
200
100
250
柔性套管
储
藏
柔性套管
室
膨
胀
缝伸 缩 节
分水器(暗装)
厨 房
浙江金帆B型
间
主系统管道
套管(石棉绳塞紧)。
排气:干管设坡度。
采暖
管沟:半通行地沟,管沟净高不应低于1.2m,通道净宽不小 于0.6m。管沟应设通风孔,通风孔间距不大于20m。还应设 置检修人孔,人孔间距不大于30m,管沟总长度大于20m时 人孔数不少于2个。检修阀处应设置人孔。人孔不应设置于 人流主要通道上,重要房间、浴室、厕所和住宅内。
方便排气;节约造价。 采暖系统的引入口宜设在建筑物热负荷对称分配的位置, 一般宜在建筑物中部。系统应合理地设若干支路,而且尽量 使各支路的阻力易于平衡。 供回水干管布置:(上供下回为例) 供水管多设在顶棚下;
回水管多设在:地面(简陋)或地沟(造价较高); 立管:墙角;两窗之间;上下各设阀门;穿楼板时:需加
二、管道补偿器和固定支架
管道补偿器:在供暖系统中,金属管道会热胀冷缩(每m钢管 温度每升高1℃便会伸长0.012m) ,对于一个系统的管道, 要合理地设置固定点和在两个固定点之间设置自然补偿或方 形补偿器,用以消除管道受热变形产生的热应力的影响。
固定支架:是保证管道的定线位置,均匀分配管道补偿器承 受的热应力。
ρg 3
P1 g(h0h hh h1g )
h
4 ρh
作用压力
P P1 P2=gh(h g )
2
h0
A
P左
P右
A
采暖
自然循环:靠水的供回水的密度差,使其水的密度变化而 产生的循环,以此重力差作为循环动力进行取暖,称为重 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特点:无需设置增压水泵,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系统无噪 声、节约运行费用;但循环作用压力小,所需管径大、系统 升温慢。
这种系统用于连接 高温热水网路的民用建 筑或生产厂房。
采暖
上下分层式系统: 在高层建筑采暖中,
为了解决竖向管网内静 水压力过大的问题,往 往采用竖向分区式。其 下层系统通常与室外管 网直接连接,上层系统 则通过热交换器间接连 接,或者双水箱直接连 接,从而使其压力工况 与室外管网隔开。
采暖
单户式系统: 可以满足采暖实行分户计量、分户调节的需要。
采暖
三、排气装置
热水采暖系统的排气装 置有集气罐、自动排气阀和 手动排气阀。
a.集气罐:安装在采暖系统最 高处。热水由管道流入集气 罐后流速急剧降低,水中的 气泡便自动浮于水面,集聚 于集气罐的上部空间,自动 或手动打开排气阀通过上部 的排气管将空气排出。
b.手动排气阀:当散热器设置 于系统局部高处时,应安装 手动排气阀。
单管上供下回式系统: 单管跨越式 单管顺流式。
采暖
双管下供下回系统:
特点:
1 .在地下室布置供水干管, 管路直接散热给地下室, 无效热损失少
2.在施工中,每安装好一 层散热器即可开始供暖, 给冬季施工带来方便。
3. 排出系统中的空气难。 排气:
1.顶层散热器手动排气。 2.集气管定期排气。
特点:具有室温均匀,舒适度 好、节省空间,并且其加热 管耐腐蚀、不结垢、承压高、 阻力小、易弯曲。埋地加热 管一次性设无接头,杜绝了 管道的渗漏。
通 司
3350
4250
2000
250
3660 2200
250
采暖
4250
1970
600
固定衣柜
100
2310
3300
250
B/250-106
伸缩节
膨 胀 缝
组成:
阀体部分和感温元件部分
热计量表是用来计量用户 耗热量的多少,可显示热 消耗量、供回水温度、累 积工作小时数和总流量。
组成:积分仪、温度传感器、 热量计
采暖
组合式热计量表
整体式热计量表
采暖
§12-3 采暖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一、采暖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总原则:保证使用;走向合理;调节方便;有利平衡;
1.采暖系统的组成: 由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和热媒利用(散热设备)
三部分组成。
原理:热媒在热源中被加热,吸收热量后由供热管道送至室 内,通过散热设备放出热量,使室温升高,而热媒经回收管 道返回热源重新被加热,如此往循环,不断将热量由热源输 送到室内以补偿建筑物维护结构的热量损耗,保持室内一定 温度。
自动排气阀:
采暖
原理:采用浮球式启闭方式,即当排气完毕水进入时, 浮球被托起上移,带动连杆关闭排气口,自动排气阀可使 系统内的口气随有随排,不需人工操作。
采暖
四、疏水器
是蒸汽采暖系统的专用器具,其作用是阻止蒸汽通过并 自动排除凝结水。一般设于用汽设备后面,或立管下部,或 室内凝结水干管末端。
型式:恒温型、机械性、热力型
采暖
各类散热器图
采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