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专家库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我市建设领域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简称联合会)设立专家库。
为了规范专家库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联合会专家库是北京市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专家资源库。
第三条加入专家库由本人自愿申请,单位推荐,经联合会批准后,便可成为专家库成员,并由联合会颁发专家聘任证书。
第四条专家库的专家,分为十四个类别。
即:质量管理专家、安全管理专家、教育培训专家、诚信企业评审专家、科技创新评审专家、工程建设BIM成果评审专家、绿色施工评审专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果评审专家、达标竞赛评审专家、团体标准编制专家、人民调解员、合同管理专家、造价管理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第五条入库专家应接受联合会组织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学习。
第六条国家级行业协会需联合会推荐专家,一律由联合会专家库中择优遴选。
第七条联合会办公室负责专家库的统筹管理工作。
第二章入库专家条件第八条入库专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工程建设行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的履行专家职责。
(二)具备高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专业管理方面业绩显著人士。
(三)施工单位、科研院所等工程建设领域具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学者及业内资深人士。
(四)身体健康,年龄35岁~65岁(特殊情况下年龄可适当放宽),能胜任专家工作,按时参加联合会组织的专家活动。
第九条入库专家应具备的专业条件(一)质量管理专家1、土建质量管理专家(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施工经验;掌握北京市优质工程的评选标准及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国家优质工程奖和詹天佑奖的评选标准;熟悉创建国家级优质工程的做法及要求。
(2)掌握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3)从事工程质量管理工作15年以上,在北京业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特级企业主管质量科技工作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或部门负责人;一级企业主管科技工作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或在施工现场主持过大型重点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且业绩突出。
2、机电质量管理专家(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施工经验;掌握北京市安装工程优质奖评选标准,熟悉创建优质工程的做法及要求。
(2)掌握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3)在相关领域从事质量管理工作15年以上;在北京业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担任过一级以上企业主管质量科技工作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或部门负责人;或在施工现场主持过大型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且业绩突出。
3、QC小组活动评审专家(1)具有5年以上质量管理及QC小组活动推进工作经历,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具有国家级QC小组活动诊断师资格,并在有效期内。
(3)熟悉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熟悉工程建设行业的特点。
(4)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安全管理专家1、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政策和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
2、熟悉和掌握对“高、大、异型”脚手架、塔吊、外用电梯、电动吊篮、物料提升机、基坑支护、模板工程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审核及验收工作。
3、熟悉劳动防护用品及职业病防护设施使用需求。
4、熟悉并掌握机电设备、起重设备、垂直运输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的安装技术要求及安全运行管理要求;针对不同阶段暴露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办法,纠正违章行为。
5、参与过安全事故及人身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能从技术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制定防范措施。
(三)科技创新评审专家1、科技工作成绩突出,对工程建设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该类专家,享有入库优先权。
2、熟悉国家级协会有关科技成果奖的评选要求;主持或作为技术骨干参与过国家级工程项目的科研、管理工作;创造过国内本专业重大技术突破,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的工法及发明专利。
该类专家,享有入库优先权。
3、近三年,公开发表过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或应用价值的专著或论文。
4、近三年,主持或参与完成,并通过权威机构鉴定、评价或评估的科研成果;本人或是某项重大研究成果的学术带头人或主要成员。
5、熟悉并掌握建设部十项新技术及“四新”技术应用。
6、参与过国家行业标准编写、科技成果鉴定及危险性较大施工技术方案评审等。
该类专家,享有入库优先权。
(四)工程建设BIM成果评审专家1、熟悉工程建设BIM应用的相关法规、政策、规范、标准。
2、掌握BIM综合应用技术,熟悉BIM专业知识和工具的使用,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掌握BIM建模技术,能够立体地展示技术方案,进行虚拟施工演练。
4、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权威性。
荣获BIM推广使用奖励者优先入库。
(五)绿色施工评审专家1、熟悉绿色施工的法规、政策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2、参加过国家或省部级组织的绿色建筑及绿色建造培训并且获得结业证书。
3、参加北京市或全国创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成效显著;本人具备对绿色施工的评价及指导能力。
4、掌握本专业技术发展状况;能够提供相关的政策咨询及技术咨询;能够协助制定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
(六)教育培训专家1、掌握有关领域、专业的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相关领域和专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熟悉并掌握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和基本流程;具备相当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准;专职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十年以上或兼职从事教育培训工作五年以上。
3、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从业资质或业内资深人士。
4、逻辑思维好,语言表达能力强,具有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5、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式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习兴趣;可独立开发培训课程和测试试题。
6、热爱教育培训工作,具有教育、心理学基本常识,善于体察学员反应,能够准确控制教学过程,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
(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果评审专家1、掌握《北京市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和评价办法》。
2、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3、熟悉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4、在建筑企业管理岗位或从事项目管理工作10年以上;在北京业内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5、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八)诚信企业评审专家1、具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企业管理知识。
2、熟悉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状况,在建筑企业管理岗位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在北京业内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3、熟悉《北京市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市场行为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4、掌握北京市诚信企业评定与管理办法;掌握诚信企业评定的标准和考核指标。
5、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九)达标竞赛评审专家含北京市优秀项目经理评审、北京市优秀建造师评审、北京市建筑工程先进企业评审等。
1、掌握北京市关于优秀项目经理、优秀建造师、建筑工程先进企业的评选标准和条件。
2、熟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及《北京市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市场行为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3、熟悉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状况,了解企业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标准与要求。
4、在建筑企业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在北京业内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十)团体标准编制专家1、掌握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标准方面的政策、法规。
2、熟悉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图集及体系构架。
3、能提出标准立项建议与定位,确保新编制标准(包含团体标准)与现行标准的衔接及推广。
4、参加过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图集编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十一)人民调解员1、热爱人民调解事业,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掌握一定的调解方法和调解技能。
2、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知识与经验和三年以上人民调解的从业经验。
3、具有预防、减少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对出现的矛盾纠纷能够提出调解意见。
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述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十二)合同管理专家1、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北京市关于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掌握合同条款内涵和编制要求。
2、熟悉合同审查工作程序,明晰合同的评审、签订、履行、变更、验收、监督、归档等环节的关键控制点。
3、掌握工程变更单价、索赔和征地拆迁费用等事项的审定,能够主持合约会谈,处理合同纠纷,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4、熟悉合同档案管理工作。
5、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专业协会共享专家资源。
(十三)造价管理专家1、熟悉工程造价确定方法与控制手段;熟悉有关工程造价管理、招标投标管理等政策法规。
2、具有丰富的经济合同和企业管理知识,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熟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与定额,有较强的工程造价分析、管理能力。
4、能够熟练的运用造价管理软件独立地处理实际问题。
5、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专业协会共享专家资源。
(十四)人力资源管理专家1、熟悉和掌握国家及北京市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可结合实际制定符合本单位特点的人力管理管理政策及规章制度等。
2、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工作十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知识和工作经验;对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员工关系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等具有较深入的认识,能够指导各个职能系统工作。
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可熟练使用现化代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及软件等。
5、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专业协会共享专家资源。
第十条申报材料清单及要求(一)申报材料清单1、入库专家登记表(见附件1)。
2、在职证明。
3、专业技术职称扫描件。
4、曾担任过的各类型评审专家的证书或聘用文件扫描件。
5、发表的论文、专著、工法及专利(近3年)。
6、个人获奖的主要论文扫描件(近3年)。
7、个人所获荣誉证书(近3年)。
(二)申报要求1、将上述材料用A4规格纸打印,用平装胶钉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