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力量举

力量举

什么是力量举力量举是最正统的力量运动,也是公认的发展力量最全面和高效的运动。

克雷格瓦格纳说:“力量举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权杖。

”古往今来的大力士大多都是力量举运动员,或者将力量举作为主要训练项目。

力量举的核心是将劳动和运动中最常用的动作进行精简,形成一些简单的短时间的发力动作。

这些动作浓缩了人们的绝大多数发力方式,它们就像一块块积木,构筑起各种复杂的力量动作的基础。

力量举动作都是最基础、最核心,同时也是无法再进行分解的简单动作。

最著名的力量举动作并不是只有这三种,而是分为蹲类、拉类、腿举类和推荐举,总共有上百种动作。

力量举训练的是人的最大力量,而不是力量耐力或其他。

因此,力量举比赛是比举起的绝对重量,而不是次数或速度等。

力量举使用的基本器械是杠铃,此外还有深蹲架、卧推架、腿举机等。

加杠铃片是配重的主要方式。

杠铃片有英式和德式两种,二者的重量略有差别。

杠铃片通常有以下规格:银白色杠铃片重110磅(或50公斤),红色杠铃片重55磅(或25公斤),蓝色杠铃片重45磅(或20公斤),黄色杠铃片重35磅(或15公斤),绿色杠铃片重25公斤(或10公斤),白色杠铃片重10磅(或5公斤),黑色杠铃片重5磅(或2.5公斤),橘黄色杠铃片重3磅(或1.25公斤),银白色杠铃片主要用于腿举或超过1000磅的深蹲。

固定杠铃片的卡锁重5磅(或2.5公斤)。

普通杠铃杆重45磅(或20公斤),或7英尺(或2.2米),直径1英寸(或2.5厘米)。

如果进行1000磅以上的深蹲试举,则使用65磅(或30公斤)的杠铃杆。

力量举的发展历程力量举是历史最悠久的力量运动,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

古埃及人在劳动中发现了进行力量训练的必要性,同时提炼出两种最基本,最有价值的动作:深蹲和硬拉。

将这二者组合起来练习,可以满足大多数劳动方式的需要。

搬运较轻的物体主要使用硬拉的方式,搬运较重的物体主要使用深蹲的方式。

但是训练器械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力量举的发展,当时的器械主要是石块,原本,有时同样也会充分配重。

有趣的是,现在壮汉运动的很多项目都是早期力量举训练的模拟。

由于配重有限,再加上其他条件的限制,当时的运动水平是很低的。

据记载,上下埃及统一以前上埃及最著名的大力士大约能深蹲9000磅,硬拉500磅。

虽然并不惊人,但是对于满足劳动所需已经足够了。

再说,以当时的训练水平,练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难得了。

早期的力量举水平几乎完全取决于训练器械的先进程度。

据说巴比伦和欧洲在公元前4000年已经有了青铜器,但那时可不会把稀有的青铜器用于力量举训练。

不过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希腊,大力士们已经开始用青黄或铁铸造的圆球杠铃训练了。

但是训练器械仍然非常稀少,因此大力士们大多数聚集在一起训练。

这种方式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

当时的人们还发明了一种台子,可以用它练习深蹲许多重物,作为配重。

这样一个简单的创意在接下来的几千里竟然成了练习大重量深蹲或腿举的主要途径,今天它仍然是壮汉运动的重要比赛项目。

由于器械的先进性有所提高,渐次加重的训练方法成为可能,这是古希腊人为力量举训练理论做出的一大贡献。

但在当时要真正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因为圆球杠铃重量是固定的,当然深蹲台可以做到这一点。

后来的人们又想出一个办法,把圆球杠铃做成空心,往里面放铁砂其他重物用以调节重量。

就在这样艰苦的训练环境下,希腊的大力士们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尤其是在雅典和斯巴达。

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雅典,曾有位大力士伯拉齐亚蹲起过1400多磅的重量,超过今天力量举冠军的成绩。

在军事圣地斯巴达,深蹲和硬拉更是被作为男子的必修课。

进入中世纪以后,力量举一直是骑士训练的核心课程之一。

在法兰克王国、深蹲、硬拉、腿举、箭步蹲、挺举、抓举和弯举是骑士们的必练项目,量举动作。

中世纪的力量举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北欧、苏格兰、普鲁士和俄罗斯。

“像北欧海盗一样强壮”是当时大多数欧洲男人的理想,而穿裙子的苏格兰男人则用他们强壮的大腿把“高地运动”一直带到今天。

中世纪的力量举比赛已经非常流行,在很多地方成为男子主要的运动比赛。

汉堡的力量举比赛包括深蹲、硬拉、腿举、箭步蹲、挺举、抓举、弯举、前蹲、推举、负重跑10个项目,而伦敦的力量举比赛只有深蹲、硬拉、腿举3个项目,几乎每个地方的比赛项目设置都不一样。

10——19世纪可以说是力量举的黄金时期,大约在18世纪,力量举的水平达到了顶峰。

这时力量举运动所需的各种条件都已经具备。

在欧美,男子追求力量几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拥有力量就能获得前途,地位和荣誉。

这一时期大力士的社会地位是最高的,涌现出来的大力士最多,水平也最高。

根据记载,维尼·瓦连杰能深蹲86倍体重的重量(超过17000磅),而克雷恩·马尔托夫能腿举182倍体重的重量(超过36000磅)。

按照今天学术界的一般看法,这些记载显然是经过了很大夸张的,但当时大力士的成绩肯定大大超过今天。

萨克森博物馆陈列着世界上最重的圆球杠铃,重达1900磅,19世纪俄罗斯著名的大力士表演团的看家节目是4名大力士表演的台式腿举,最多的一次台上站了200多人。

1910年,在法兰克福体育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了片杠铃,又称贝格杠铃(圆球杠铃)。

使用杠铃片或配重片的腿举机、腿屈伸器以及其他先进的器械也接连出现,它们逐渐取代了圆球杠铃和重量台。

可惜运动员的力量并没有像飞速发展的科技一样增长。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对力量的要求越来越低,智力取代力量成为男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大力士的地位也逐渐下降。

力量举运动的水平开始走下坡路。

特别是上世纪初期到中叶的“拜上现象”加剧了这种趋势。

在1960——1975年之间,力量举滑到了谷底,一些超重量级力量冠军的深蹲成绩还不各1000磅。

扭转颓势成了力量举界的首要任务。

1972年,各大力量举组织第一次统一了年龄组和级别的设置,并将主流的比赛项目减少到3项——深蹲、卧推、硬拉。

现代力量举之父——弗雷德·哈特菲尔德起了关键作用。

唐瑞恩胡特成了现代力量举的第一位明星,他将力量举冠军的深蹲最低标准重新定格为1000磅。

20世纪90年代,力量举重新开始了快速发展。

埃迪·科恩、布伦特·迈克塞尔、史蒂夫·高金斯、里奇·德尔克雷恩、埃格·舍斯塔科夫等一大批明星竞相登场。

特别是迈克塞尔和高金斯,他们将超重量级深蹲纪录一再提高。

现在超重量深蹲纪录已经恢复到了1100磅,但是大力士们对更大重量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相信新的更高的纪录一定会不断涌现出来,现代的大力士们一定能赶上并超越前人。

我们承认:通过普通力量训练的方式同样可以获得一些肌肉和强壮的体格。

但健美运动员的体格和力量举以及举重等运动员的体格却是有很大不同的。

健美,并不是一味追求大,壮。

而是在肌肉充分发达的基础上达到协调,匀称。

如果从专业健美的角度来衡量成品的肌肉,不光是要看肌肉大不大。

还要看皮脂,皮下水分是否够少,肌肉的饱满度,力度,密度,刻度,形状是否理想。

最后还要看整体效果,看比例,看匀称度,看协调和美感。

竞技健美要求是,头小,肩宽,背宽而厚,腰细,髋窄,臀小而结实。

上身短,下身长。

整体呈现X型。

我们也不否认,在某阶段,借用一点普通力量的训练技术,可以使体格更宏大。

但如果过多的使用超大重量的力量训练,而不重视体格的精雕细琢,不重视体格的协调和匀称,最终不会得到理想的健美体格。

我觉得,某些人也许根本没有弄清楚健美训练和其他力量训练的区别。

在他们看来,健美和普通力量训练,就是使用的重量,组数,次数上不一样。

其实,两者的目的和具体实施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举重,力量举,终极目的都是讲重量从A点移动到B点。

举起负重是他们的目的,至于肌肉,不过是附属产品而已。

举重,力量举的发力方式主要是协同发力,爆发性发力。

讲究的是全身各部位肌肉一起合作,将某个大重量的负重举起来。

训练特点是重量大,组数多,次数少。

在此训练过程中,主要相关肌肉可能都会受到一定刺激。

但是,有些不需要刺激到的地方也刺激到了,某些在健美审美角度要突出训练的肌肉没刺激到或刺激很小。

所以,就可以经常见到举重、力量举或大力士运动员体格粗壮,但不好看。

斜方大,肱三头大,腰粗,臀大。

肩小,胸平,肱二头差。

大腿一般或基本没分离度,股4好,股2差,小腿差。

整体体格没有细节,肌肉平坦,立体感不强。

健美训练的终极目的是发达目标肌群。

发达肌肉是他们的目的,至于力量,不过是工具而已。

健美的发力方式主要单块肌肉主动发力,小肌群协同,节奏性发力为主,爆发性发力辅助。

讲究的是如何在每组每次的训练上,将单块肌肉承受的刺激最大化。

训练特点是中等重量为主打,大,小重量相结合。

而且健美的大、小、重量的定义和力量举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是按严格执行动作标准的前提下,按每组举起的次数来区分。

一般6次以下,就是所谓的大重量。

8---12次,中等重量。

12-以上到15次或更多,小重量。

其实这种以次数来区分重量的观点也不是很科学。

如果你是练健美发达肌肉为主要目的,就应该好好看看下面一段话。

“我们要在空间几何学,力学,解剖学的基础上分析出每个动作最佳的初始位置,最佳的动作轨迹,最佳的速率控制,最大限度的隔离协同肌,最大程度地刺激目标肌。

现在很多动作虽然很多人在做,但效率差的非常多,我们不要只把目光只停留在重量和力量上。

重量只是一个数字,力量只是一个工具。

而且这些永远是相对的。

在健美运动中,最重要的东西是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

”如果真正把一个力量举运动员和一个肌肉很发达的健美运动员放在一起比较,在体重,身高,皮脂都相等的情况下,那最后还是健美运动员的体格看起来更大。

你肯定要问为什么对吧,这就是因为高级健美运动员的肌肉都是均匀发展的,每块肌肉都是独立分离的,看起来就更有立体感,更有细节,也就是更大。

有的健美运动员上台比赛的时候看起来比平时没减脂脱水的非赛季更大,也是同样的道理。

从事其他力量训练的壮汉所谓的“壮”可能单纯指体积,围度。

如果用皮尺量的话,有的力量举运动员的围度确实大于同体重的健美运动员。

可是别忘了,力量举或大力士还有举重运动员一般脂肪比较多,水分比较重。

如果严格的计算瘦体重,也就是纯肌肉量的话,他们肯定是要输给健美运动员的。

你说你就喜欢那样比较“壮”的体格,OK,我们肯定尊重你的选择。

但如果单纯从视觉角度来看,很少有力量举或举重运动员的体格看起来比罗尼或马库斯还大的。

健美运动员独特的头肩比例,肩腰比例,加上肌肉的极度饱满和分离,狰狞的血管,一丝丝清晰异常的肌肉纤维,如同钢铁一样坚硬的肌肉质感。

这些使他们在视觉上是绝对最夸张的。

其实,不管是举重还是力量举,他们都强调在不断发展力量的同时,保持或减小体重。

因为力量比赛的规则就是,在举起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重小的获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