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南径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分说明普宁市南径镇人民政府二○一五年三月普宁市南径镇人民政府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总评分统计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值得分自评他评一、政府责任(69分)(一)规划与机制(18分)1.1.13 31.1.23 31.1.33 1.51.1.43 31.1.53 31.1.63 3(二)改善办学条件(38分)1.2.110101.2.23 31.2.36 61.2.46 61.2.55 4.61.2.64 41.2.72 21.2.82 2 (三)师资队伍建设(13分)1.3.15 51.3.287.4合计69 66.5二、教育管理与素质教育(31分)(四)规范办学行为与素质教育(22分)2.4.13 32.4.23 32.4.33 32.4.43 32.4.53 32.4.62 22.4.73 3 (五)办学成效(9分)2.4.82 22.5.12 22.5.23 32.5.32 22.5.42 2合计31 31得分总计100 97.5普宁市南径镇人民政府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分说明及材料目录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值自评分他评分政府责任(一)规划与机制1.1.1 3 3评估标准1.1.1制定教育“创强”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教育强镇创建工作;建立健全镇党委政府教育领导体制,镇党委、政府把教育工作作为镇、村及有关部门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政府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教育工作情况;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评分方法本指标需通过查阅乡镇(镇)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党委、政府文件等档案和听取汇报进行评分。
自评说明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
历任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制定《南径镇“十二五”发展规划》时,着重把教育发展纳入规划中。
研究并制定了《南径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南径镇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南径镇党委书记陈瑞宏同志亲任领导小组组长,镇人民政府镇长王础鹏同志任领导小组副组长,积极推进教育强镇创建工作,在创建教育强镇过程中,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学校现场办公,解决学校碰到的困难。
镇党委、政府把抓好教育工作列为镇、村(居委会)主要领导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定期向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教育工作。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尊师重教氛围浓厚,每年都开展教师节庆祝、表彰活动,对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给予相应的表彰及奖励,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
全镇不断涌现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教师安教、乐教蔚然成风。
该指标自评得3分。
资料目录资料编号资料名称盒次1-1-11创建教育强镇文件及资料1 2创建教育强镇责任书3近三年镇党委、镇政府研究教育工作的有关会议记录或文件资料编号资料名称盒次1—1—14南径镇镇创建教育强镇责任书1 5镇党政有关建立教育领导机构的文件6镇主要领导及分管教育领导深入学校调研情况统计表7镇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教育领导深入学校调研的资料8镇、村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方案9近三年镇、村为教育办实事情况统计表10近三年镇政府工作报告11市、镇尊师重教有关文件12近三年镇庆祝教师节活动的资料13近三年镇党政领导慰问教师情况14近三年镇、村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情况15镇、村成立教育基金会奖教奖学有关文件资料16近三年市、镇表彰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及个人的文件资料负责人苏华东陈琼普宁市南径镇人民政府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分说明及材料目录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值自评分他评分政府责任(一)规划与机制1.1.2 3 3评估标准1.1.2多渠道筹措教育创强经费,积极发动乡贤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捐资助学。
评分方法本指标需通过听取汇报和访谈进行评分。
积极发动乡贤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捐资助学并且成效明显的得3分,积极发动过没有成效的扣1.5分,成效不明显的扣0.5分。
普宁市南径镇人民政府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分说明及材料目录自 评 说 明多年来,我镇始终立足于“科教兴镇”的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教,建立健全教育领导机制,制订了镇领导挂钩联系学校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共安排25位领导挂钩全镇各中小学校,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每年为教育办若干件实事。
特别是今年来多次召开创强工作会议,宣传创强工作,并研究和解决全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创强”为契机,多方集资,掀起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捐资助教的热潮。
每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按照地方政府规定,分项目、按比例投入义务教育所需经费,为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
近三年来,我镇共筹得教育创强经费6884.5万元,其中乡贤和社会力量捐款1700多万,用于学校校舍建设、体育场地建设、教学设施设备购置。
该指标自评得3分。
资 料 目 录资料编号 资 料 名 称盒次1—1— 2 1 近三年社会和个人捐资助学情况统计表 22 近三年社会和个人捐资助学典型事例3近三年市、镇召开表彰捐资助学社会组织和各界热心人士资料负责人李学军 陈喜波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自评分 他评分政府责任(一)规划与机制1.1.3 3 1.5评估 标 准1.1.3镇党委、政府积极解决镇内中小学新增建设用地和学校土地使用证等问题,有土地使用证的学校比例逐年提高。
普宁市南径镇人民政府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分说明及材料目录评分 方法本指标需查阅建设用地、学校土地使用证等证明材料并通过听取汇报和访谈进行评分。
自 评 说 明近年来,在标准化学校建设中,镇党委、政府积极发动乡贤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为教育事业捐资1700多万元,积极解决镇内中小学新增建设用地等问题,其中田南小学新征地30亩、大埔寮小学新征地40亩、磨坑小学新征地25亩,橫山尾小学新征地20亩,有效的促进我镇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解决镇内中小学新增建设用地和学校土地使用证等问题,但虽采取措施但新增建设用地和解决学校土地使用证等问题成效不明显扣1.5分。
该指标自评得1.5分。
资 料 目录资料编号 资 料 名 称盒次1—1—31 镇、村解决学校新增建设用地情况 32学校办理土地使用证情况资料负责人苏华东 李学军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自评分 他评分政府责任(一)规划与机制1.1.4 3 3 政府责任普宁市南径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分说明及材料目录评 估 标 准1.1.4依法履行职责,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由于经济、生活、行动等带来的入学困难。
评分 方法本指标需通过查阅档案、访谈和听取汇报进行评分。
依法履行职责,依法依规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得1分,否则0分;采取措施切实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由于经济、生活、行动等带来的入学困难的得2分,未采取措施的扣2分,已采取措施但成效不明显的扣1分。
自 评 说 明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健全相关制度,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入学通知”制度,每学期开学前后采取措施,切实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由于经济、生活、行动等带来的入学困难,组织入学工作成效显著。
该指标自评得3分。
资 料 目 录资料编号资 料 名 称盒次1—1—41市、镇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的有关文件和资料 42 近三年市、镇实施组织入学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的文件3 各村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乡规民约4 近三年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入学通知”制度有关资料5 近三年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典型材料6 市、镇关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问题的相关文件7 近三年镇、村、校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情况统计表 8近三年镇、村、校帮扶困难学生入学的典型事例资料负责人 苏华东 陈喜波政府责任(一)规划与机制1.1.5 3 3 评估标准1.1.5积极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无违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现象。
评分方法本指标需通过查阅档案、访谈和听取汇报进行评分。
积极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的得1.5分,否则,没有防止辍学措施的扣1.5分,已采取措施但成效不明显的扣1分;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无违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现象,得1.5分,否则,有违法招用童工现象的扣1.5分。
自评说明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健全相关制度,每学期开学前后,镇领导和相关部门都到各社区、各中小学督查学生入学工作,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依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障外来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免试就近上学、与本地学生同等待遇”的原则,解决了全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读书问题,为其提供平等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条件;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签订的无违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责任书,经多次督查,无发现有企事业单位违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近几年我镇小学生年辍学率为0%,中学生年辍学率为1.5%以内,“防流控辍”工作卓有成效。
该指标自评得3分。
资料目录资料编号资料名称盒次1—1—51 近三年市、镇有关“防流控辍”工作的文件52 近三年镇、村、校“防流控辍”的工作总结3 近三年“防流控辍”先进单位与个人典型事例4 有关部门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是否招用义务教育适龄儿童5 近三年“普九”巩固率资料负责人苏华东陈喜波普宁市南径镇人民政府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分说明及材料目录普宁市南径镇人民政府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自评分 他评分 政府责任 (一)规划与机制1.1.633评 估 标 准1.1.6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全镇80%以上的中小学校实现“一校一章程”;依法维护和整治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和良好周边治安环境。
评分 方法本指标需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听取汇报进行评分。
全镇(乡、镇)80%以上的中小学校实现“一校一章程”,上述要素均达到的得2分,否则0分;能采取措施依法维护和整治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和良好周边治安环境,成效明显的得1分,否则,未采取措施的扣1分,采取措施但成效不明显、周边环境不符合有关要求的扣0.5分。
自 评 说 明镇党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健全相关制度,全镇所有中小学校都实现“一校一章程”,各学校有依法治校实施方案且落实,普法工作有规划、有措施、有总结,全体教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专门的学法培训;我镇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严格抓好教育安全管理工作,成立了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与各村(居委会)、各学校(幼儿园)等相关责任单位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为学校装上了视频监控系统,配备足够的防暴器材,并成立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对学校及周边环境和交通安全隐患进行综合整治与管理,有效维护了学校的治安环境和学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