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物探报告XXX超前探瞬变电磁法物探实验报告
[请输入公司名称]
[请输入公司地址]
2013年8月9日
编制人员编制:
技术审核:
参加人员:
资料处理:
施工单位:
地址:
电话:
传真:
前言
在巷道适当位置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进行探测,依据矿井水文地质地质资料,探测XX顺槽迎头超前探瞬变电磁法探测150m范围内含水情况,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一、物探勘探任务及目的:
1)基本测线3条,每条测线11个物理点,总计33个物理点。
图示箭头的位置为探测区域。
(米。
)
2)探测为XX轨道顺槽迎头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3)分析测区内含水构造形态、水力联系。
4)对测区内煤层开采或水害治理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5)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二、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及质量评述
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试验施工布置与工作量,沿迎头,布置测线3条(斜向上45°、顺层方向、斜向下45°方向),通过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3条测的实测剖面。
2.施工技术措施,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 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4匝,接收线圈匝数40匝。
供电电流档为50A,供电脉宽10ms,采样率16µS。
每个测点至少采用30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确保了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3.质量评述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试验数据采集,严格按《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执行,并通过加大发射功率的方法增强二次场,提高信噪比等方法,保证了本次试验的数据采集,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
三﹑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
1.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基础
本次物探资料的解释工作是在条件试验基础上,采取由已知到未知,由点到线,由
2
4
6
8
1012
14
16
18
10-2
10
-1
10
10
1
10
2
10
3
10
4
X
归一化电位值V (微伏/安)
TEM 线多测道剖面图
400 470 553 650 764 898 1055 1240 1458 1713 2014 2367 2782 3271 3844 4519 5311 6243 7338 8626101391191814008164661935422750267403143236946434275104560000
线到面,由简单到复杂的解释原则。
首先对探测数据进行地下半空间和地形较正,消除地形对采集数据的影响。
其次对地质不均匀体进行较正,消除不确定地质因素对所采集数据的影响。
通过数据处理,给出了每条测线探测的等视电阻率剖面图。
最后结合地质资料,把物探异常转化为地质异常。
仪器采集的原始数据为归一化电位值即电位对电流的比值。
将数据室内回放,原始数据打开后呈现如图7所示的两部分曲线,纵坐标表示某个测点的实测V/I 值,从上到下依次为1~32道,可以选择更多道数。
图5 多测道视电阻率剖面图
分别表示值为10-2到104,以对数方式显示,横跨六个数量级,单位为“微伏/安培”;横坐标表示该记录的若干个测点记录,即实际采集了多少个采样点;“x ”表示第几个测点记录,“y ”表示该测点某测道的实测V/I 值。
图例右侧表示多测道时间的标注,时间从400微妙开始到60ms 结束,中间分32个测道,不同测道用不同颜色标注。
从这个剖面图上可以简单的横向分析出测区的电性大致分布趋势,峰值越大表示该区域地下的导电性较好,视电阻率就越趋于小,相对显示低阻异常。
这是在后续的数据处理及异常区判断一个原始根据。
纵向可从多测道图的疏密程度来分析不同深度视电阻率的高低,曲线密集处表示该区域地下的导电性好,视电阻率小;曲线稀疏处表示该区域导电性差,视电阻率高。
经过相关计算可以得出每个测点的视电阻率值,然后用作图工具成图可以结合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直观地判断测区岩层的电性分布特点。
2.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
1).XX 轨道顺槽迎头超前探斜向上45°方向视电阻率剖面图资料解释
-160-140-120-100-80-60
-40
-20
20
40
60
80
100120
140
160
斜向上45°方向(顶板)
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0
23456781012.515306090120150180异常区一异常区二
异常区三
上图为XX 轨道顺槽掘进头超前探斜向上45°方向(顶板)扇形图
(1)1#低阻异常区位于掘进头左侧帮,与硐轴线夹角60°,距离掘进头左侧帮约30~140 m 处,异常形态呈带状。
该异常位于掘进头左侧帮,该区域低阻异常反应较为明显,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建议左侧帮方向的钻探验证。
(2)2#低阻异常区位于掘进头右侧帮,与硐轴线夹角45°,距离掘进头约40~120 m 处,异常形态呈水平带状。
该区域低阻异常反应较为明显,建议钻探验证。
(3)3#低阻异常区位于掘进头右侧帮,水平向右,距离掘进头约60~120 m ,异常形态呈带状。
建议钻探验证。
2).XX 轨道顺槽迎头超前探顺层方向视电阻率剖面图资料解释
-160-140-120-100-80-60-40-20
0204060
80100120140160
顺层方向
10203040
50
60708090
1001101201301401501600
10203040506070
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0
23456781012.515306090120150180异常区一异常区二
异常区三
上图为XX 轨道顺槽掘进头超前探顺层方向扇形图
(1)1#低阻异常区位于掘进头左侧帮,与硐轴线夹角60°,距离掘进头左侧帮约30~140 m处,异常形态呈带状。
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建议的钻探验证。
(2)2#低阻异常区位于掘进头左侧帮,与硐轴线夹角30°,距离掘进头约40~120 m处,异常形态呈水平带状。
建议钻探验证。
(3)3#低阻异常区位于掘进头右侧帮,距离掘进头约40~120 m,异常形态呈带状。
建议钻探验证。
3).XX轨道顺槽迎头超前探斜向下45°方向视电阻率剖面图资料解释
(1)1#低阻异常区位于掘进头左侧帮,水平向左,距离掘进头左侧帮约30~140 m 处,异常形态呈带状。
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建议的钻探验证。
(2)2#低阻异常区位于掘进头左侧帮,与硐轴线夹角45°,距离掘进头约30~120 m处,异常形态呈水平带状。
建议钻探验证。
(3)3#低阻异常区位于掘进头右侧帮,水平向右,距离掘进头约30~120 m,异常形态呈带状。
建议钻探验证。
七、建议
1. 根据“有掘必探,有疑必探,物探先行,钻探跟进”的精神,物探报告作为钻探设计的重要依据,建议矿方结合物探资料进行相应的钻探验证,避免造成意外水害事故。
2. 本次探测图中蓝色区域为低阻异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