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摘要】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写作活动中的兴趣,开启他们心灵的智慧,点燃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

【关键词】培养学生多看多想;指导学生会说;会写
作文教学是门重要的课程,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写作活动中的兴趣,开启他们心灵的智慧,点燃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

课堂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时老师感到棘手的事,也是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其实,小学生作文属于习作性质,只能从“语句通顺、内容真实、抒发真情实感”上去要求。

只要他们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真实地用文字叙述下来,就应该给予肯定。

因此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指导培养学生多看多想
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

还要尽量让教学过程贴近生活。

将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纪录下来,也许就是以后习作时又一个很好的素材,不然也
许就是过眼烟云,等到作文时,哪怕你搜遍记忆的角落,也想不起任何一点相关的内容。

因此,“生活小镜头”这本纪录本就孕育而生了,让学生把从报纸上、电视中看到的重大的、有意义的新闻纪录
下来。

“生活小镜头”就成了同学作文内容的源头、活水。

在此基础上引导作文,很容易唤起创作的灵感,他们会挖掘素材,写出富有趣味性的文章。

如:在习作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爱……》,这是源于生活的半命题作文,可以写物、写景、写人等,只要自己喜欢,什么都可以写,大部分学生看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地写《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很有千篇一律之感。

但经老师点拨后,展开合理想象,创作灵感应运而生,学生的习作思路就大不一样了。

有一个学生写《我爱白色》,他写到了白色的和平鸽,又写到了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联想到了白色代表了纯洁。

整篇文章既流露出大胆的想象,又非常符合实际。

还有一个同学的《我爱早晨》,她从充满希望的早晨想到“我们的童年不正是人生的早晨吗?”“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这稚嫩的内容创造活动,必然给学生带来快乐,唤起不断创作的灵感。

语言来自于生活,指导他们多留心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产生想象和丰富的联想,多看课外书籍积累写作素材。

指导培养学生多想、敢想、会想,这就是智力和语言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心理因素。

教师应想方设法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把校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了。

二、指导培养学生会说、会写
有些学生非常怕写作文,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

何故?生曰:“无话可写。

”针对这一情况,这就需要老
师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材料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

要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材料。

①班会课是捕捉材料的一个窗口。

老师批评了谁,表扬了谁,这些内容都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不同性质的文章。

②每周一升旗时校长总结一周情况时所讲的话要应注意听讲,讲话的内容是小练笔的好素材。

③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如生活条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变化等。

④和周围人交往时,对这些人的看法或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

⑤学了一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对主人公说的话等等。

学生积累了大量写作的材料之后,自然会有感而发,再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空洞、无病呻吟的文章了。

生活有情文有情。

学生想得多了语言就丰富,说起来就流利。

会说才会会写,教师应引导学生解放心灵,开拓思想,做到实话实说,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培养学生敢说、多说、会说。

好的语言清晰流畅,有重点,不重复啰嗦。

我采取说作文训练,让学生根据作文训练要求,先对同桌说,再小组说,最后抽部分同学班上说。

大家议一议,老师也进行指导。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又可纠正学生在审题、选材中存在的问题,补充学生的不足之处。

写是想和说的结果,要做到会说才会写。

教师在训练中应该消除学生惧怕写作文的心理障碍,指明作文也就是根据要求把自己所想
的所说的用书面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写自己眼中看的、耳中听到的、心中想到的,说真话、吐真情,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想说的感受。

当然在写作时应先拟提纲,确定重点,明确中心,在根据提纲结合实际生活,抓住事物特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有条理有重点的写出来,就是一篇通顺的好文章。

在作文训练中,指导培养学生敢写、想写、多写,达到能说会写。

消除学生的惧怕感,不怕失败。

多动笔达到熟能生巧,培养学生写作情趣,进入习作意境即可突破写作难关。

三、指导学生反复修改
这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修改作文应注意六看:1、看文章的中心是否正确、鲜明。

2、看构成的内容是否真实,有无说服力,是否围绕中心。

3、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合理、连贯、详略是否得当。

4、看语言文字是否具有准确性、生动性,语句是否完整、通顺。

5、看有无错别字及标点符号是否使用正确。

6、看文章有无条增添删改的内容,对改写而未写的应补充进去,对中心无关的语句或重复部分要删除。

验过修剪后才将成为有理想的文章。

四、教师评讲
评讲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它起到给学生作文水平导航和评价的作用。

即使教师改得再仔仔细细,花了再多的功夫,如果不进行评讲,学生仍然不知道对错原因,不能提高习作能力。

通过评讲后再让学生在差的地方、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将会达到更佳的效果。

总之,我认为,只要在习作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上几点,作文就再也不会是教师教学和学生习作的“拦路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