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学:12固有免疫应答及其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免疫学:12固有免疫应答及其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 溶菌作用 ◦ 调理作用 ◦ ADCC
◦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抗菌作用的多肽、 酶类物质
瞬时应答阶段(0-4小时内) 早期应答阶段(4-96小时) 诱导适应性免疫应答阶段(96小时后)
1. 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
◦ 物理、化学、微生物屏障
模式识别受体(PRR)——病原相关分子模 式(PAMP)
氧依赖性杀菌系统、氧非依赖性杀菌系 统——杀伤病原体,消化、清除
◦ 加工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 ◦ 免疫调节
识别特点: 识别非己异物共同表达的分子
◦ 模式识别受体(PRR) ◦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
应答特点
◦ PRR识别PAMP,无需APC ◦ 固有免疫细胞聚集,无克隆扩增 ◦ 迅速产生效应 ◦ 无免疫记忆 ◦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特点
固有免疫应答
分泌趋化性细胞因子——趋化单核细胞和 中性粒细胞
补体——旁路途径激活 ◦ 调理作用 ◦ 过敏毒素作用 ◦ 趋化作用
溶菌酶
干扰素
1、巨噬细胞的募集、活化
合成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炎症反应 ◦ MIP-1/, MCP-1, IL-8 募集,活化 ◦ IL-1、IL-6、TNF- 炎症 ◦ 其他炎性介质 ◦ MBL
2、其他固有免疫细胞的作用 B1细胞——IgM NK细胞——KAR/KIR——穿孔素/
颗粒酶/FasL-Fas——凋亡 NK T细胞, T细胞
3、内部屏障
血-脑屏障:
◦ 软脑膜、毛细血管壁、胶质膜组成
血-胎屏障:
◦ 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 养层细胞构成
树突状细胞(DC)
维持时间



1. 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 DC、 M——加工、提呈抗原
2. 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 ◦ M:IL-12、IFN-→Th1→细胞免 疫 ◦ NKT、肥大细胞:IL-4 → Th2→体 液免疫
3. 协助适应性免疫发挥效应 ◦ 分泌趋化因子吸引效应T细胞到达感 染、肿瘤部位;
◦ 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协助Ab发 挥:
适应性免疫应答
主要参与细胞 黏膜上皮细胞, M, DC, T, B2 NK, NKT, T , B1
主要参与分子 C, CK, 抗菌蛋白, 酶 Ab
作用时相
0-96h
>96h
识别受体
PRR
TCR, BCR
识别特点
直接识别, 非己
TCR-Ag肽-0MHC ,BCRAg
作用特点
不扩增, 迅速, 无记忆 克隆扩增, 效应细胞, 免疫记忆
免疫应答
◦ 固有免疫应答(非特异性) ◦ 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
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在病原体
和抗原性异物的刺激下活化,吞噬、 杀伤、清除病原体和抗原性异物,产 生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反应过程。
参与固有应答的物质:
◦ 组织屏障
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 血-脑屏障 血-胎屏障
◦ 固有免疫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