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19 三角恒等变换-学会解题之高三数学万能解题模板【2021版】【解析版】

专题19 三角恒等变换-学会解题之高三数学万能解题模板【2021版】【解析版】

专题19 三角恒等变换【高考地位】三角函数学习中,有关求值、化简、证明以及解三角方程与解几何问题等,都经常涉及到运用三角变换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而三角变换主要为三角恒等变换,是常用的解题工具. 但由于三角公式众多,方法灵活多变,若能熟练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技巧,不但能加深对三角公式的记忆与内在联系的理解,而且对发展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大有益处. 在高考各种题型均有出现如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试题难度属中档题.方法一 运用转化与化归思想例1 已知1sin 33x π⎛⎫+= ⎪⎝⎭,则5sin 233x cos x ππ⎛⎫⎛⎫--- ⎪ ⎪⎝⎭⎝⎭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49【解析】第一步,利用各种角之间的数值关系,将它们互相表示,改变原角的形式:ππππππ-⎪⎭⎫ ⎝⎛+=-⎪⎭⎫ ⎝⎛+-=-3232,3235x x x x 第二步,运用有关公式进行变形,主要是角的拆变:5cos 22cos 23333sin x x sin x x ππππππ⎡⎤⎡⎤⎛⎫⎛⎫⎛⎫⎛⎫---=-+-+- ⎪ ⎪ ⎪ ⎪⎢⎥⎢⎥⎝⎭⎝⎭⎝⎭⎝⎭⎣⎦⎣⎦2cos212sin 3333sin x x sin x x ππππ⎛⎫⎛⎫⎛⎫⎛⎫=-+++=-++-+ ⎪ ⎪ ⎪ ⎪⎝⎭⎝⎭⎝⎭⎝⎭ 第三步,得出结论: 5sin 233x cos x ππ⎛⎫⎛⎫---⎪ ⎪⎝⎭⎝⎭ 1241399=-+-=,故答案为4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属于基础试题,本题的解答中注意角的整体性和配凑. 【变式演练1】【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已知,02πθ⎛⎫∈-⎪⎝⎭,且cos2sin 0θθ+=,则sin 4πθ⎛⎫+= ⎪⎝⎭( )A .22- B .4C .4D .24+ 【答案】B 【解析】 【分析】首先利用二倍角公式求出sin θ,再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出cos θ,最后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解:因为cos2sin 0θθ+=,所以212sin sin 0θθ-+=,解得sin 1θ=或1sin 2θ=-,因为,02πθ⎛⎫∈- ⎪⎝⎭,所以1sin 2θ=-,cos 2θ==所以1sin sin cos cos sin 4442πππθθθ⎛⎫+=+=-=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应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及二倍角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变式演练2】【2020届吉林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设1tan 2α=,4cos()((0,))5πββπ+=-∈,则tan 2()αβ-的值为( )A .724- B .524-C .524D .724【答案】D 【解析】【分析】利用倍角公式求得tan2α的值,利用诱导公式求得cos β的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求得sin β的值,进而求得tan β的值,最后利用正切差角公式求得结果. 【详解】1tan 2α=,22tan 4tan21tan 3ααα==-,()4cos cos 5πββ+=-=-,()(0,βπ∈,4cos 5β∴=,3sin 5β=,3tan 4β=,()43tan2tan 734tan 2431tan2tan 24134αβαβαβ---===++⨯, 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三角函数求值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诱导公式,正切倍角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正切差角公式,属于基础题目.方法二 运用函数方程思想例2 已知1sin 43x π⎛⎫+= ⎪⎝⎭,则sin42cos3sin x x x -= ( ) A.79 B. 79- C. D.【答案】B【解析】第一步,将把某个三角函数式看作未知数,利用已知条件或公式列出关于未知数的方程:由()sin4sin 3x sin3xcosx cos3xsinx x x =+=+可得:sin42cos3sin sin3xcosx cos3xsinx x x x -=-142sin 2422cos 2sin 2-⎪⎭⎫ ⎝⎛+=⎪⎭⎫ ⎝⎛+-==ππx第二步,得出结论: 所以原式97-=,故选:B 【点评】三角函数也是函数中的一种,其变换的实质仍是函数的变换.因此,有时在三角恒等变换中,可 以把某个三角函数式看作未知数,利用条件或公式列出关于未知数的方程求解.【变式演练3】【陕西省西安市八校2020届高三联考】已知sinα、cosα是方程5x 2﹣2=0的两个实根,且α∈(0,π),则cos (α+4π)=( )A .10B .﹣10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韦达定理可得sin cos 5αα+=,2sin cos 5αα⋅=-,结合(0,)απ∈,可得cos sin 0αα-<,根据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可得cos()(cos sin )42πααα+=-=此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sinα、cosα是方程5x 2﹣2=0的两个实根,所以sin cos αα+=2sin cos 5αα⋅=-,因为(0,)απ∈,且sin cos 0αα⋅<,所以sin 0α>且cos 0α<, 所以cos sin 0αα-<,所以cos()cos cossin sin444πππααα+=-(cos sin )2αα=-===2=-=.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韦达定理,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属于基础题.【变式演练4】【2020届河南省商丘周口市部分学校联考高三5月质量检测】已知tan θ是方程2610x x -+=的一根,则2cos 4πθ⎛⎫+= ⎪⎝⎭( )A .34B .12C .13D .15【答案】C 【解析】 【分析】将tan θ代入方程,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进行化简,求得sin 2θ的值,利用降次公式、诱导公式求得所求表达式的值. 【详解】由题意,2tan 6tan 10θθ-+=,则22sin 6sin 10cos cos θθθθ-+=,得22sin 6sin cos cos 0θθθθ-+=,得1sin cos 6θθ=,所以1sin 22sin cos 3θθθ==,所以21cos 21sin 22cos =422πθπθθ⎛⎫++ ⎪-⎛⎫⎝⎭+= ⎪⎝⎭111323-==. 故选:C.【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二倍角公式、降次公式、诱导公式,属于基础题.方法三 运用换元思想例3 若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22-. 【解析】第一步,运用换元法将未知向已知转化:令t =+βαcos cos ,则()()21cos cos sin sin 222+=+++t βαβα 第二步,利用特定的关系,把某个式子用新元表示,实行变量替换: 即()21cos 22+=-+t βα,所以()23cos 2-=-t βα 所以22322≤-≤-t ,即214214≤≤-t 第三步,得出结论: 所以214cos cos 214≤+≤-βα 【点评】本题属于“理解”层次,解题的关键是将要求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通过 代数、三角变换等手段求出取值范围.【变式演练5】【江苏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6月高考押题】已知sin cos αα+=则24sin cos αα+的值为____________. 【答案】1825【解析】 【分析】先平方求出sin 2α,再利用二倍角公式求出4cos α,即可求解. 【详解】,22sin sin =+βαβαcos cos +βαcos cos +sin cos 5αα+=()24sin cos 1sin 25ααα∴+=+=即1sin 25α=- 2123412sin 2122525cos αα=-=-⨯=123182452525sin cos αα+=-+=故答案为:1825 【点睛】此题考查二倍角公式,关键熟记二倍角的各种变形,属于简单题目.【高考再现】1.【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理数9】已知2tan tan 74θθπ⎛⎫-+= ⎪⎝⎭,则tan θ= ( )A .2-B .1-C .1D .2 【答案】D【思路导引】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结合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2tan tan 74πθθ⎛⎫-+= ⎪⎝⎭,tan 12tan 71tan θθθ+∴-=-,令tan ,1t t θ=≠,则1271t t t +-=-,整理得2440t t -+=,解得2t =,即tan 2θ=.故选D .【专家解读】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知值求值问题的解法,考查两角和的正切公式,考查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等学科素养.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三角函数有关公式进行计算. 2.【2017全国III 文,4】已知4sin cos 3αα-=,则sin 2α=( ) A .79-B .29-C . 29D .79【答案】A【解析】()2sin cos 17sin 22sin cos 19ααααα--===-- .所以选A.【考点】二倍角正弦公式【名师点睛】应用三角公式解决问题的三个变换角度(1)变角:目的是沟通题设条件与结论中所涉及的角,其手法通常是“配凑”.(2)变名:通过变换函数名称达到减少函数种类的目的,其手法通常有“切化弦”、“升幂与降幂”等. (3)变式:根据式子的结构特征进行变形,使其更贴近某个公式或某个期待的目标,其手法通常有:“常值代换”、“逆用变用公式”、“通分约分”、“分解与组合”、“配方与平方”等.3.【2018年全国I 卷】已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上有两点A(1 , a),B(2 , b),且cos2α=23,则|a −b |= A . 15 B . √55 C .2√55D . 1【答案】B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两点都在角的终边上,得到b =2a ,利用cos2α=23,利用倍角公式以及余弦函数的定义式,求得a 2=15,从而得到|a |=√55,再结合b =2a ,从而得到|a −b |=|a −2a |=√55,从而确定选项. 【详解】由O,A,B 三点共线,从而得到b =2a , 因为cos2α=2cos 2α−1=2⋅(√a 2+1)2−1=23,解得a 2=15,即|a |=√55, 所以|a −b |=|a −2a |=√55,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角的终边上点的纵坐标的差值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共线的点的坐标的关系,余弦的倍角公式,余弦函数的定义式,根据题中的条件,得到相应的等量关系式,从而求得结果. 4.【2018年全国卷Ⅲ】若sinα=13,则cos2α= A . 89 B . 79 C . −79 D . −89 【答案】B 【解析】分析:由公式cos2α=1−2sin 2α可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