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安全管理规定

电气安全管理规定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气作业人员的资质及日常操作管理要求;供电系统和用电设备的安全管理职责及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3.职责3.1 生产维护部对本程序的执行情况负监督、检查的责任;人事部负责组织、实施电气作业人员的培训以及电气作业人员的建档工作。

3.2 维修部负责公司厂内供电系统及厂外公司所属高压供电线路的日常检查、维修、保养,电力线路、电力设备的敷设安装。

组织新进用电设备的安装、验收工作,并对用电设备的安全状态进行监督、检查、管理。

3.3各部门负责本单位用电设备及所属电气线路的用电、日常操作、维护、保养。

4.工作程序4.1 电气作业人员的管理要求4.1.1 从事电气作业的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对复审考核不合格人员及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症人员不得安排继续从事电气作业。

4.1.2 人事部负责电气操作人员的办证管理工作,建立电气作业人员档案,按期组织电气作业人员参加培训考核。

4.1.3 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在从事本岗位工作前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但不得单独进行作业。

4.1.4 电气作业人员发现有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工作活动,应立即制止并报告本单位主管进行处理。

4.2 供电系统管理及相关要求4.2.1 变配电间运行与维护管理要求4.2.1.1 变配电间的外门入口处要悬挂警示牌。

电气设施外壳必须接地(接零),非电气作业人员不得打开电气柜门进行操作。

4.2.1.2 变配电间的门应安全锁定,电缆沟隧道进户套管应有防水和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

4.2.1.3 变配电间内使用的验电器、绝缘拉杆、绝缘手套、绝缘靴等应良好可靠、存放合理,有定期检测的记录。

4.2.1.4 对电网接地系统、防雷接地每年要进行一次安全性能检测,检测工作由设备科负责,检测情况要有记录。

4.2.1.5 配电室操作人员必须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五条规定,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并经考试合格;学会紧急救护法。

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单人值班不得单独从事修理工作。

4.2.1.6 执行倒闸操作必须根据值班负责人命令,受命人复诵无误后执行。

倒闸操作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任务。

操作票应先编号,按照编号顺序使用。

作废的操作票,应注明“作废”字样,已操作的注明“已执行”的字样。

下列各项工作可以不用操作票:a) 事故处理;b) 拉合断路器的单一操作;c) 拉开接地刀闸或拆除全厂仅有的一组接地线。

上述操作应记入操作记录本内。

4.2.2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的管理要求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填用工作票或按命令执行,其方式有填用第一种工作票、填用第二种工作票、口头或电话命令。

工作过程中要坚持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监督、转移和终结制度。

4.2.2.1 填用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有:a) 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或部分停电的;b) 高压室内的二次接线和照明等回路上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或做安全措施的。

4.2.2.2 填用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有:a) 带电作业和在带电设备外壳上的工作;b) 控制盘和低压配电盘、配电箱、电源干线上的工作;c) 二次接线回路上的工作,无需将高压设备停电者;d) 转动中的发电机上的工作。

4.2.2.3 口头或电话命令,必须清楚正确,值班员应将发令人、负责人及工作任务详细记入操作记录本中,并向发令人复诵核对一遍。

若扩大工作任务,必须由工作负责人通过工作许可人,并在工作票上增填工作项目。

若必须变更或增设安全措施,必须填用新的工作票,并重新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4.2.2.4 在全部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如下措施: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以上操作由值班员执行,对于无经常值班人员的电气设备,由断开电源人执行,并应有监护人在场。

4.2.2.5 电气设备上工作的其他管理要求执行DL408-91中相应部分。

4.2.3 电力线路的运行管理要求4.2.3.1 线路巡视工作应由有电力线路工作经验的人担任,新人员不得单独巡线。

单人巡视时,禁止攀登电杆和铁塔,巡线过程中发现导线断落地面或悬吊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地点8m以内,并迅速报告有关领导,等候处理。

4.2.3.2 倒闸操作应使用倒闸操作票,倒闸操作必须根据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命令,受命人复诵无误后执行,执行过程中应有人监护。

发生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情况时,可不等待命令既行断开电源,但事后应立即报告领导。

倒闸操作的其他要求按DL409相应部分执行。

4.2.4 电力线路的维护管理要求在电力线路上工作,应填用工作票或按口头(电话)命令执行。

其方式有填用第一种工作票、填用第二种工作票、口头或电话命令。

工作过程中要坚持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制度、工作终结和恢复送电制度。

4.2.4.1 填用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有:a) 在停电线路(或在双回路中的一回路停电线路)上的工作;b) 在全部或部分停电的配电变压器台架上或配电变压器室内的工作。

4.2.4.2 填用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有:a) 带电作业的工作;b) 带电线路杆塔上的工作;c) 在运行中的配电变压器台上或配电变压器室内的工作。

4.2.4.3 进行线路作业前,必须完成如下措施:停电、验电、挂接接地线。

具体要求按DL409中相应部分执行。

4.2.5 电力电缆工作管理要求4.2.5.1 电力电缆停电工作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不需要停电的工作应填用第二种工作票。

工作前必须详细核对电缆名称,标示牌是否与工作票所写的相符,安全措施正确可靠后方可开始工作。

4.2.5.2 挖掘电缆的工作应在有经验的人员交代清楚后进行。

挖掘出的电缆或接头盒的下面需挖空时,必须悬挂保护。

悬吊接头盒应平放,不得使接头受拉力。

4.2.5.3 敷设电缆应有专人统一指挥。

移动电缆接头盒一般应停电进行。

如带电进行,应先调查该电缆的历史记录,由敷设电缆有经验人员统一指挥下,平正移动。

4.2.5.4 锯电缆前,必须与电缆图纸核对是否相符;并确切证实电缆无电后,用接地的带木柄的铁钎钉入电缆芯后,方可工作。

4.2.5.5 电力电缆工作的其他要求按DL409中相关部分执行。

4.2.6 供电系统改造当因增容、电力设备更换、运行方式改变需对供电系统改造时,各单位在施工前必须持设计图纸到设备科会签。

设备科应及时更新并保存供电系统变化情况。

4.3 电气实验管理要求4.3.1 高压电气实验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高压试验不得少于两人。

4.3.2 使用携带型仪器在高压回路上进行工作,需要高压设备停电或做安全措施的,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并至少由两人负责。

4.3.3 值班人员在高压回路上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应由两人进行,非值班人员测量时,应填第二种工作票。

4.3.4 电气实验具体要求遵照DL408电气实验部分执行。

4.4 低压供电系统、用电设备管理要求4.4.1 动力配电箱、照明箱4.4.1.1 动力配电箱、照明箱内需整洁,无杂物和积水,符合电气安全要求。

4.4.1.2 各种元器件、仪表、开关与线路连接应可靠,接触良好,并无严重发热、烧损现象。

各熔断器内的熔断元件应与负荷相匹配,禁止超负荷。

4.4.1.3 箱体本身应完好无损,接地(零)可靠,外漏元件应屏护完好,箱内各自回路编号和识别标记齐全,箱柜前无堆积物。

4.4.2 电气照明4.4.2.1 电气照明的功能应符合使用场所的安全要求(如防潮防爆等)。

4.4.2.2 电气照明必须完好,安装牢固,线路绝缘良好,禁止使用带开关的灯头,不准用金属丝捆绑、悬挂照明灯具。

4.4.2.3 行灯以及机床上使用的局部照明灯,其电压不得超过36v。

在金属容器内和特别潮湿的场所使用的照明灯,其电压不得超过12v。

行灯应有胶木或木制手柄和保护罩,使用的导线应为绝缘软线,手柄处的导线应用绝缘套管保护。

4.4.3 电气线路4.4.3.1 电气线路应符合使用场所的安全要求(防潮防爆),安装牢固可靠,绝缘良好无破损。

4.4.3.2 室内明设的绝缘线路距地面不小于2.5m(水平安装)和1.8m(垂直安装),否则应加以保护。

4.4.3.3 厂区内架空线路380/220v距地面6m,距建筑物2.5m(垂直),10kv距地6.5m,距建筑物3m(垂直)。

4.4.3.4 暂时不用的电气线路线头应用绝缘胶布包好,不得裸露,在线路上不得悬挂任何物件。

4.4.4 电气开关4.4.4.1 电气开关应符合使用场所的安全要求,绝缘良好无破损,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应接零(地),安装应牢固。

4.4.4.2 闸刀开关应垂直安装,合闸后其闸把应向上,应有防护罩以防偶然接触其带电部分。

4.4.4.3 铁壳开关、磁力开关的外壳应完好,联锁装置、过流保护装置等应灵敏可靠。

4.4.5 电气插座电气插座应符合使用场所安全要求,绝缘良好无破损。

不同电压、电流的插座应有明显的标志,并应保证其不能插入大于本身额定电压、电流的插座内。

4.4.6 手持电动工具手持电动工具应保证绝缘良好、无破损,并定期进行检测。

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单位需按检验周期将手持电动工具送有检验能力的部门检测,检测记录由使用单位保存。

4.4.7 漏电保护器4.4.7.1 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的设备和场所:a) 触电、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和新、改、扩建工程使用的各类低压用电设备;b) 建筑施工场所、临时线路的用电设备;c) 手持式电动工具(Ⅰ、Ⅱ类)、移动式机电设备以及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用电设备;d) 潮湿、高温、金属占有系数较大的场所,如锅炉房、水泵房、食堂、浴室等场所。

4.4.7.2 漏电保护器的选用原则,应能满足使用场所的安全要求。

在爆炸危险场所,应选用防爆型;在潮湿、水汽较大的场所应选用密闭型;在粉尘浓度较高的场所应选择防尘型或密闭型漏电保护器。

4.4.7.3 电气作业人员负责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对运行中的漏电保护器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更换合格的漏电保护器。

4.5 电气设备的购置、验收、操作管理要求4.5.1 采购部依据各单位提出的各项指标和要求实施采购,设备科组织安装、验收,使用部门参与验收。

电气设施投用前使用单位需组织进行电气安全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具体按PW7.1(设备安全环保管理程序)的相关要求执行。

4.5.2 用电设备在投入运行前需由使用单位技术部门制定本设备的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必须按作业指导书执行,发生电气故障应向生产维护部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大功率用电设备应避免频繁起动和停止。

4.6 临时电源审批管理4.6.1 生产、施工单位在厂内临时用电,按危险作业管理要求,在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手续后,方可进行接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