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共23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共23张PPT)


4、变法失 败
1898年9月21日,慈 禧太后发动戊戌政 变康,有变为法、失梁败启超逃 亡海外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杨锐、刘 光第、林旭、杨深 秀、康广仁
戊戌维新运动
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军事近代化
教育近代化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
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
变法理论的自身缺陷——挑战传统,重塑孔子,托古改 制,跪着造反;
2、维新思潮
组织 学强会学 会 创办 报刊 《时务 报》
《国闻 报》
康有为:“观大地诸国,皆以变 法 而 强 …… 能 变 则 全 , 不 变 则 亡 ; 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变 者 , 天 下 之 公 理 也 …… 变 亦 变 , 不变亦变。”
严复:“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无赦,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 曾有学士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 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甚至“一家有一枚 火柴,而八口同戮者”…… 对开明官绅,维新派人士,义 和团更是明言打杀,要“拆毁同文馆、大学堂等,所有师徒, 均不饶放”。
——【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
藩属:朝 鲜
日战争 黄海海战,威海卫战

1895年,《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 中国的狂潮
屠龙大会 龙的挑战 “相互协商” 瓜分中国
甲午战败,中国该怎么走接下 来的路?
1、公车上 书
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 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 岌岌哉!况磨牙涎舌,思分其余 者,尚十余国。辽台茫茫,回变 扰扰,人心皇皇,事势儳儳,不 可终日……海水沸腾,耳中梦中, 炮声轰轰,凡百君子,岂能无沦 胥非类之悲乎! 回看—中—国康,有列为加强《剧环京!伺师使强民学族会危序机》
用炸药包炸毁围墙攻入,杀死
了所有修女,然后对困在教堂
中的1000名男女老少施以焚烧,
列强外交干涉
列强照会清政府,要求其镇压“义和拳” 清和政“府大无刀动会于”衷,无力(心)保障外国人 如安果 危中国政府不立即行动,各国使节应马 上清调政来府卫依队旧。无动于衷,无力(心)保障外 国人安危
英法俄 德意奥 美 日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 ,各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重 要地区驻扎军队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的历程
项目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程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 封建的程度进一步加
先声夺人的改革声势——大誓群臣,以定国是,抛开旧 臣,另起炉灶;
大变全变与骤变的改革方式——急于求成,措施密集激 进,牵涉太广;
救 亡孤和立启与排蒙斥的慈相禧互的交政织治策,略爱—国—与光变绪革无权的,双非重去变慈奏禧。不
日本明治维新VS戊戌维新运动
原 社 因 会
背 领 景 导
明资治本维主新义— 发展—水成平功 较高 幕府统治危 机 武装倒幕成功
“扶清”:反映出义和团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利于争取官军,却容
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神话的义和团》
“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同时
带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3、兴起和发 展
1898兴起于山 东
1900年,在京津地区形 成高潮。
1900年7月,义和团进攻聚
集在宋家河教堂的教民。先是

洋务运 动
1856年
北伐西 征
1859年 重塑核

1861年 安庆陷
落 1856年
天京动

1864年
天京陷
自强 (军)
求富 (民)

洋务运动失败的必 然性:封建制度的
修修补补
边疆 危机
边疆:新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年,新疆设省
藩属:越 南
中法战争,《越南条 款》
东1学88党5起年义,,台甲湾午设中省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 的斗争
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甲午战争 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 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 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 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 历史上新的一页。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太平天 国1853年
定都天 京
1851年 金田起
深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 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的社会
清政府重拾改良 手段
革命党高举反清 义旗
同盟会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创立民国,平均地 权源自3、维新思 潮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政 广开言路,提拔新人 裁撤冗员
治 改订律法,合并机构 澄清吏治
经 提倡实业,开矿筑路 废除旗人
济 财政改革,创办银行 寄生特权
文 普设学堂,兼习中西 废除八股
教 开办大学,设经济科 改试策论
军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裁汰八旗
事 行征兵制,兴办兵厂 绿营旧军
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了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反映了时 代要求。
戊 资戌本变主法义— 发展—水失平败不充 分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维新派力量薄弱
力 政 倒幕派实力强大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量 策 措 国
逐渐改革,大力推 行
措施激进,无法推行
施 际 环
列强侵略亚洲其它 国家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1、历史背 景
2、口义号和:团仇扶视清一灭切洋与洋人有关的东西,有用洋物者“必杀
4、失败
5、评价
评 价
性质上:反帝爱国 运动
行为上:盲目排外
组织上:没有先进阶级 领导
评价:不畏强暴,民族 气节
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既有悔祸之机, 宜颁自责之诏。”
1901年,《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
惩办“首祸诸臣”
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 合计9.8亿两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 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