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

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

4. 在 2007/08 年 , 预 计 美 国 约 有 27% 的 玉 米 作 物 被 用来生产乙醇。
( 策划 编译 / 本刊编辑部 吕霄鹏)
06 中 国 农 业 信 息 / 2008 .06
4. 更 好 的 耕 作 方 式 : 需 要 采 用 提 高 生 产 力 , 减 轻 对 环境的影响, 整合更好的粮食和能源生产的方法。在这 方面, 财政支持、更多的投入和获得适当技术的机会是 很有必要的。
5. 技 术 : 应 当 制 定 和 推 广 改 良 技 术 , 以 减 少 对 粮 食 和自然资源的竞争。
席“世界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 孙政才指出: 中国将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能源发展道路, 坚持“不与人争粮、
及生物能源的挑战”高级别会 不与粮争地”的原则, 严格控制用玉米、油料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 坚持充
议。
分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发展生物质能源。中国一直坚持为促进
世界粮食和农业发展贡献力量。一方面, 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积极向国际
以产业为基础的高效率系统可以同时为不同企业和 社区供应能源。比如, 利用甘蔗废料的电厂为毛里求斯 提供了近 40% 的能源。
五、巴西模式 巴 西 政 府 规 定, 自 2008 年 1 月 开 始 , 强 制 性 要 求 燃 料销售商在柴油燃料中掺杂 2%的生物柴油, 到 2013 年 1 月该掺杂比例将提高至 5%。生物柴油的 推 广将 分 两 个阶 段实施。第一阶段, 巴西石油管理局 ( ANP) 通过招标形
中 国 农 业 信 息 / 2008 .06 05
决策·参考
高端视点
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并确保穷人和弱势群体受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政 策优先保护的重点应包括市场和技术推广、参与性过程 和社会保障:
1. 搭建 安 全 网 : 减 轻 粮 食 价 格 上 涨 的 影 响 , 加 大 对 贫困和粮食不安全人口的帮助, 如发放食品券或其他有 针对性的补贴。
生物燃料的生产也争夺自然资源, 如土地和水并导致土 地用途的改变。通过改进技术, 例如将纤维素转换为能 源和在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上生产新型能源作物, 可 以减少竞争, 是改变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
液体生物燃料的生产和消费是高度集中的。美国和 巴 西 生产 大 约 占全 世 界 90% 的 乙 醇 , 而 生 物 柴 油 大 多 是 在德国和法国生产的。今天的生物燃料市场, 特别是在 经济合作组织国家, 受到各种措施的驱动, 包括强制性 规定、补贴、税收优惠和关税, 这些措施有利于国内生 产, 但阻碍了国际贸易。
1.利用 不 适合 用 作 肥 料 的 作 物 秸 秆 来 生 产 生 物 能 源 , 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能源。
2. 个 体 农 场 可 以 生 产 原 料 , 但 这 样 做 将 需 要 适 当 的 系统来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和加工燃料。大型系统 通过价格公平的合同签订种植 - 承包计划, 可以吸收贫 困农民参与上述活动。
台的国家首脑。造成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非常复杂, 其中一个明显的原因是粮食
的饲料化, 然而这还并非导致粮价暴涨的最主要因素。另一个更明显、更重要的
原因就是粮食能源化。一些发达国家用谷物生产生物燃料, 消耗了大量的粮食作
物, 打破了原有的全球粮食供求格局。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世
目前, 粮食危机已经威胁到全球各国民众的生活, 为此,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 界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及生物能
前, 为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农户紧急提供种子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从长期看,
国际社会应解决限制农业发展的结构性因素, 确保对农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小规
模农户的长期投资, 并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到 2030 年, 全球粮食产量必
须提高 50% 才能满足因人口增长等因素而不断增加的需求。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在大会上强调, 确保粮食安全是各方共同面临
二、粮食安全如何会受到影响
在生物能源以粮食作物为基础或使用本来用于粮食 生产的土地和水源的地方时, 由较高的价格引起的粮食 安全风险最大。与用于供热和供电的生物质相比, 这种 竞争在液体生物燃料生产中更加激烈。根据目前的技术, 液体生物燃料的迅速扩展明显导致了粮食价格的上涨。 这使拥有剩余粮食供出售的农民受益, 但伤害了城市的 消费者和农村那些必须购买粮食的穷人。可以通过不同 技术, 包括利用退化或贫瘠的土地, 以可持续的方式强 化燃料作物的生产, 整合粮食和能源生产系统以及采用 适当的耕作方法等来减少粮食供应的压力。
2008 年 6 月 3~5 日在罗马召开全球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 , 探究粮食危机的真正原 源的挑战”高级别会议上致辞。
因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大会致辞中说: 国际社会应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实
施一套“双轨”策略, 以应对粮价上涨。短期内, 国际社会应加大对穷国的粮食
援助, 帮助易受粮价上涨影响的人群渡过难关; 同时要赶在 2008 年耕种季节 开始
的政治性挑战, 也是解决人类需求的最根本和优先问题。
我国农业部部长孙政才率团参加大会并发言: 世界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
乌 夫 ( 右) 和 意 大 利 总 理 贝 卢 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问
斯 科 尼 ( 左) 在 意 大 利 罗 马 出 题, 发展中国家受粮食危机影响最大也最直接, 是加强世界粮食安全的重点所在。
六、相关重要事实
1. 生 物 能 源 能 够 满 足 全 球 能 源 需 求 的 大 约 10% , 其 80% 左右被作为固体生物质用于取暖和烹饪。
2. 液体 生 物 燃 料 占 全 世 界 公 路 运 输 燃 料 的 不 足 2% ; 预计到 2030 年这一比例将增至近 5% 。
3. 巴西 的 生物 燃 料 产业 2001 年 提 供约 100 万 个 就 业 机会, 主要针对农村地区的非技术工人。
当一部分人在担心他们的汽油 箱能否填满时, 也有一部分人在 担心他们的肚子能否填满。
将会对全球粮食安全及农业发展起到科学的指导性作用。
04 中 国 农 业 信 息 / 2008 .06
高端视点
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决策·参考
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6. 利 益 相 关 者 的 参 与 : 吸 收 小 农 和 农 村 社 区 参 与 有 关生物能源发展的决策将能够增加对农村发展所带来的 好处。
7. 推 广 服 务 : 需 要 有 更 好 的 推 广 服 务 和 更 强 有 力 的 机构。
四、24 亿人的能源来源
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已经依赖传统的生物能源来满 足他们的能源需求。传统的取暖和烹饪用途导致生物能 源得不到非常有效率的利用, 并一直与各种问题相关联, 即室内空气污染、毁林速度加快、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 因此, 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是发展能源系统, 而这种系统 能够创造就业机会, 同时不会导致人口迁移或阻碍粮食 安全, 并促进当地获得和使用更清洁有效的能源来源。
式购买, 只有获得“社会燃料印章”的生产企业才能参 与招标, 也就是说, 生产企业必须向家庭农户购买一定 比例的原材料。第二阶段, 结束招标形式, 生产企业可 以直接向燃料销售商供货。
通过“社会燃料印章”计划, 巴西的贫困农民受益 于生物燃料的生产。从贫困地区小型家庭农场购买原料 的生物柴油生产者少付联邦所得税, 并可以从巴西开发 银 行 获 得 资 金 。 到 2007 年 年 底 , 共 40 万 小 农 参 加 了 该 计划。巴西政府已经把农民组织成合作社并接受推广人 员 的 培 训 。 在 国 家 石 油 机 构 于 2007 年 12 月 进 行 的 生 物 柴 油 拍卖 期 间 , 所 售 燃 料 的 99% 来 自 持 有 “ 社 会 燃 料 印 章”的公司。
达成“艰难的妥协”, 发表了共同宣言。虽然宣言比原订目标有些缩水, 但还是承
诺在 2015 年或之前将全球贫穷人口减少一半, 坚决利用一切手段来减轻当前粮 食
危机所造成的苦难, 其措施包括减少贸易壁垒、增加农业生产、采取“紧急及协 调”的行动等。 关于这些举措的落实情况, 将不断做出新的报道。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全球决策高层的动态信息, 本期“高端视点”栏目翻 译刊登了该次大会的部分最新资料供大家参考。相信粮农组织的这次高级别会议
对生物原料的需求可以促进对农业的投资, 为小农 生产者创造新的就业和市场机会, 振兴农村经济的地方。 每个家庭可以从中得到多少好处取决于人口、收入、地 点、年龄和性别, 以及生产系统, 如大型种植园或个体 农场。大型种植园可以为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但可能 会取代小农。
三、可以采取的措施
决策者在确保生物能源可持续发展, 维护粮食安全,
粮农机构和一些出现粮食紧急状况的国家提供捐赠和粮食援助; 另一方面, 中国
积极利用农业技术优势, 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和粮食生产水平。
高级别会议的宗旨是审议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在令人担忧的粮价飞涨的背景
下所面临的紧迫而严峻的形势, 总体目标是在食品价格飞涨及面对气候变化和能
源 安全 新 挑 战的 形 势 下解 决 粮 食安 全 问 题。最 终 , 参 加 此 会 的 180 多 个 国 家 代 表
决策·参考
高端视点
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编者按】 日益高涨的全球粮食价格, 正在威胁着 8 亿多人口的生存和更多人
口的生活, 也正在演变成一场二战以来最大的粮食危机, 成为当前各国上至政要
下至普通百统 就 成为 首 位 因为 粮 食 危机 下
几千年来, 家家户户一直将木材和有机废弃物的生 物质作为生物能源使用。在发展中国家, 这一“传统的” 生 物能 源 提 供高 达 95% 的 能 源 需 求 。 对 开 发 现 代 生 物 能 源形式, 如液体生物燃 料 的 兴趣 出 现 在 20 世 纪 70 年 代。 今天, 渴望更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 关注气候变化, 以 及创纪录的高油价正在推动其增长。生物能源可有助于 减缓气候变化, 但其潜力则会由于原料、地点和方法的 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