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人才评价考试题库(卫生管理-流行病学)

卫生人才评价考试题库(卫生管理-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1对爆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D)A . 死亡率B . 发病率C . 患病率D . 病死率E . 罹患率2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A . 设立对照组B . 不设立对照组C .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 . 盲法E . 统计学检验3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C)A . 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B .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C .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 .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E .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4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实验可(B)A . 串联使用B . 并联使用C . 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 . 要求每个实验假阳性率低E . 要求每个实验特异度低5抽样方法不包括(E)A . 随意抽样B . 系统抽样C . 分层抽样D . 整群抽样E . 单纯随机抽样6关于调查表设计的原则,下列哪些是错误的(D)A . 项目排列先易后难B . 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C . 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D . 措词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E . 措词要准确、通俗易懂7个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D)A . 核实诊断B . 追查传染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C . 采取可行的、有效的防治措施D . 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E . 查明密切接触者,确定疫源地的范围8发病率可用来(E)A描述疾病的分布B探讨发病的因素C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D提出病因假设E以上都是9在疾病的预防措施中,EPI是指(B)A流行病学B扩大免疫计划C被动免疫D预防接种10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C)A . 严重型病人B . 男女人数必须相等C . 患病人群中有代表性的样本D . 非典型症状病11发病率、患病率与病程三者之间的正确的关系是(B)A.发病率=患病率×病程B.患病率=发病率×病程C.发病率=患病率+病程D.发病率=患病率-病程E.病程=发病率×患病率12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A . 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B . 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C . 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D . 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E . 以上都不是13疫病的“三间”分布是指(D)A . 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B . 年龄、性别和种族C . 国家、地区和城乡D . 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E . 职业、家庭和环境14一位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C)A . 预防性消毒B . 终末消毒C . 随时消毒D . 化学消毒E . 物理消毒15预防接种的流行病学评价指标是(C)A.患病率B.免疫力C.保护率D.发病率E.病死率16对病毒和真菌污染的物品消毒,最好采用(A)A . 过氧乙酸B . 漂白粉C . 酒精D . 来苏儿E . 紫外光17判断因果联系时的必要条件是(D)A . 联系的合理性;B . 联系的可重复性;C . 联系的一致性;D . 时间顺序-先因后果;E . 剂量-反应关系。

18下列哪种是最重要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C)A衣物B饮水C手D食品E空气19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B)A . 信息偏倚B . 选择偏倚C . 失访偏倚D . 混杂偏倚E . 回忆偏倚20消毒措施是针对(E)A . 消除传染源B . 消除易感者C . 消除传染源和易感者D . 消除传染源和传播途径E . 切断传播途径21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是(C)A发热B腹泻C昏厥D接种部位炎症反应E接种部位淋巴结肿大22某广告说某药治疗了100例某病病人,其中95例痊愈,治愈率达95%。

此治愈率不可信的主要原因是(B)A.所治病例数过少B.缺少对照组C.治愈率太高D.没有经过统计学检验E.没有关于偏倚控制的说明23传染病的责任报告人是(B)A.城乡居民B.个体开业医生C.公共场所服务人员D.机关干部E.停业执业医生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下列,除了(A)A所有疾病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C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D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E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原则(E)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E以上都是26对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的,或者发现不明原因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后,应在(B)小时内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A2小时B1小时C3小时D4小时E5小时27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A)小时向市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A2小时B1小时C3小时D4小时E5小时28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采取卫生防疫措施,防止(B)A污染B交叉感染和污染C交叉感染D环境污染29对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应采取(A)A医疗观察措施B不需观察C留验D检查E治疗30RR表示(B)A比值比B相对危险度C特异危险度D人群特异危险度E特异危险度百分比31RR计算(B)A某一时间发生概率与不发生概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比C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D总发病率比人年数E总人群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32对于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是(E)A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B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C立即报告D24小时以内报告E2个小时33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冰棒后感染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C)A传染源B传播途径C传播媒介D以上都不是34流行病学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A)A所有选项都对B探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C描述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D疾病预防与疾病监测3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B)A.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C.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36使用一种新疗法可使某病的康复人数增加,则会发生(C)A.该病的发病率减少B.该病的发病率增加C.该病的患病率减少D.该病的患病率增加37关于某病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D)A . 前者用于医院人群,后者用于社区人群B . 某病的病死率和死亡率都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C . 某病死亡率和病死率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D . 某病死亡率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而病死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E . 两者计算的分子、分母都不同38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A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B患病率指特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比例C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D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39在哪种情况下,某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比值将增大(B )A该病病程短B该病病程长C该病发病率高D病死率高40某单位调查了1000人的HBsAg的携带情况,其中45人阳性,该调查最合适的流行病描述指标是(A)A感染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罹患率41对爆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A病死率B发病率C罹患率D患病率42某地区有10万人,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该地区结核病的病死率(C)A6% B2% C20% D男女相等43误差最小的抽样方法(B)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双盲法抽样D整群抽样44某地区为调查中、小学生近视率以及不同以及在不同年级、城乡中的分布状况,在全区60所中、小学中进行抽样调查。

较合理的抽样方法是(D)。

A .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B .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C . 先整群抽样,再分层抽样D . 先分层抽样,再整群抽样E . 以上均不对45可以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的方法是(A)A普查B个案调查C纵向研究D生态学研究46以下不属于现况研究目的是(B)A确定高危人群B分析疾病危险因素C提供疾病致死因线索D对疾病监测等资料质量评价47以下描述属于普查优点的是(D)A.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等资源B.统一的调查技术可以有效保证调查质量C.适合患病率较低疾病的调查D.确定调查对象比较简单48在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确切的含义(C)A.暴露是指一个发病因素B.暴露是指多个危险因素C.暴露是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因子的影响D.暴露是指接触了危险因素E.暴露是指感染了病原体49在队列研究中,结局的确切概念是指(C)A . 统计检验结果B . 暴露属性的分组结果C . 观察中出现了预期结果的事件D . 观察期限的终止时间E . 研究队列中存在的混杂结果50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C)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易实现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51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D)A.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的两组人群B.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的为一组;在无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的为另一组C.在无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的为一组;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的为另一组D.在无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的各为一组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组人群52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B)A.可以直接计算发病率B.多用于罕见病C.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率D.每次调查能研究几种疾病E.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53某学者在某地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地人群肺癌死亡率为0.56‰,吸烟与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为0.96‰和0.07‰,上述研究的相对危险度为(C)A.92.7% B.0.07 C.13.71 D.0.71 E.8.0054某学者在某地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地人群肺癌死亡率为0.56‰,吸烟与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为0.96‰和0.07‰,上述研究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B)A0.49‰B92.7% C0.40‰D0.89‰55为了评估高血压在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中的作用,回顾性分析了按年龄、性别、种族、居住地相匹配的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一组为非蛋白尿组(尿蛋白<300mg/24h,n=106),另一组为蛋白尿组(尿蛋白≥500mg/24h,n=106)。

回顾性分析了出现蛋白尿之前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分析显示:高血压与蛋白尿的比值比(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为2.00(1.17~3.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