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基础练习】《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历史人教版八上)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基础练习】《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历史人教版八上)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基础练习1.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
A.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形成
2.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

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材料所描述的情景应发生在( )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小华为“建军90周年图片展”搜集了以下四幅图片,其中与国共合作密切相关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1937年8月13日,日本以8月9日一名日本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击毙一事为借口,出动大批海陆军和飞机进攻上海,是为“八一三事变”。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由此打响了( ) A.长沙会战 B.淞沪会战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6.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

”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
A.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D.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7.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

“这里”是指(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8.2016年12月11日,大型电视纪录片《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一辑)首映式在如图中的纪念馆举行。

该纪录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南京大屠杀D.淞沪会战
9.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创作漫画《“七七”与“切切”》,见下图(注:图中两人为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③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边两则材料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
11. 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
A. 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B. 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形成
12. 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

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杨靖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材料所描述的情景应发生在( )
A.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4. 小华为“建军90周年图片展”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它们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
A.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淞沪会战由此爆发
D. 中华民族局部抗战开始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北侧举行军事演习。

11时左右,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

日军随即炮击卢沟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材料二: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

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入侵。

材料三:如右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根据材料二,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是如何应对的?
(3)材料三中日本的新闻报纸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共有多少中国军民死于非命?为了祭奠在此事件中死难的国民,我国从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公祭日,请你谈谈这一举措有何现实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最想向世界人民表达的愿望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1)七七事变。

1937年。

(2)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国人民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3)南京大屠杀。

30多万人。

可以时刻警醒我们铭记历史,牢记耻辱,警惕和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言之有理即可) (4)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意思相近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