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课件
• 注意: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 是否违背民族平等原则?
• 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 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消 除。一般说来,汉族地区发展较快,而少数民族 地区相对落后。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国 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正是为 了创造各民族真正平等、团结的基本条件,并不 违背民族平等原则。
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2)各民族只有人口多 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 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 人。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 ③表现: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从 第三届开始,已确认的少数民族都有了我国人大代
表,而少数民族代表所占代表总数的比例,都高于 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
• ③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后者则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第七课答案
1—5:CBAAC 6—10:CADAB 11—13:CBB 15—19:ADCAD
第七课 我国的名族区域自治制 度和宗教政策
近五年,对本课知识的考查
主要集中在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等知识点上。期中2012年新 课标高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考查三次
命题趋势
• 结合我国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具体事例,考察我国处理民 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结合我国的 宗教活动,考查学生对我国宗教政 策的认识。
• 考点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1)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
情之一。 • (2)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 (1)特点: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
• (2)民族自治机关:
•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民族乡和自 治地方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我国自治机关在行使一 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注意:自 治地方不包括自治乡,它只是一般的基层政权机构)
•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 自治权。
• ①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 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管理本民 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 公民:要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维护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 考点二: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1)民族平等——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 ①含义: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 ②依据:(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
• ②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 ③自治权主要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 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 自治权等。
• 注意: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有何异同? • (1)不同点: • ①设立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解决民族问题而设立,
后者是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而设立;
• ②自治权的程度和内容不同。前者是“一定自治 权”,后者是“高度自治权”。
义新型民族关系。
• ★ (2)原因:(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原因)
•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这是建立新型民族关系的前提条件。
•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 则处理民族关系。
• ③我国宪法和法律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 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 (3)实行目的:区域自治
• (4)实行方式: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和自治权
• (1)自治地方:
• 建立自治地方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首要问题。
•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 级,相当于一般行政方。
• (3)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 ①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 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 ②重要性: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 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 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 原则。
• 2、民族原则之间的关系
• 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 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 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 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 考点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2、含义:
•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民族区域自治 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各少 数民族聚居(聚居≠居住)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 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区域自治权≠ 高度自治权)
• 3、理解:
• (1)实行前提:国家统一领导
• (2)实行区域: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 ④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 ⑤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3)措施:(如何巩固发展社 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 国家:①要坚持党的领导;
• ②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 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③要完善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巩固社会主 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④制定和完善 有关法律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 (2)民族团结——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 ①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 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 ②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 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坚持民族团结 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要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