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 510100/T 054—2010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项目分类Classification of Repairing for House's Common Part and Public Facilities2010 - 11 - 29 发布2010 - 11 - 30 实施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0100/T 054—2010目次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分类原则 (2)5 项目分类 (2)5.1共用部位 (2)5.1.1主体结构 (2)5.1.2屋面 (3)5.1.3外墙面 (3)5.1.4 室内门厅、楼梯间、走廊通道等 (4)5.1.5地下室 (4)5.1.6 其它共用部位 (4)5.2共用设施设备 (5)5.2.1 总平环境设施 (5)5.2.1.1道路、停车场 (5)5.2.1.2广场 (5)5.2.1.3沟渠、水池、游泳池 (5)5.2.1.4环境小品景观 (6)5.2.1.5运动场所 (7)5.2.1.6围墙、大门 (7)5.2.1.7绿化设施 (7)5.2.1.8其它共用设施设备 (8)5.2.2给排水系统 (8)5.2.3供配电系统 (9)5.2.4电梯 (10)5.2.5弱电系统 (12)5.2.6空调系统 (13)5.2.7热源系统 (14)5.2.8消防系统 (15)5.2.8.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5)5.2.8.2喷淋及消火栓灭火系统 (15)5.2.8.3防排烟系统 (16)5.2.8.4防火分隔系统 (16)5.2.8.5其它灭火系统及灭火器 (17)5.2.8.6消防电源系统 (17)5.2.9防雷系统 (17)5.3白蚁防治 (18)5.3.1共用部位 (18)5.3.2 共用设施设备 (18)5.4紧急维修 (18)DB510100/T 054—2010I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物业维修资金研究专业委员会、成都市维修资金监督管理办公室、成都市标准化协会、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成都蜀 信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成都仁和春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嘉宝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学明、蔡任重、项八一、严科宇、肖剑峰、倪军、谭薇、唐春黎、郭彬、赖 孝刚、伍三明、张利俊、高志伟、吴晓辉、弯杨、陈旭、周勇、王瑞雪、邱琳、周航、刘涵。
DB510100/T 054—2010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项目分类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项目分类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则和项目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在保修期满后至灭失前,为保障其使用功能正常发挥所进行的各类维修、更新和改造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203-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A 95-2007 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共用部位由多个所有权人共同拥有,其主体承重结构部位和共用面积所构成的部位,一般包括:基础、内外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户外墙面、门厅、楼梯间、走廊通道等。
3.1.1 共用部位维修为使共用部位能达到房屋的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对其进行修复,但不改变原房屋规模和结构的活动。
3.1.2 共用部位改造为使共用部位能达到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对其部分或全部拆除、另行设计、重新建造的活动。
13.2共用设施设备由多个所有权人共同拥有,并由其共用的房屋的设施设备,一般包括:电梯、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弱电系统、空调系统、热源系统、防雷系统、消防系统、绿地、道路、小品景观、沟渠、池、非经营性车场或车库、公益性文体设施和共用设施设备使用的房屋等。
3.2.1 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在不改变共用设施设备的功能或主要技术参数的情况下,对设施的建筑构件、设备的部件进行加工、修理,恢复其正常功能的活动。
3.2.2 共用设施设备更新在不改变共用设施设备的功能或主要技术参数的情况下,以相应设施的新建筑构件、设备的新部件取代旧者,恢复其正常功能的活动。
3.2.3 共用设施设备改造在改变共用设施设备的功能或主要技术参数的情况下,根据另行设计的方案,以相应设施的新建筑构件、设备的新部件取代旧者或对设施的建筑构件、设备的部件进行加工、修理,优化其使用功能的活动。
3.3紧急维修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发生危及自然人生命财产安全等紧急情况,为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共用部位或共用设施设备的功能正常,需要立即对其进行维修、更新和改造的活动。
4分类原则4.1按维修项目的对象不同,分为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
4.2按维修项目的状态不同,分为维修、更新和改造。
注:共用部位只分为维修和改造。
5项目分类5.1 共用部位5.1.1 主体结构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主体结构维修项目5.1.2屋面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屋面维修项目5.1.3 外墙面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外墙面维修项目5.1.4 室内门厅、楼梯间、走廊通道等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室内门厅、楼梯间、走廊通道等维修项目5.1.5 地下室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地下室维修项目5.1.6 其它共用部位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其它共用部位维修项目5.2 共用设施设备5.2.1 总平环境设施5.2.1.1道路、停车场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道路、停车场维修项目5.2.1.2广场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广场维修项目5.2.1.3沟渠、水池、游泳池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沟渠、水池、游泳池维修项目5.2.1.4环境小品景观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环境小品景观维修项目DB510100/T 054—2010 5.2.1.5运动场所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运动场所维修项目5.2.1.6围墙、大门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 围墙、大门维修项目5.2.1.7绿化设施应符合表13的规定。
表13 绿化设施维修项目5.2.1.8其它共用设施设备应符合表14的规定。
表14 其它共用设施设备维修项目5.2.2 给排水系统应符合表15的规定。
表15 给排水系统维修项目DB510100/T 054—2010 5.2.3 供配电系统应符合表16的规定。
表16 供配电系统维修项目5.2.4电梯应符合表17的规定。
表17 电梯维修项目5.2.5 弱电系统弱电系统主要包括了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对讲系统、周界防范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停车场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各系统工作原理相类似,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系统和中央处理单元组成,其维修项目应符合表18的规定。
表18 弱电系统维修项目表18(续)5.2.6 空调系统应符合表19的规定。
表19 空调系统维修项目表19(续)5.2.7 热源系统应符合表20的规定。
表20 热源系统维修项目5.2.8 消防系统5.2.8.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符合表21的规定。
表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维修项目造5.2.8.2喷淋及消火栓灭火系统应符合表22的规定。
表22 喷淋及消火栓灭火系统维修项目DB510100/T 054—2010 5.2.8.3防排烟系统应符合表23的规定。
表23 防排烟系统维修项目5.2.8.4防火分隔系统应符合表24的规定。
表24 防火分隔系统维修项目5.2.8.5其它灭火系统及灭火器应符合表25的规定。
表25 其它灭火系统及灭火器维修项目DB510100/T 054—2010 5.2.8.6消防电源系统应符合表26的规定。
表26 消防电源系统维修项目5.2.9 防雷系统应符合表27的规定。
表27 防雷系统维修项目DB510100/T 054—2010 5.3 白蚁防治5.3.1 共用部位5.3.1.1共用部位维修或改造时,涉及到外墙外围、入室电缆沟、入室管道、沉降缝、伸缩缝等部位1m 范围内的土壤,应实施白蚁预防处理。
5.3.1.2共用部位的木质结构在维修或改造时,应进行白蚁预防处理。
5.3.1.3共用部位发生白蚁危害,应进行白蚁灭治处理。
5.3.2 共用设施设备5.3.2.1运动场在维修、更新或改造时,应进行白蚁预防处理。
5.3.2.2环境小品景观在维修、更新或改造时,应进行白蚁预防处理。
5.3.2.3绿化设施应进行白蚁预防处理。
5.3.2.4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弱电系统、空调系统、热源系统、消防系统在维修、更新或改造时,应对入室部位及使用的木质结构进行白蚁预防处理。
5.3.2.5共用设施设备发生白蚁危害,应进行白蚁灭治处理。
5.4 紧急维修出现以下情况,应依法采取应急措施,及时除险,并实施紧急维修:——楼体外墙装饰面有脱落危险;——屋面、外墙面出现严重渗漏;——楼地板、扶梯踏板断裂和阳台、晒台、扶梯等的各种扶手、栏杆有脱落危险;——专有部分外各类栏杆、围栏、铁门等有脱落危险;——景观工程(如石桥、土丘等)出现坍塌;——因水泵故障和进水管内水管爆裂造成停水;——排水设施因坍塌、堵塞、漏水、爆裂等造成功能障碍;——因线路故障而引起停电和漏电;——高压柜、环网柜及变压器等出现功能故障;——电梯发生冲顶、蹲底或意外灾害;——消防设施设备出现功能故障;——其它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出现安全隐患,必须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