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部。)
扬子鳄(又称鼍 <tuó>爬行纲,我国 特产珍稀动物,栖息 于池沼底部,以鱼、 蛙、小鸟为食。7月 繁殖,产卵,以日光 和杂草腐熟孵化。雌
鳄护巢性强。)
大鲵(娃娃鱼,两栖
白鳍豚(哺乳纲,栖
纲,世界最大的两栖 金丝猴(灵长目,肩 息于洞庭湖及长江中
类,我国特有,栖息 批金黄色长毛,生活 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陆均松
三尖杉 银杏
水杉 银杉
水松 侧柏
苏铁 珙桐
珙桐
高30多米,开花时白色花苞绽开,像一只只白鸽,故又 称中国鸽子树,是驰名世界的观赏树,仅产于湖北兴山 县。因珙桐育苗难,成活率低,很难移植,因而目前正 日趋减少。
银杉
为我国特有的孑遗树种。树史达1000万年以上,在第三纪晚 期的冰川活动中几乎灭绝,仅在地处低纬度的我国西南残存, 五十年代被发现。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
C.排放污水 D.植树造林
2.以下哪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C)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3.下列哪组植物不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B)
A.金钱松
B.马尾松
C.珙桐
D.银杉
4.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植物界“活化石”之
称,又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是 B( )
A.樟树 B.珙桐 C.油松 D.侧柏
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是(C )
A.将濒危的物种迁出原地 B.将动物领养回家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种质库
6.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四
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
好的营救措施 (C)
A.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转移到农家保护
C.移入到其他大熊猫基地 D.移入裸子植物园
便默默逝去了。为此,我们将立起一座无字碑,为不为人知
的灭绝者哀悼。
我国珍稀动物物种
麋鹿(俗称四不象偶 蹄目,栖息于沼泽地 带以青草和水生植物 为食,1894年以前曾 饲养于北京南苑,以 后仅余少数于国外, 野生种均已灭绝, 1985年后由英国运回
若干只放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熊猫(栖息于箭竹 林间,惧寒畏暑,性 孤独,雌雄分居,能 游泳,善爬树住树洞 石隙喜食竹类,亦食 果实和动物尸骨,性 温顺,自卫能力弱, 常受天敌伤害,分布 于我国四川西部和北
1.森林是全球50%-90%的陆生生物的家园,但森林面积锐减,目 前全世界只剩下五分之一的森林仍然保持着较大面积和相对自然的生态 系统。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今天仅有16.55%。
2.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986年在西藏、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栖息地,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5头 到20世纪90年代初,平均每平方公里仅存0.2头。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 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然不时作响。
优势种群的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蛮横干涉,在生境破坏、过度
开发、盲目引种、环境污染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野生物种
大量走向灭绝,一些大型脊椎动物被记录了下来,1600年
以来共计720种动物灭绝了。而未被记录的灭绝物种,特别
是无脊椎动物,则要多得多。无齿海牛是在被发现27年后便
遭灭绝(1854年于白令海峡)。更多的物种尚未被我们认知,
3.武汉市东湖在20世纪后期的近20-30年间,由于生活污水排入等原因,水底 生活的动物从113种减到时26种,在渔获物中除放养鱼类外,原有的60多种鱼已 难见到
4.水葫芦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 但引入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 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 人类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 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入侵
1.建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 3.建立种质库 4.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
5.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练一练
1.下列哪种活动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D)
A.草原沙漠化 B.砍伐森林
于山地溪流,昼伏夜 于3000米高山树林中, 结群游入洞庭湖及附
出,捕食鱼虾昆虫, 树栖,群居,以野果、 近繁殖,水位下降回
体外受精,广布我国, 嫩芽、竹笋为食,我 长江,多在深层活动,
以华中和华南多;叫 国特产珍稀候类) 晨昏靠近浅水捕食鱼
声类婴儿)
类,濒临灭绝)
我国珍稀植物物种
福建柏
红桧
金钱松
第三章:保护生物多样性
岳伟杰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 的威胁和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 物。 3.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 要措施。
“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 前认为人为的活动大打加速了物种 灭绝的速度。物种一旦灭绝,便不 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农 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 本危机,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威 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在北京 南海子 麋鹿苑内有一座“世界灭绝动物墓地”,
在那里排列着近300年来已经灭绝的各种鸟类和兽类的名单,
每一块墓碑都代表一种已经灭绝的动物,上面记载着灭绝的
年代和灭绝的地方。参观者来此凭吊的,不是人类中逝去的
成员,而是自然界中永远逝去了的动物物种,这个特殊的墓
地将向你诉说一个个物种灭绝的哀歌。由于作为地球上绝对
—摘自《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
一则资料:
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 如今绝大多数已消逝。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 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2.5亿年前三叶虫,6500 万年前的恐龙均已灰飞烟灭。但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目
空一切地参与大自然的事物以后,使整个绝灭时间表大大提 前。地质时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 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 10年灭绝1种动物;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 为每年一种,即有100多种动物灭绝,而且这种灭绝还以加 速度的趋势进行着。1600年以来,记录在案的动物灭绝资 料已经够惊人的:120种兽类和250种鸟类已不复存在。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目前世界上每分钟有1种植 物灭绝、每天有1种动物灭绝,这种远远高于自然的“本底 灭绝”速率上千倍的局面是有关地球生命生存状况与质量的 严峻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