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S仓储管理系统设计
8
目录
一、仓储管理系统设计基础 二、实现仓储作业规范化 三、仓储系统案例分析 四、仓储系统中的数据逻辑 五、出库调度模型 六、仓储系统的交互接口 七、仓储系统的实施 八、仓储作业数据分析
(讲设置项、流程) (侧重讲规划、WMS无需增加设备)
(上线准备、实施要点数据准确性) (作业跟踪、绩效统计、存储状况)
实现仓储作业规范化
1、理解WMS与时空供应链系统的关系
1.1、流程的延伸 在我们KSOA中,WMS系统与供应链系统是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出现,他们之间数
据无缝连接, WMS系统指令的来源就是供应链系统; WMS系统将作业流程延伸到了库房,增加了上架作业流程、下架作业流程;
1.2、管理粒度的增强 在货位之下又增加了一维货架,商品结存管理到货架;并通过货架和商品关系的规划,
放到什么地方;对这种指示清晰的作业任务我们称为作业指令,由于有了作业指令,对人 员商品熟悉程度的要求大大降低,作业人员仅需要严格按指令执行;使作业傻瓜化; 5.3、作业原理
进、销等业务在仓储管理系统中的作业原理:先将业务单据拆分成便于库房作业的若 干指令,当所有作业指令执行完成后,在下一流程再将库房作业结果合并成出入库凭据, 完成整个业务流程;
WMS仓储管理系统设计
主讲人:樊海龙
目录
一、仓储管理系统设计基础 二、实现仓储作业规范化 三、仓储系统案例分析 四、仓储系统中的数据逻辑 五、出库调度模型 六、仓储系统的交互接口 七、仓储系统的实施 八、仓储作业数据分析
(讲设置项、流程) (基本规划、WMS无需增加设备)
(上线准备、实施要点数据准确性) (作业跟踪、绩效统计、存储状况)
3
仓储管理系统设计基础
3、现存仓储作业模式问题分析
3.1、工作模式 以往库房作业效率依赖于人员对商品的熟悉程度;库房中人员的流动性是比较高的,新员 工对库房、品种不熟悉都会影响作业效率;有了仓储系统能真正的在仓储作业中体现管理; 作业效率不是靠经验而是靠管理,最能忠实体现管理意愿的还是机器;
3.2、任务分配 传统方式为,按一定规则先打印出发货单,人工分配给拣货员进行拣货;带来的问题是任 务分配不均,作业效率不高,同时任务的优先级需要人为判断;在仓储系统中我们的分工 更明确,每个人各司其职,使用索取的方式可以控制优先级高的订单优先处理,通过经验 参数设置,保证每个人的作业任务均匀、合理,提高作业效率
使商品存储结构更合理;
10
实现仓储作业规范化
1.3、账的关系 商务账和货架账:在增加了WMS系统以后,我们将商品账的含义又进行了细分,服务于商 务行为的我们称为商务账(也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商品账),商务账的变化体现了货物所 有权的变化;服务于仓储作业的我们称为货架账(仓储作业只管理物所以货架账只是一个 数量账); 商务功能和仓储功能:因为我们已经划分了商务账和货架账,所以我们为了理解和沟通的 方便,习惯把与商务账相关的功能称为商务功能或者业务功能(也就是除仓储之外的所有 功能),和仓储作业相关的功能我们称为仓储功能; 账的同步:货架账与商务账在产生的时机上是不同步的,系统先产生货架账,等发生物权 交割时再登记商务账;在整个业务完成后商务结存与货架结存是一致的; 往来账:仓储管理系统只管理物不会影响往来,往来账仍由商务部分保证;
库房职能图:
拣货区(作业)
备货区(储货)
集货区
根据用户要求,按订单将货物配齐后暂存待运。
发货区
复核区(复核、拼箱)
将按订单配齐的货物装车外运,主要设施有站台、停车场等
月台区(集货、发货)
收货区 (验收)
7
仓储管理系统设计基础
5.2、作业指令 仓库中每个作业任务都会明确的指示出,作业人员从什么位置拿什么东西拿多少然后
4.2、人员管理目标: 对人员的每一步操作都有明确的指示,人员只需按指示操作,即可形成连贯的流水作业; 避免人员素质对作业造成影响 通过合理的任务量提高拣货效率 尽量缩短每个环节人员的移动距离,提高效率
5
仓储管理系统设计基础
4.3、库房的可管理性加强: 系统从整体分配各个环节的执行任务,每个人的作业状态、每个订单的处理状态可以实时 查询;在自动按优先级分配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整发货优先级改变作业任务,从而实现 订单发货顺序可控; 系统可对整个仓库的各个环节进行管控,能够实现在作业流程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参数调整 改变库房作业效率
3.3、绩效考核 计件难度高,按单份人工记录核算;统计不及时、难度大,计算不准确
3.4、决策支持 不能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作业数据,管理者无法了解真实的作业情况,没有决策依据;
同时当管理者想对作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时也无法很好的贯彻执行;
4
仓储管理系统设计基础
4、仓储管理系统的管理目标
4.1、实现储位的精确管理: 对每一个储位进行编号,并进行明确标示,便于人员查找定位; 商品账跟踪到货架,即时体现每个储位的存储状况; 储位的利用也更加科学,比如发货量大的品种可以安排在易于存取的位置;
1、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获得最大的仓储资源的配置。 2、以高效率为原则组织管理机构。 3、不断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则开展商务活动。 4、以高效率、低成本为原则组织仓储生产。 5、以优质服务、讲信用建立企业形象。 6、通过制度化、科学化的先进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7、从技术到精神领域提高员工素质 总结:用良好规范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4.4、实现货物精准管理: 由于在出库环节使用了整体调度,所以保证了库存商品的新老更替,较老的批号优先发货
6
仓储管理系统设计基础
5、仓储管理系统中的要素
5.1、作业分类 仓储作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库房内商品存储区域的作业,主要包括收货入库、
理货和拣货等;另外一类是发生在非商品存储区域的作业,主要职能是验收、复核、装车 配送;商品存储区域的作业我们又可以概括为两种:上架作业和下架作业;
2
仓储管理系统设计基础
1、开发背景
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 物流企业通常就是指第三方的,以物流作为自己的经营主体,他可以为各种企业做他们
相关的物流服务;再有一个是企业物流,企业规模做大之后,他需要对自己的商品存储、调 配进行一些复杂的细致管理,我们的仓储管理系统就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层面的;
2、仓储管理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