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济南版1.1.4.1生物学的研究工具(一)教案
济南版1.1.4.1生物学的研究工具(一)教案
七、随堂练习:
1.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之一,同学们要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功能。下列组合中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相对应的是()
A.遮光器上的光圈 调节光的角度
B.粗准焦螺旋 较小范围地升降镜筒
C.物镜和目镜 缩小物像
D.反光镜 反射光线
2.右图是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图中目镜和物镜观察植物叶表皮细 胞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结构最清晰,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应该是( )
齐河县山师东海实验学校
课1)课时
单元累计课时:6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3.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4.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实验能力
5.养成爱护显微镜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
重点
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操作)
教学
难点
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操作)
教法
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学会阅读教材和观察图片;利用表格的对比、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
学具
显微镜,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温故知新:1、生物圈的范围。
2、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转换器的作用是___。
、目镜越短,物镜越___,放大倍数越大。
3、小组观察讨论以下问题:
、仔细观察目镜和物镜外形上的不同:
目镜和物镜镜筒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目镜:
物镜:
.分别转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观察镜筒位置的变化。(如升降幅度大小、转动方向等)
.转动反光镜,辨别两面的区别。
.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三、巩固提升:
针对以上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以下练习题,达到教学目的
1、课本P18第2题
2、《学习与检测》P11基础达标7题
四、检测反馈:
小组内成员之间相互检查检查,掌握本节掌握情况
五、拓展延伸:
怎么区分物镜、目镜
六、课堂小结:
通过同学们积极的探究,我们认识了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二、导学释疑:
一杯水导入:同学们猜:我这一杯水中有什么?帮助回答:微小的生物。为什么用肉眼看不见?太小。
导入:我们可以通过工具帮助看到他们。那你知道用什么工具可以让我们看清物体吗?
通过实物导入: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生物学需要专门的研究工具,最基本的是我们实验台上的显微镜。同学们想不想使用显微镜观察一下水中小动物?
要想使用显微镜,我们得先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及功能。
知识点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取拿和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距实验台7厘米。
2、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对照课本P15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显微镜最主要的结构是___ ___
、镜座起___作用。遮光器的作用是___。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时,转动下列哪个结构,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A转换器B遮光器C粗准焦螺旋D细准焦螺旋
八、作业布置:
1.完成检测上的习题
2.预习下节内容
精彩
板书
设计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显微镜的构造及应用:
①目镜:倍数越大,长度越短
镜头
物镜:倍数越大,长度越长
②遮光器:上有光圈,可调节亮度。
③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上来,调节光的强肉。
分为平面镜:光线较强时使用。
凹面镜:光线较弱时使用。
④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⑤通光孔:使光线通过。
⑥粗准焦螺旋:能将标本快速移近或离开物镜,获得初步放大物像。
细准焦螺旋:调节清晰度。
教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