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城镇燃气管道安全现状及防范措施学习中心:华北油田学习中心年级专业:网络10秋城市燃气输配学生姓名:闫鹏飞学号:10608368026指导教师:职称:导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2012 年08 月31 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发给学员1.设计(论文)题目:2.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3.设计(论文)课题要求:4.实验(上机、调研)部分要求内容:5.文献查阅要求:6.发出日期:年月日7.学员完成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摘要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燃气管道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建成以来,已运行近二十年这二十年间管道不断腐蚀老化,地面交通道路也不断增长,管线周围的人口越来越密集,因此燃气管道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与公共安全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就针对燃气管道安全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做出分析。
关键词:燃气管道,安全管理,防范措施目录第1章前言 (1)第2章城市燃气管道安全现状及主要问题 (2)第3章城市燃气管道泄漏危害及事故类型 (4)第4章燃气管道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 (5)第5章结论 (8)参考文献 (9)第1章前言城镇燃气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城镇燃气是按一定工艺生产、制取、净化,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可燃气体,是城镇现代化的一种标志,它在保护环境、减轻污染、方便生活、促进和繁荣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由于城镇燃气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等特点,一旦供气用燃气管道设施发生泄漏,极易发生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使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
全社会对燃气安全缺乏足够的认识,燃气事故不断上升,仅北京每年发生燃气事故2000到3000起,我国城镇燃气的安全现状令人担忧,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简论如下:第2章城市燃气管道安全现状及主要问题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市燃气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城市燃气的消费量、城市用气人口及燃气普及率均有很大的增长,特别是近几年天然气大量进入城市利用领域,推动了城市燃气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2004 年我国城市燃气年供气量已达980亿米³以(人工煤气计),其中天然气供气量已经打破城市燃气(人工煤气、LPE 、天然气) 三足鼎立的局面,达到42%的供气比例�用气人口2.78 亿,燃气普及率达到81.5% 。
在全国660个设市城市中 ,已有 600多个城市建有城市燃气设施 , 绝大部分城市居民都已使用燃气。
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是越来越突出。
2.1城市燃气管网老化、腐蚀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燃气用钢管设计寿命为15年到20年,多数城市燃气中压燃气管网及早期投入运营的低压管网运行近20年左右时间,已接近或达到寿命终点,多数管网处于事故多发期。
近几年,管网系统腐蚀穿孔事故频发,且呈上升趋势,某城市的中压管网一年泄漏事故多达32次,2007年到2008年10月底石家庄市发生近200起事故,城市燃气管网老化,已成为燃气输配的重要安全隐患。
根据中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中心对部分城市中低压管网进行了检验和安全评估,并出具了《在用埋地压力管道全面检验报告》,检测结果令人堪忧。
其中管道的较高绝对风险等级达73.53%-83.1%,其余为中等风险等级。
主要风险表现为:管道处防腐层部分破损,管壁锈蚀严重,个别管段局部管道壁厚减薄1-3.5mm。
根据上述结论,对于高风险的燃气管道系统应进行更新、改造、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
2.2燃气管网管理混乱,违章占压和新增设施与燃气管线安全间距不足形成重大安全隐患。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由于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对地下管线缺乏规范管理,如有线电视、移动通信、电力高压线入地等与燃气管道平行或交叉,安全距离不够,有的将燃气管道砌入光缆井内,这些电缆井,光缆井互相联通,且采用双层井盖,密闭性能极好,一旦燃气发生泄漏,就会形成密闭空间和爆炸气体,如遇明火就发生爆炸,近几年此类事故某城市一年中就发生了3次,造成了人员伤亡,城市大面积停气的发生。
城市燃气管网和设施上的违章建筑是较大的安全隐患,少数居民乱搭乱建,有的占压在燃气管线上,有的将燃气调压设施封闭在违章建筑内,其中某市的违章占压08年为796处,其中街压燃气管线的违章建筑330处,占压庭院管网466处。
有历史的原因:如相关的城市管理法规不健全,过去城市地下管线施工没有完全纳入建设规划监管的范围,导致地下管线资料不全,燃气标志与实际管线位置偏差较大,有的甚至相差10多米。
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有的单位为了小集体的利益,在未办理规划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在燃气管道上及调压箱旁乱搭门面房,有的违章建筑内住人,有的开饭店、做商店等。
一旦燃气管道被损坏,燃气大量泄漏,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3城市道路扩宽改造和市政施工对燃气管道造成危害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及旧城改造市政施工频繁,再加上通信电缆、电力、自来水、电网等的改造给燃气管线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市区道路扩宽改造后,原埋设于慢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下的燃气管道,变为敷设在机动车道下,给巡检、维修造成极大困难。
因上述原因每年造成管道被损坏、挖断、造成泄漏事故,有的城市高达几十起之多。
2.4用户户内燃气设施的安全隐患用户私自改装燃气管线,给燃气管线安全运行及用气安全造成隐蔽的危害,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居民的房屋装修要求也越来越讲究,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的要求,应采用明装,不宜采用暗装,穿越卫生间不应有接头,且设于套管中,但少数居民为了装修外表美观,私自改装户内燃气管线,将燃气管线密封在装饰墙内,有的甚至隐蔽在整体厨柜内,没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也没有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有的户内管道入户至今已达十八、九年的时间,户内管道有不同程度的腐蚀,特别是穿越楼板、安装于潮湿处的立管:如底层穿楼板处,近几年发生多起楼板立管腐蚀穿孔,每年发生多起此类事故。
2007年11月12日晚9时15分,承德市某小区106室发生了一起燃气阀门泄漏事故,造成5人中毒死亡;大连市甘井子区一居民楼发生液化气管道泄漏燃爆事故,造成9名居民死亡,1名重伤的事故。
某城市的液化石油气钢瓶95%的不合格或超期使用多达几万只。
有的城市超期服役的燃气表多达20万块,这些超期的钢瓶和燃气表,极易发生漏气和腐蚀壳体穿孔等现象,从而引发事故。
2.5燃气行业的管理机构人员缺少,执法主体很难落实我国燃气执法基本上依据的是一九九七年建设部的第62号令《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其中好多建设行政审批项目已经被取消,很难适应燃气行业的发展趋势,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有的省会城市管理燃气的只有一人,而且还是兼职,这种情况很是普遍,在燃气行业管理上存在着隐患。
第3章城市燃气管道泄漏危害及事故类型3.1燃气泄漏的危害在燃气行业中,每年因燃气泄漏引发的安全事故不胜枚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教训极为深刻。
就其泄漏的危险性,我们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3.1.1物料和能量的损失泄漏首先是流失了有用的物料和能量,增加了能源的浪费和消耗。
其次,还会降低生产装置和机器设备的产出率和运转效率,严重的泄漏还会导致生产装置和管网设施无法正常运行,被迫停产、停气、抢修,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1.2环境污染燃气一旦泄漏到坏境中,是无法回收的,污染的空气、水或土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3.1.3引起事故和灾害泄漏是导致燃气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本原因。
3.2事故类型3.2.1爆炸燃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易流动,易扩散的气体,泄漏的燃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为1.5%-9.5%,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5%-15%,人工煤气的爆炸极限为6.5%-36.5%)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气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中燃气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有火种或热源存在;处在密闭的容器内,或相当于密闭容器的环境内。
我们应该重视燃气的安全使用,掌握安全、正确的使用方法,选用优质安全的燃具并定期保养保持完好;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以及时补充新鲜空气、排出废气和万一有泄漏的燃气;燃气用毕应随手关闭阀门;爱护家中的燃气设施应并经常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发现漏气要杜绝明火和开关电器的火花,不要私自拆修;安装使用燃气泄漏报警切断装置以及时报警并切断气源防患于未然。
3.2.2火灾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由于天然气的闪点低,引燃能量小,因此极易发生火灾。
燃气的火灾具有隐患不易发现、火情猛、火势大,继生灾害大等特点。
当燃气管道、用气设备发生燃气火灾时,首先要用隔离法设法关断离事故现场最近的燃气管线上的阀门。
当室内着火,如果当时门窗紧闭,一般来说不应急于打开门窗。
因为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室内供氧不足,火势发展缓慢,—旦门窗打开,大量的新鲜空气涌入,火势就会迅速发展,不利于扑救。
如果燃气着火时将其它物品(如门窗、衣服、家具)引着了,火势小时,应当机立断,采用冷却法用水灭火;火势大时,应一边扑火,一边设法报告消防部门来扑救。
报警后,要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以免他们一时找不到地方。
火扑灭后应注意预防燃气中毒,对燃气设施要认真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恢复供气。
3.2.3中毒泄漏的高浓度燃气被大量的吸入人体内后,就会中毒,使人出现不适,呕吐、昏迷甚至是死亡。
天然气中含有微量的硫化氢。
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0.02克/立方米时,就会引起轻度中毒,出现恶心、头昏、头痛、疲劳、胸部有压迫感及眼、鼻、咽喉黏膜的刺激症状。
如果硫化氢的浓度在0.6克/立方米以上时,即发生剧烈中毒症状,常常出现抽搐、昏迷,直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净化后的天然气,由于硫化氢含量甚少,其毒性微不足道。
但当空气中天然气含量达到10%以上时,氧的含量相对减少,人体就会出现虚弱、眩晕等脑缺氧症状,进而失去知觉甚至死亡。
第4章燃气管道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4.1增加管网更新改造根据各城市的风险评估情况,结合钎探、挖探坑检测,应对高风险的管道、附件进行更新,对于风险段燃气管网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检测,确定管网现状,进行必要的修补处理;对于运行环境恶劣的钢管段,如地表积水管段、凝水缸、阀门井进行重点探查,重视杂散电流的影响,对于新区城市管网建议使用PE管材。
4.2继续加大违章占压燃气管线及设施的整治力度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燃气管道的占压的危害性,加大拆除力度,提高燃气管道的运行安全系数,政府职能部门要严格把关地下管线施工审批程序,凡涉及到影响地下燃气管线的应要求建设单位与管线业主单位进行协商,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控制施工外力因素损坏管线造成燃气泄漏事故的发生。